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屡现背书,唯欠增量

(2014-06-12 14:18:54)
标签:

股票

小鸟

巴菲特

时机

长期投资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巴菲特在2014年股东大会的十大金句

     3、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时机并不重要保险(行情 专区)分析师问,现在商业保险费率看起来正在开始一段下降周期,为什么伯克希尔却现在进军商业保险业务?

  巴菲特说:时机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是为了长期发展而开展业务。这是一笔永久性投资。

  评点:经常有人会问我,现在是投资的好时机吗?我说,只是估值合理就是。对方还会问:会不会下跌得更低呢?如果你是做短线做波段,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你是长期投资,时机的问题并不重要。只要价格合理长期收益率满意,就是买入的好时机。你结婚,小孩上学,买房,这些都是几十年的长期投资,你不会等到价格最低的底部才出手,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只要价格合理,赚到大头就行了,这要比非得等到最低赚到最多结果完全错过机会好得多。

  4、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

  有位股东问,巴菲特在估算内在价值上有哪些方面并不同意导师格雷厄姆的看法。巴菲特再次引用伊索寓言中的名言: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估算林中小鸟的价值,要考虑几个因素,包括小鸟可能有多少以及什么时候会出现。

  评点:巴菲特在2000年致股东的信中对此有详细说明:“这位传达神谕的圣人就是伊索,他告诉我的那个尽管有些不完整却经久不衰的投资真知灼见就是: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要使进步充实细化这个基本原则,你只需要再回答三个问题:你有多么确定树丛里真的有小鸟 ? 小鸟什么时候会出现以及会有多少小鸟出现 ? 无风险利率是多少?(我们是认为无风险利率应该是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如果你能回答出以上三个问题,那么你就能知道这片树丛的最大价值是多少——以及你现在需要拥有小鸟的最大数量是多少,才能使你值得放弃现在拥有的这些小鸟来交换树丛未来可能出现的小鸟。当然不要光从字面上理解只考虑小鸟。我们真正要考虑的现金。”道理非常简单,但真正领会又真正做到非常不简单。

 

观点与操作

1.屡现背书,唯欠增量:近期管理层为市场造势的动作频率越来越快,当然,很多人讲这是为了IPO开闸,这一点也确实是造势的目的之一,但如果仅仅单纯认为目前的频繁造势只是为了IPO开闸,则有点一叶障目。按照证监会公布的计划,下半年100家左右,且造势中传出的消息还包括不再允许老股转让,不得超募等限制性措施,这些举措客观上也会压缩IPO对于市场的抽血压力。我们认为近期频繁的管理层为市场背书造势,其用意并非单纯的为IPO护航,正本清源,为最快年底最迟明年上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牛市打好基础才是根本(为什么是最快年底,最迟明年上半年请参见4-14博文)。

    既然是正本清源的造势,那就是全方位的。就实体经济而言,最高决策层已经多次明确表态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年度7.5%的增速,给予市场明确预期,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在铁路,医保,棚户区改造,环保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扭转经济下滑态势;就货币政策而言,已经从名义上的稳健(实则紧缩)转向局部放松,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两次定向将准,并且提前释放稳定市场预期,防范6月钱荒的积极信号。货币政策的转向威力逐步在发酵,一个最为清晰的信号是各种余额宝收益率已经回落到5%之下,相比去年同期的7%甚至8%已经有了极为明显的回落。而各种刚性兑付的信托危机爆发,理财产品的整顿对于股市的风险资产更是利好。就股市而言,动作也多。国九条属于纲领性的文件,关键在落实,从目前看,已经推进并且有实质性进展的是私募基金的放松管制和退市制度,但市场更为关注的社保入市,降低相关税率和修改交易制度则尚没有实质性动作出。当然,有意思的是近期捕鼠行动全面升级,这种清剿内部污垢的做法也被部分市场人士理解为为今后社保入市扫清障碍。

   客观的讲,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股市战略规划这些层面,管理层已经频繁释放背书造好信号,市场领情不领情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需要的是强心针,有活水注入,体现在市场上便是持续的放量,而遗憾的是至今我们没有看到这个持续放量的动作出现,信心的积累仍然是需要一个过程,沪市单边1500亿之上,指数站上120周线之上,营造出赚钱效应,增量资金会不请自来,关键是谁先进来充当先行者?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高仓位,持股为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