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纸尿裤成本开支公共卫生宝宝香港育儿文明低碳科学发展 |
分类: 育儿心得 |
为人之母以前,纸尿裤在我的概念中就是省却大人育儿辛苦的一个解脱工具而已,对baby来说,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东东。baby成天糊着不透气的纸尿裤,不适感又无法表达,对baby来说是相当难过的一件育儿工具。我周围的人大都数持这种观点,丝毫不认为是否给baby穿成为判断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地区文明与否的标志。然而,一切都在2008年9月10日那早打碎了。
那早,一个持港台口音的老太针对我对处于脱离纸尿裤训练期的宝宝外出时,是否穿纸尿裤的争执,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她肆意给我扣上的不文明的大高帽让我着实吃不消,觉得她着实不可理喻。
问题的关键在于此前关于内地人在香港随意给孩子大小便令到港人反感的报道不觉于耳,我一直以为这是港人歧视内地人的表现。好家伙,居然歧视到家门口来了!所以,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思想下,对于任何这副腔调,我会毫不示弱地予以反击。
纸尿裤真的能折射出香港文明程度高内地很多么?换句话说,不用纸尿裤就是内地愚昧的表现么?
先撇开这个不谈,首先就很奇怪的是,香港弹丸之地,人口相对稠密,社区内容积率那是相当地高,可是奇怪的是,每家每户都没有纱窗,窗子也经常打开通气,可是你不会担心有苍蝇蚊子入内。就是说没有苍蝇和蚊子啊!
由此可见香港人对公共环境卫生保护意识的确很强,如果不是的话,容积率那么高,密度那么大的社区,想不生蚊虫很难。想想我原来居住的社区,容积率相对比较低,板楼小高层,一梯两户半,可是你都要随时防范蚊虫和蟑螂。从地下车库进电梯的过道里,经常会有污水沉积。
话题貌似扯远了,实际上我所能理解的正是香港人认为公共卫生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每个人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如果个人不能维护公共利益,抹黑的不是别人的脸面,是自己的脸面。
这也正是法治社会的表现。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按照既定规则办事。甚至可以这么讲,不论白道还是黑道。(哈哈,有点扯远了。突然想起了《无间道》的台词,出来混总归要还的。)
那么香港人对于处于脱离纸尿裤训练期的宝宝怎么处理呢?当发现宝宝可以在有便意之前报告时,在自己家里,可以不给宝宝穿纸尿裤,一旦外出,保险起见,还是给宝宝穿上纸尿裤以防万一。
为何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基于对公共卫生的保护。笔者愚见,认为其他还有三个原因,其一是香港人工成本高,保洁工人工资比内地高很多,也不会像内地保洁工那么多。保护公共卫生也是对保洁工工作的尊重吧。其二是香港的商场等楼宇冷气开得很足,足够凉爽,不会给宝宝穿纸尿裤带来多少闷热感觉。其三是香港纸尿裤比较透气,价格便宜。给宝宝勤于更换也不至于成本过高。这充分体现着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公共场所卫生间总会想着给母婴提供服务,纸尿裤价格也不贵,个人消费也能负担得起,不用政府埋单。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冷气开得过低,似乎不低碳。从大环保角度看,这个不利环保,成本开支也不低。难道说这就是文明的代价?文明的成本。
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公共卫生保护意识还相当薄弱,随地便溺的有时不仅仅是脱离纸尿裤训练期的小朋友,在公路、高速路边不经意就会发现有随地便溺的男司机。往车外扔垃圾吐痰的行为也屡见不鲜。话扯远了,但保护公共卫生意识的确应该从育儿者做起,给宝宝从小就灌输保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那么对于我们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该如何面对脱离纸尿裤训练期的宝宝外出发生状况呢?可以把以往用过的纸尿裤芯挖空,留下皮,里面垫上布尿布,这样防止宝宝外出发生意外便溺状况。节省成本开支,也透气,宝宝不会不舒服。
这样从低碳环保角度来看,我们都充分与社会和谐发展,既顾及了自己的脸面,也顾及了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和社会同时降低了成本开支,不用开那么低的冷气,不用那么多的人工保洁成本,建立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嘛!哈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