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流动的“腐败点”

标签:
杂谈 |
教师流动的“腐败点”
秋点兵
http://s14/middle/5ccd1a39t8076ce195f1d&690
教师流动或者叫支教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教师流动过程中的腐败和交易也成为了教师流动的重点,那么教师在流动的过程中那些环节容易产生腐败,腐败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以增强监督和防止腐败的力度。
教师流动中的腐败的根源是门子:关系门,亲属门,权利门,利益门,钱欲门,甚至色易门等。
教师流动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六个腐败现象:
一、该流动的不流动,学校会制定一些倾向性的政策和办法,在政策上留住一些有背景有关系需要留下的人。甚至有些人借口身体问题或者拿着医院证明做幌子,借故休假,躲避流动,学校领导,暗知明应。
二、远流动的近流动,本应该到偏远学校的,给调动到近一些条件好的学校,交通便利,来回方便。
三、急流动的缓流动,本应该当年就流动的教师,由于各种暗箱的原因推迟流动,安排在明年或者后年流动。
四、长流动的短流动,政策规定是六年或者3年,但是总有部分人达不到规定的时间,就有种种原因提前返回。
五、穷流动的富流动,本来流动到一个条件不好的学校,但是由于是特别的人,学校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提供最好的安排。比如:安排副科,课节少,随时走,并且在生活上也是极尽努力照顾。甚至在福利上也是倾斜严重。本质上这不是安排的教师而是安排的教师的关系大爷。
六、明流动的暗流动,有的教师名义上是流动了,而流动到什么学校谁也不知道,实际上是借着流动的名义,在家休养,或者干起了第三产业。
教师流动对于平衡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关键是如何监督和完善。如果教师流动这个工作办不好,出现疏漏,或者监督不力,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权流动和钱流动,势必会对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冲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科学的综合系统,不是一个教师流动就能解决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