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仓位魔咒如何化解

(2011-03-07 16:09:15)
标签:

股票

谈股论道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节选

    企业应该有烧钱的自由(2):关于企业投资决策,这里的问题不仅是“官员并不比企业家更明白”,而且是“官员无权干涉企业家的事情”。也许有人马上会说:“可是中国的企业家不负责任,因为他们烧的是国家的钱和纳税人的钱。”

  于是,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中国一个长时间解不开的死结——几乎所有重要行业都有的国有垄断现象。但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家却在苦苦哀求:“给我烧钱的自由!”

 

 

观点与操作

1.仓位魔咒如何化解:在A股市场基金仓位在很多时候成为市场的反向指标,著名的八八魔咒相信很多股民都知道,即:即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一旦超过88%,指数一定大跌,屡试不爽。最近一次魔咒显灵是去年国庆之后的飙涨行情,根据去年12.13《上海证券报》报道:“十一”国庆之后,美国量化宽松带来国内流动性泛滥预期,在股指一路高歌猛进之时,“牛市论调”频频被抛出。在此背景下,基金乐观情绪升级,用某券商发布的基金监测报告来看,就是“乐观不减,加仓不止。”11月8号,包括东方证券、天相投顾、浙商证券、国都证券和信达证券等多家券商基金研究中心发布11月首周基金仓位研究报告,仓位再创新高成为这一周的关键词。而据信达证券测算,多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甚至达到90%,创出新高水平。

  当日,东方证券发布题为《股票型基金仓位逼近高位》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股票型基金仓位的绝对水平已经逼近历史高位,当前的高基金仓位水平反映了国内公募基金一致的高涨乐观情绪,但历史的经验也表明,物极必反,高仓位下风险也开始渐渐显露,因此建议投资者应该开始对风险加强警惕。报告发布的第二天,即11月9日开始,A股掉头向下,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出现深度调整,击破多个重要关口,下跌超过300点,市场原本乐观的预期急剧扭转。一时间,“阴谋论”四起。

  如今在股指逼近3000点重要心理和套牢盘关口,基金仓位再度成为市场焦点,根据昨日《今日早报》题为《股基平均仓位大幅提升至90% 嘉实华夏凶猛增仓》报道:海通证券最新仓位报告显示,在两会召开的前一周(2月25日至3月3日),基金大幅加仓,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平均仓位从上期(2月18日至2月24日)的79.25%升至本期的85.73%,增加6.48个百分点,提升至历史中高水平。具体来看,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84.24%提升至90.00%,平均增仓5.76%;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72.53%升至79.66%,平均增仓7.12%。-----股票型基金仓位再度超过魔咒警戒线,这次是否会再次验证呢?

    辩证看,基金仓位的变化其实除了自身的主动性操作外,还和申购赎回有着密切关联,如果场外资金大规模进场,这批增量资金必然会有相当部分通过申购基金的方式进入,而基金仓位将会随着出现被动波动。所以,以我们的眼光看:在三千点关口,增量资金是否有明显进场迹象仍然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增量资金进场博弈,我们对于三千点是否能够被有效突破并不乐观。

    那么如何去观察增量资金的痕迹呢?两个渠道,一是新增开户数以及新募集基金的情况,从目前的信息看,开户数相对春节之前出现上升,但幅度有限;二是关注成交的变化,单看今天的成交表现不错,放出近期最大量,后面要注意成交能否持续稳定在高位,此外,我们注意到上周沪市周线收阳,成交略微放大,而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指数周线收阴并且成交均出现萎缩,这个反差告诉我们目前的行情是存量资金局部转移的概率较大。

2.周二关注:支撑位:2940点         压力位: 2990点

3.资金流向与AH溢价指数:超赢数据显示今日两市资金净流入28.57亿;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银行板块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20.36亿,8.40亿,5.49亿;医药,通信,农林牧渔板块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8.71亿,2.34亿,1.49亿。截止16:00,AH溢价指数为103.88(中线安全区)

4.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601系破发股,银行,券商,资源继续持有;题材股角度,关注上海本地股。站稳2950点可依旧投资者风险承受力保持7成或之上仓位; 

 


            ***个股咨询,资金合作supperxu1977@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