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价方式转型——从“唯分数论”到过程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2025-11-06 08:25:0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评价方式转型——从“唯分数论”到过程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王新年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要依据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及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进而对教学决策提供相应依据的活动,最终实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能的目的。

   1.评价方式为何转型?

   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传统评价方式一般采用笔试的方式,侧重于知识内容本身,通常放在期中和期末进行,评价维度单一,评价标准侧重于分数,所以有“一张卷子定终身”的说法。传统评价缺少教育的温度,导致评价形成“唯分数论”,家长和老师眼里只有排名与竞争,而无视反馈与矫正的功能,既看不到学生的努力与变化,又看不到学生的付出与热情;也看不到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还看不到学生的情感与倾诉,更看不到学生的价值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教育、应试化学习的根源就在于应试化的评价制度。这种僵硬的评价制度,影响了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习的探究,扼杀了学习的热情。

  2.评价方式转向何方?

  从传统评价转向现代评价,坚持“多元、发展、过程”三大导向,从关注分数排名转向关注学生变化,从专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最终实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

  <1>多元智能理论。每位学生都可能具有潜在的八种学习智能,反对使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主张多维度评价学生,既不能让兔子和乌龟去比赛跑步,也不能让兔子和猴子去比赛爬树“。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多一批优秀学生”。评价要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去发现并挖掘普通学生的智能优势。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

  <2>建构主义评价理论。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评价的重点从“知识掌握”转向“知识建构”,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张使用项目式成果(调研报告、模型制作、设计方案等)作为评价依据。

  <3>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评价不是为了区分学生、选拔学生,而是为了激励许生、成就学生。通过有效激励生成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评价主要通过纵向对比,看到学生自身的努力与变化,进行个性化反馈,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评价不是“筛选工具”而是激励手段。意在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明确方向,同时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4>CIPP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核心观点:教学过程分的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个阶段,基本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与此相对应的评价内容就包括了分析学习需求(背景)-评价资源方案(输入)-检测实施流程(过程)-衡量学习效果(结果)。评价不仅关注最终的结果,也要应用发展的眼光,变化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关注学习的认知起点、精力投入、情感联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等因素。

  <5>目标教学评价理论。

  .目标教学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要素,构成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他强调以学习目标为标准,以反馈矫正为手段,以激励鼓舞为措施,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具有改善、发展功能的评价。

  *关注诊断(性)评价。

  时间:一般放在开学前或者每节课的上课前。

   目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包括知识储备、学习经历、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以便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为后继教学制定方案、完成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形式:摸底考试,课前小测验,课堂提问,师生对话等形式。

   作用:

  选择教学切入点,锚定生活联系点,

  发现情感共鸣点,规划主题拓展点,

  寻找思维碰撞点,拓展理论纵深点,

  生成反思感悟点,完成素养落地点。

*注重过程(性)评价。

  时间: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听讲、讨论、答疑、展示、做题等),随时关注学生动态,作出及时反馈,给予及时指导,完成及时评价。

   目的:

实时监控教学进度,随时掌握学习情况, 有效发现学习障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反馈学习效果,随时矫正学习偏差,同步点拨学习思路,大胆激励学习热情。

   形式:

  课堂提问,同伴互助,小组讨论,

  自主学习,知识建构,思维导图,

  集体展示,作业批改,单元测试,

  项目实施,作品呈现,学习热情……

  作用:把评价从课堂学习结束后的作业练习与单元测评,提前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发现,及时矫正,调整策略,提高学习的效能。

  *研究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教学评价形式。常常被诟病为“一张试卷定终身”,被用来区分学生的品级,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

 时间:一般是单元学习结束后,或者是期中、期末之时。评价总是呈现出某种滞后性,导致学习过程中的负面积累越来越多,致使小毛病拖成大毛病,大毛病拖成不治之症。

  目的:全面评估学习的最终效果,分析教学质量,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总结教学经验,评估教学质量。

   激励性评价的教育故事。期末考试以后,面对某同学的试卷成绩,老师感到很头疼。但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把这位同学请到了办公室。很亲切的对该学说,看看你的试卷成绩,只考了58分。现在给你个任务,看看老师是否漏改了你的试卷,或者是少给了你的分数?你自己看看能否找出两分,让老师有理由给你一个及格成绩。

   这位同学对老师的善意,充满感激之情。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去查询试卷,发现了几处粗心大意导致失分的地方,懊恼不已;也有两三处因为书写不规范被老师扣分的地方,以虚心的态度听取了老谁都指导。最后老师协商道,临近过年,我也不想让你拿个不及格的成绩回家,影响家庭气氛,还影响你收压岁钱。我借你两分,给你个及格成绩。但是下学期你还我多少分?请你自己说。这样学生给自己定了一个努力目标,起到了自我激励的作用。

  评价不仅仅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要进行纵向对比,看到学生自身的努力与进步;还要看到分数背后学生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总之,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选拨,更重要的是反馈、矫正与激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