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流动要坚持两手硬

(2010-02-25 12:55:18)
标签:

杂谈

教师流动要坚持两手硬

秋点兵
http://s3/middle/5ccd1a39t8065a5ddcbd2&690

 

江苏省近日公布了《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意见稿》,其中规定教师在同所学校任职不能超过6年。这个报道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热议。各种观点此起彼伏,支持者细列各种教师流动的好处,反对者大放厥词排列教师流动的不足。我觉得,教师要合理流动,但是要两手硬。

一、教师流动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师流动容易产生腐败,没有严格的制度监督,只能会流于形式,甚至让老实人吃亏。教师流动的初衷是教育资源均衡,其中教师资源均衡是教师流动的主要动力。但是如果没有切实的制度保障,在教师流动的过程中,不透明,不个公开,暗箱操作,必然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有的地方不是教师超编,而是替编,你走了他来了,非但对工作不力,反而会增加新的不稳定因素。

二、教师流动和教师硬件建设必须同步进行,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是在一个相当稳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把最优秀的教师即使是流动到一个教育设施落后,教育资源贫乏的学校,也难以产生应有的效应。优秀教师和优质教育资源是一个综合体,教师流动不至于也和原来学校的设施一定流动吧。并且在别的学校流动来的教师,对于新的环境也未必能够适应到位。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教师流动不能为了流动而流动,单纯的教师流动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三、教师流动不要一刀切,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城乡有别,现在教师队伍存在着老龄化的现状,大约有近十年的时间里,在农村学校甚至是偏远的学校都没有教师补充,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学校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教师的身体素质偏差,如果让这样的教师也去流动,试想一下交通问题,生活问题,安全问题等等都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的问题。教师流动一刀切只能给教师流动的初衷制造认为的障碍,欲速则不达。

四、教师流动要循序渐进,我觉得教师的流动要实行政策激励性流动,不得政策压力性流动,并且教师流动要甄别具体的情况,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不得让教师流动成为打击报复的政策手段,对于业绩平平,无助于资源推广的教师就不能流动。现在有的地方实行了教师支教,好多的农村乡镇也跟着人云亦云,结果是各个学校不堪重负。走的不顺心,来的不安心,浑天度日,难以纳入本校教师的正常管理,结果是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更大耗费。

五、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城里教师流动到乡镇,生活问题固然好办,但是安全问题隐患重大。据了解,在一个学校的四个支教教师中,有三个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了车祸,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了,但是一年支教8个月休班。倘若晚上住在学校,女教师的人身安全会有很的威胁。

教师流动是个好事,好事要办好,就要动动脑。要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单纯教师流动不是唯一的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