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末四大家”笔下的家国情怀

(2025-10-29 09:00:10)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诗词鉴赏
张炎10首著名词作,藏着南宋最后的文人气节

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南宋名将张濡之孙,词人张枢之子,宋末元初词坛巨擘,与周密、王沂孙、蒋捷并称“宋末四大家”。他生于临安(今杭州),少享富贵,宋亡后家道中落,漂泊江湖,以卖字为生,晚年寓居杭州,终老于贫病之中。



张炎词风以“清空骚雅”独步一时,承姜夔“雅词”传统而自创新境。其词多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与身世飘零之悲,善用典故、隐喻,意境幽远,语言清丽而情感深沉。他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主张词作应“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本篇将选取其经典词作,细析其艺术匠心与家国情怀。



[1]

《解连环?孤雁》

宋?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流落南蕃,有恨无极,何意栖燕。向落日秋空,无限斜阳,照影迷离。乍回眸、几番凉月,问何处、重逢故人。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长好,月长圆。



此词为张炎代表作之一,借孤雁自喻,抒发身世飘零之感慨。开篇描绘楚江空旷暮色,凸显孤雁离群的孤独与茫然。“写不成书” 以雁足传书典故,状孤雁形单影只,传递相思。“残毡拥雪” 借苏武典故,暗指对故国故人的牵挂。下片以落日秋空营造凄凉氛围,“问何处、重逢故人” 表对往昔的怀念。结语笔锋一转,劝莫思世事,及时行乐,却难掩内心的无奈与悲哀,将羁旅愁思与家国之痛交织,含蓄深沉。



[2]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宋?张炎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此词为怀旧与寄友之作。上片忆往昔玉关踏雪的壮游,“寒气脆貂裘” 等句描绘塞外苦寒与豪情。“短梦” 两句回到现实,尽显南归后的落寞,老泪纵横。下片写友人离去,以白云、芦花烘托别情,“零落一身秋” 有自伤身世之感。“野桥流水” 句叹旧友难寻。“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借景抒情,斜阳象征南宋余晖,表达对故国之思与时移世易的悲叹,情感真挚深沉。



[3]

《南浦?春水》

宋?张炎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


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南,心事即期,满地棠阴绕。



此词写春水之景,意境清幽。开篇 “波暖绿粼粼” 绘出春水初涨、波光荡漾之态,给人温暖清新之感。“燕飞来” 点明时节,充满生机。“鱼没浪痕圆” 细腻描绘鱼游之景,富有诗意。“流红去” 以落花随水,带出惜春情绪,“翻笑东风难扫” 想象新奇。“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 勾勒出一幅幽僻的水乡画面,静谧悠然。“回首池南” 由景及情,忆及心事,满地棠阴增添温馨氛围,全词将景与情巧妙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春日意境。



[4]

《水龙吟?白莲》

宋?张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妆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此词咏白莲,构思精妙。起笔以仙人掌承露比白莲,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态。“轻妆照水” 等句,从形态、神韵刻画白莲,轻盈飘逸如仙子。“满湖烟月,一汀鸥鹭” 营造出清幽的环境,衬托白莲的高洁。下片以 “浣纱人妒” 等句,用拟人手法,赋予白莲以情感,想象其因遭妒而褪红衣。“闲情淡雅” 等句描绘其淡雅风姿。“隔浦相逢” 似与白莲心灵相通,结尾 “怕湘皋佩解” 担心白莲凋零,全词借白莲自况,表达词人的高洁品性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5]

《疏影?咏荷叶》

宋?张炎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此词咏荷叶,独具匠心。上片写荷叶 “碧圆自洁”“亭亭清绝”,尽显其高洁之态。“犹有遗簪” 等句,以荷叶不展秋心,暗指其虽处炎夏,仍有含蓄之美。“鸳鸯密语” 营造温馨氛围,又以 “恐怨歌” 等句,化静为动,担心荷叶遭折。下片 “回首当年汉舞”,借赵飞燕典故,以荷叶比舞裙,增添美感。“恋恋青衫” 自比,叹岁月流逝。“盘心清露” 写荷叶凋零,“喜静看” 又转出新意,以秋光明月之景,展现豁达心境,全词借物抒情,寄寓深沉。



[6]

