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轮驱动出现量变

(2015-06-24 14:31:50)
标签:

股票

止损点

杠杆

量变

双轮驱动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炒股怎样才能炒到点上?

定准“止损”点。止损的意义谁都明了,但止损点设在何处才合理呢?一是定额止损点。就是将亏损额设置为一个固定的比例,一旦亏损大于该比例就及时平仓。定额止损的强制作用比较明显,投资者无需过分依赖对行情的判断。至于定额点设在多少,与投资者心态、经济承受能力、盈利预期等有关。目前许多投资者设立的止损点为投资总额的5%7%,如果超过10%,也就没任何意义了。二是技术止损点。止损设置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剔除市场随机波动,在关键的技术位设定止损点。操作策略是一旦股价短期见顶,或者出现技术破位走势,如两阴夹一阳、阴后两阳阴的空头炮,或出现一阴断三线头铡刀,以及出现黄昏之星、穿头破脚、射击之星、双飞乌鸦、三只乌鸦挂树梢等典型见顶的K线组合等‖就是离场观望的止损点。三是均线止损点。以股价跌破5日均线或10日均线、或跌破上升趋势为止损点。这种方法虽简单又实用,但需要投资者有良好的心理因素和严格遵守止损铁律的决心与行动。四是时空止损点。炒股也要讲究时间成本,10天赚5个点与100天赚10个点是不一样的。就短线投资者而言,当你买进一只股票时,如股价在买价一线徘徊超过5天,就应该重新审视,如超过20天或30天,则必须出局重新换股。空间止损点就是当股价一旦下跌至投资者操作前设定的价格就立即离常

  摸准“支撑”点。明确股票运行的阻力线和支撑点也非常重要,因为它能让你“知顶知底”。一是看准支撑与阻力的变换。跌破支撑趋势线后该支撑趋势线就变为了阻力趋势线。同理,突破阻力趋势线回踩后,该趋势线就变成支撑线。二是从量比上看阻力线。一支股票放量受阻回落,当日量比达到5以上还没有涨停,表示这只股票今天最大量的最高价位就是短期压力位。三是从冲高回落后看阻力位。冲高回落是指当日股票急速无量上涨,形成高点,突然放量下跌,表示该位置有很多套牢盘,也会有一定压力。四是从K形图上看支撑线。如股票当日的K线图上的下影线就是支撑线,上影线就是压力线。充分利用支撑线和阻力线,可以让你在股市箱体震荡时进行高频交易,高频套利。

 

观点与操作

1.双轮驱动出现量变:这轮自去年7月以来启动的牛市,其核心驱动力是一种双轮驱动的模式,即改革牛和杠杆牛。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为市场提供了可持续性的炒作主题;杠杆,杠杆资金的加入客观上加速了牛市的进程,而杠杆资金则主要为券商渠道的融资融券以及场外配资两种模式。对于上周的调整,我昨天博文说过仍然属于牛市中的正常周线级别的调整,但这里仍然要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即:本轮牛市的双轮驱动已经出现量变。我们知道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逐步的堆积转换过程,而一旦这个过程完成,市场也将从牛市转化为熊市。当然,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

    量变的一个信号是国企改革的标杆中国中车的腰斩。中国中车作为央企改革实质性第一家,其标杆意义明确无疑,从去年启动后上涨近10倍,今年6月复牌后却一路杀跌,快速被腰斩。这个信号的出现我认为标志着国企改革今后的炒作将不可能重演南北车10倍神华,也就是说市场资金的炒作热情和力度相对来说后面的趋势是逐级递减的。当然会不会从央企改革转换到地方国企改革这还需要观察。改革牛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二级市场出现微妙变化,这一点投资者心理要有数;

    量变的第二个信号是杠杆牛的两条腿被打掉一条,上面我讲过杠杆资金主要来源两个部分,一个券商的融资融券,一个场外配资。融资融券今年元月份曾专项整顿过,由于目前对融资规模设定了4倍券商资产的天花板,理论上只有券商不断补充资本来能进行融资规模的扩容,但从这半年以来券商疲弱走势看,市场对于券商的再融资显然兴趣度不高。场外配资这次是要下重手整顿的,从上周跌幅看,1:5的理论上已经爆仓,1:3的不追加资金也其实周二暴跌中理论上也爆仓,经过这次残酷的下跌后,配资资金的进场渠道和积极性都将受到实质性的重挫,杠杆牛的一条腿确实已经跛腿。当然对于杠杆牛还需要客观看待,从管理层的态度看,对于正规渠道的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还是呵护为主的,后面的走势投资者要关注融资规模的变化,尤其是融资资金对于主流权重的态度变化,如果出现持续性逆转下降,则杠杆牛恐怕将难以持续。

    总体上,我认为对应双轮驱动出现的量变因素,牛市确实进入换挡器,牛市的下半场将伴随着本次调整结束而展开,由于杠杆资金的规模必将大规模缩减,牛市的下半场再度出现疯牛的概率已经不大,慢牛这次可能如约而来。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见昨天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