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日元国际化的反思(一)

(2009-11-04 16:19:11)
标签:

日元国际化反思

财经

伴随日本经济的沉浮,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也经历了1980年代快速推进的时期,1990年代的国际化回落时期,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一、日元国际化进程

1、日元国际化的起因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普遍实施浮动汇率制。由于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日元的不断升值,但是,当时日本企业进出口普遍采用美元作为计价和清算货币,由此产生的汇率风险增加了日本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日元国际化的最初动因就是逐步采用日元作为国际贸易的计价和清算货币,以降低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

2、日元国际化的起步阶段——1970年代

19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日元国际化进程。首先,从推动日元作为贸易计价和结算货币开始。在日本进、出口中,用日元作为结算货币的比重在1970年分别为0.3%0.9%,到1980年这两项分别提高到2.4%29.4%。尤其是在出口结算中日元结算部分占比急剧上升了30多倍。

其次,日本政府开始积极推动日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在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的不断升值和美元出现危机的迹象,世界各国货币当局和很多投资者希望增加日元资产作为储备或投资工具,对于日元的需求迅速上升。认识到这一局面对于推动日元国际化的有利条件,日本大藏省不失时机地在197812月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日元国际化战略,并采取了大幅度放松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具体政策措施推进日元在金融市场上的国际化进程。

3、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

1980年代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日元国际化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在日本进、出口中,用日元作为结算货币的比重继续上升。1990年日本进、出口中,用日元结算的比例由1980年的2.4%29.4%上升至14.5%37.5%。这期间进口部分日元结算占比上升幅度较大。

其次,随着日本金融自由化的推进,日元在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储备中的地位出现快速提升,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80年代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的政策报告。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日本的金融自由化,日本国内的资本市场逐渐对外开放。1986年,日本建立东京离岸市场,银行业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这些国际化措施推动了日本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推动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一度日本东京证券市场的总市值超过了纽约市场,成为世界上第一;1988年、1989年世界十大银行全部为日本银行所包揽。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资产所占的比重也升至8.0%,而英镑仅占3.0%。在1980年代,世界货币体系出现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元国际货币”的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