《月下笛?万里孤云》

宋?张炎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此词抒发离索之愁与故国之思。开篇以万里孤云自比,漂泊之感顿生,“故人何处” 点明思念友人。“寒窗梦里” 忆旧时路,“连昌无柳”“难听夜雨” 营造凄凉氛围,惊醒后的孤独无人倾诉。下片以张绪自比,叹归期无定,“断桥鸥鹭” 以景衬情,表孤寂。“天涯倦旅” 直言心事,“西州泪” 用羊昙典故,表达对故国之伤。“恐翠袖” 借佳人倚梅之景,以人映己,含蓄表达对故国的牵挂,情感深沉哀婉。



[7]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宋?张炎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

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此词写夜渡黄河之景与感慨。开篇以 “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隐含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老柳官河” 等句描绘黄河边萧瑟之景,“风定波犹直” 凸显河水气势。“迎面落叶” 等句,营造寂寥氛围。下片 “衰草凄迷秋更绿” 色彩独特,“闲鸥独立” 有遗世独立之感。“浪挟天浮” 三句,描绘出黄河壮阔之景,气势磅礴。结尾 “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以景结情,明月升空,余韵悠长,将山河之叹与人生感慨融入其中,意境开阔而深沉。




[8]

《浪淘沙?秋江》

宋?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

潮生潮落海门东。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

渔歌忽断荻花风。

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此词描绘秋江之景,尽显孤寂。开篇以 “万里一飞蓬” 自比,漂泊之感跃然纸上,“吟老丹枫” 点明时节与心境。“潮生潮落” 写江潮变化,“一色与天通” 展现江天相连之壮阔,“绝去尘红” 有超脱尘世之意。“渔歌忽断荻花风” 营造出清幽氛围,歌声戛然而止,增添孤寂感。“烟水自流” 以景衬情,表达内心的平静,“心不竞” 有随遇而安之态,“长笛霜空” 以声入景,在秋霜夜空下的笛声,更添凄凉,全词借景抒情,意境深远。



[9]

《清平乐?采芳人杳》

宋?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此词写客居伤春之情。开篇 “采芳人杳” 点明游人稀少,“游情少” 直抒心境,客居他乡无心赏春。“客里看春多草草”,道出漂泊之无奈与惆怅,诗愁萦绕。下片以燕子自比,“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叹身世漂泊,居无定所。“三月休听夜雨”,因夜雨不再催花,而是增添愁绪,表达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全词语言浅近,却情感真挚,将客愁与春愁交融,耐人寻味。



[10]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宋?张炎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

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

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此词为凭吊故国之作。开篇 “梦里瞢腾说梦华”,借梦境忆往昔繁华,醒来已物是人非。“莺莺燕燕已天涯”,以佳人消逝表南宋的衰落。“蕉中覆处”“汉上无花” 用典故,言繁华不再。下片 “今古事,古今嗟”,将今昔感慨融为一体。“西湖流水响琵琶”,以乐景衬哀情,借西湖流水依旧,琵琶声在,而故国不在。“铜驼烟雨栖芳草” 用典故,表世事沧桑,“休向江南问故家”,沉痛表达对故国的绝望,全词饱含黍离之悲,深沉哀伤。










王沂孙10首经典词作,感受“宋末四大家”笔下的家国情怀

王沂孙(约1230—约1291),字圣与,号碧山、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末元初词坛巨擘,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四大家”。他身处南宋覆灭之际,词作多借咏物抒怀,以“沉郁顿挫”之风见长,暗喻遗民对故国的深切追思与身世飘零之痛。其词承周邦彦之工丽、姜夔之清空,又自成幽咽深婉一格,被清代陈廷焯赞为“寄慨无端,笔意幽冷”。



王沂孙善以自然意象或器物为载体,如“龙涎香”“苔梅”“落叶”等,通过细腻描摹与典故化用,将个人离愁升华为时代悲怆。其代表作如《天香·咏龙涎香》《水龙吟·落叶》等,均以物喻情,暗藏故国不再的沧桑感,被誉为“宋末遗民词的典范”。



以下让我们一同品读王沂孙的经典词作,感受他笔下那沉郁顿挫的遗民心声与家国情怀。



[1]

《齐天乐?蝉》

宋?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此词借咏蝉以抒身世之感。上阕写蝉声,以宫女怨魂化作蝉的传说,营造出哀怨氛围,“西窗过雨” 几句从听觉描绘蝉声之美妙,又以 “镜暗妆残” 暗示其凄凉处境。下阕以铜仙承露盘典故,写蝉之无奈,“病翼惊秋” 等句刻画蝉的憔悴与对时光的恐惧,“馀音更苦” 抒发其孤独凄苦,末句回忆往昔美好,更衬今之悲,含蓄地表达词人对故国的怀念与身世之悲。



