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架钻石底,见底信号浮出水面

(2012-07-20 15:17:39)
标签:

财经

斩庄

宋体

gb2312

见底信号

股票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如何读懂起涨信号

    个股起涨前夕,K线图、技术指标及盘面上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善于总结与观察,可望在个股起涨前夕先“上轿”,等待主力的拉抬。这些起涨信号大致有以下几种:

  从个股走势及盘面上来看,个股起涨有以下特点:

  ①个股股价在连续小阳后放量且以最高价收盘,是主力在抢先拉高建仓,可看作起涨的信号。②个股股价在底位,下方出现层层大买单,而上方仅有零星的抛盘,并不时出现大手笔炸掉下方的买盘后又扫光上方抛盘。此为主力在对倒打压,震仓吸货,可适量跟进。③个股在低价位出现涨停板,但却不封死,而是在“打开-封闭-打开”之间不断循环,争夺激烈,且当日成交量极大。这是主力在利用涨停不坚的假象振荡建仓,这种情况往往有某种突发利好。④个股低开高走,盘中不时往下砸盘,但跟风者不多,上方抛盘依然稀疏,一有大抛单就被一笔吞掉,底部缓慢抬高,顶部缓慢上移,尾盘却低收。这是主力故意打压以免暴露痕迹。对这种情况可在尾盘打压时介入。⑤个股在经历长时间的底部盘整后向上突破颈线压力,成交量放大,并且连续多日站在颈线位上方。此突破为真突破,应跟进。

  从K线图及技术指标方面看,个股起涨有以下特点:

  ①股价连续下跌,KD值在20以下,J值长时间趴在0附近。②5日RSI值在20以下,10日RSI在20附近。③成交量小于5日均量的1/2,价平量缩。④日K线的下影线较长,10日均线由下跌转为走平已有一段时间且开始上攻20日均线。⑤布林线上下轨开口逐渐张开,中线开始上翘。⑥SAR指标开始由绿翻红。在上述情况下若成交量温和放大,可看作底部启动的明显信号。

  以上几种情况,是将个股走势与盘面特点结合技术指标综合分析。一旦发现两者都符合,便很有可能是该股中期的底部,以后的涨幅很可能会十分可观。

 

观点与操作:

1.约架钻石底,见底信号浮出水面:网络上很热闹本周多空双方围绕着2132展开了隔空微博论战,如同一场精彩的大戏,空头的言辞显然更为激烈甚至夹杂的对李大霄的人身攻击,这场论战就差个近期最为流行的约架了,斩庄建议,如果多空就钻石底约架一决雌雄,场地不必选择朝阳公园了,以免空头嘀咕选个约架的地方你多头还要选个带阳字的,大可到证监会门口开阔地,裁判郭主席。结局如何,各位看官自行臆想......

    臆想完毕,拉回现实。从周线角度看五连阴,多头成功守住了2132点,见底信号也逐步浮出水面,我们注意到:

    首先,日线系统中RSICCIBIAS出现反复底背离;而周线系统中,MACDBIAS指标的走势已经论证只要创出2132新低必将出现周线级别的底背离,不破不立的指标信号已经提前发出,尽管我们认为2132在多数看空声音中未必会如大多数人所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周线看大形态有形成双底的概率,并且右侧底部成交量明显大于左侧,而双底形态中右底的成交量要大于左底的成交量,底部才能基本确认,这显示再度前期低点时,做多力量较之左侧有所增强;

    其次,我们注意到本周市场跌幅靠前的品种均是前期的强势股,从周三开始,权重群体中一直强势的地产股终于也开始补跌,招保万金集体杀跌,而医药,酿酒食品这些调整中逆势表现的品种则从周二开始展开补跌。从权重的角度看,本次调整资源股,银行是杀跌最为厉害的,地产,券商则相对强势,地产本周三的倒下从好的预期分析,空头可以使用的权重武器进一步被缩小。

    再则,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从历史表现看,当新股出现大面积深度破发之时往往为市场见底时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股IPOPE已经回落到历史低位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还出现大幅破发,说明市场的核心融资功能面临严峻考验,也会倒逼管理层反思新股发行制度以及节奏。

    实际上,能够佐证见底信号的还有权重估值,政策导向,流动性等因素,前面反复讲过这里不再累述。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曾说过:“股市下跌就象柯罗拉多1月的暴风雪一样平常;如果你有准备,它并不能伤害你,下跌正是好机会,去拣那些慌忙逃离风暴的投资人留下的廉价筹码”。

2.周一关注支撑位:2150         压力位: 2200

3.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重点关注有色,煤炭,水泥,基建,601中小盘,保持高仓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