[2]

《眉妩?新月》

宋?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该词托物寄兴,借咏新月抒发亡国之痛。上阕描绘新月初升之景,细腻入微,“便有团圆意” 等句,将人之盼团圆与月之不圆对比,“画眉未稳” 赋予新月愁态。下阕以 “磨玉斧难补金镜”,叹山河破碎难以重圆,“太液池” 等句写故都凄凉,“故山夜永” 表达对故国长久思念,结尾对月之想象,饱含对山河变迁的悲叹。



[3]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此词为和友人之作,抒发离愁别绪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点明残冬初春景象,“小帖金泥” 却不知春在何处,流露出迷茫。“相思一夜” 写对友人思念,“水隔天遮” 言相见之难。下阕渴望与友人倾诉,“芳草”“天涯” 等句,以景衬情,抒发愁绪,结尾 “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感叹时光匆匆,增添哀愁,传达出乱世中对友人的深切牵挂与对未来的忧虑。



[4]

《天香?咏龙涎香》

宋?王沂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

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龙涎香。上阕描述龙涎香采集及制作,从其产地神秘环境,到与蔷薇露融合成心字香,“红甆候火” 写熏香过程,“冰环玉指” 形象描绘香的形状。下阕由香引发感慨,“荀令顿老” 自比年华老去,忘却往昔风流,“谩惜余熏” 表达对过去美好消逝的惆怅,借咏香展现人生变迁与对旧时光的追怀。



[5]

《花犯?苔梅》

宋?王沂孙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词咏苔梅,以拟人手法写梅。上阕描绘苔梅姿态,“古婵娟” 等将其比作佳人,“绀缕飘零” 叹其孤独,“绿蓑冲雪” 回忆与梅相关往昔。下阕写梅花初绽,“依依似有恨” 赋予情感,“云卧” 等营造氛围,“罗浮梦” 用典,增添神秘,最后梅花离去,“余香空翠被” 留下怅惘,借梅表达词人孤独心境与对往事的眷恋。



[6]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宋?王沂孙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此词写重游故园的感慨。上阕通过孤艇重游,回忆昔日园中欢乐,如今园已变秋苑,友人离散,满是惆怅。下阕 “水远”“乱山” 言空间之远,“天涯梦短” 叹友人难忆往昔,“斜阳”“乔木” 烘托年华老去,最后 “数点红英” 勾起对西园凄婉回忆,借故园变迁,抒发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悲伤。



[7]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

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这首词借聚景亭梅花抒发情感。上阕先描绘梅花盛开之景,“过眼年华” 感时光飞逝,回忆旧游之乐,如今却是离思凄凉,“明月夜深归辇” 暗指朝代更迭。下阕 “荏苒一枝春” 叹春易逝,“人似天远” 写故人难见,“残花”“铅泪” 表达悲痛,折梅遣愁,体现对故国旧友的深切思念与亡国之痛。



[8]

《南浦?春水》

宋?王沂孙

柳下碧粼粼,认麹尘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蘋花怨。采香幽泾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



此词咏春水,蕴含离情别绪。上阕描绘春水初涨之景,“柳下”“麹尘” 写其色泽,“别君南浦” 由景及情,忆昔日送别,“再来涨绿” 叹如今物是人非。下阕继续写春水,“葡萄过雨” 等句展现其清新,“帘影蘸楼阴” 寓情于景,“沧浪一舸”“断魂” 等抒发相思,借春水表达对离人的深深眷恋与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9]

《庆清朝?榴花》

宋?王沂孙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还胜春浓。



词咏榴花,借花抒怀。上阕先写前人咏榴花佳作,自己却年年辜负榴花,“西邻” 写落花,“绿阴载酒” 回忆往日赏榴花之乐。下阕以 “太真仙去” 喻朝代兴衰,“朱幡护花” 成空,如今榴花飘落,“无车马到山中” 言其寂寥,结尾 “西风后” 几句,赞美榴花即便凋零,亦有独特韵味,寄寓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10]

《扫花游?秋声》

宋?王沂孙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该词写秋声引发羁旅之愁。开篇写秋风乍起,“顿惊倦旅” 点明漂泊之苦,“背青灯吊影” 刻画孤独。下阕 “迢递归梦阻” 言归梦难成,“老耳”“病怀” 倾诉身体与心情不佳,想象故山秋声,边鸿、砌蛩、芭蕉细雨交织,渲染愁绪,结尾直言闲愁无处可避,且夜深更苦,将羁旅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周密10首著名诗词,这些词牌『一萼红』、『玉京秋』你听过么?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居吴兴,南宋末年至元初著名文学家、词人。作为宋末遗民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历经南宋覆亡之痛,一生未仕元朝,以“清空骚雅”的词风独步词坛,与姜夔、张炎并称“姜张周吴”。



其词作多取材于江南山水、雅集宴饮,却暗含家国沦丧之悲,如《玉京秋·烟水阔》《献仙音·吊雪香亭梅》等,通过“烟水阔”“废绿平烟”等苍茫意象,将个人飘零之悲与时代兴亡之痛熔铸一体,形成“物我交融”的独特艺术境界。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他的名篇,深入体会周密如何以“清雅秀润”之笔,书写宋末遗民的幽咽心声,感受其词作中“哀而不伤”的深沉魅力。



[1]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宋?周密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此词为登阁抒怀之作。开篇描绘登阁所见阴沉雪意之景,奠定忧愁基调。“鉴曲” 几句,借景引发千古兴亡之感。“回首” 几句,直抒思乡之苦。“故国” 几句,以王粲登楼自比,抒发对故国故园的思念。“最负他” 几句,对大好江山易主发出感慨。最后欲唤友共赋消忧,却难掩满心愁绪,全词将家国之痛、身世之感融于一体,沉郁悲怆。



[2]

《玉京秋?烟水阔》

宋?周密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本词写客居长安秋日感怀。上阕描绘秋景,烟水、残照、晚蝉等营造出孤寂凄凉氛围,“叹轻别” 引出幽事。下阕侧重抒情,“客思” 几句写思乡与哀怨,“翠扇” 几句以物自比,叹美好消逝。“玉骨” 几句,恨时光虚度。最后以楚箫声、西楼淡月收束,余韵悠长,将客居之愁、身世之悲表达得含蓄深沉。




[3]

《曲游春?禁烟湖上薄游》

宋?周密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似镜空润,有雨霁云开,露沾衣袂。堤树苍茫,卷潮回浪,重见天际。暗里韶光去。莫惊心、年时燕子,还怕疏帘不卷,愁损阑干倚。



此词描绘西湖春日之景。上阕写禁苑外春日热闹,暖丝晴絮、燕莺相约,画船入西泠,尽显春景之盛。下阕写雨后西湖,湖面如镜,云开露沾,堤树潮浪,视野开阔。“暗里” 几句,以时光流逝、怕见旧燕,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惆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体现出词人细腻的情感。



[4]

《大圣乐?东园饯春》

宋?周密

娇绿迷云,倦红颦晓,嫩晴芳树。渐午阴、帘影移香,燕语梦回,千点碧桃吹雨。冷落锦宫人归后,记前度兰桡停翠浦。凭阑久,凝想凤翘,慵听金缕。留春问谁最苦。奈花自无言莺自语。对画楼残照,东风吹远,天涯何许。怕折露条愁轻别,更烟暝长亭啼杜宇。垂杨晚,但罗袖、暗沾飞絮。



该词为饯春之作。开篇描绘春景,娇绿倦红,晴树碧桃,富有生机。“冷落” 几句,忆往昔游乐,如今人去楼空。下阕以花莺无情,衬人留春之苦。“对画楼” 几句,借残照、东风,抒天涯漂泊之感。“怕折露条” 几句,借折柳、啼鹃等意象,强化离愁。全词借春景抒怀,表达对春光流逝和身世飘零的感慨。



[5]

《扫花游?雨窗闻莺》

宋?周密

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寄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底。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本词写重阳雨窗闻莺所感。开篇营造风雨阴沉氛围,“楚江湄” 几句,以湘娥洒泪,奠定悲伤基调。“寄然春意” 几句,写虽逢秋却念春,芳思无人寄。下阕借 “冰弦写怨”,叹骚人枉赋香草,无人赏国香。“相将共” 几句,欲寻岁寒伴侣。最后以幽梦、清露、灯影收束,意境清幽,表达出孤独寂寞与对美好消逝的怅惘。



[6]

《三姝媚?送圣与还越》

宋?周密

浅寒梅未绽。正潮过西陵,短亭逢雁。秉烛相看,叹俊游零落,满襟依黯。露草霜花,愁正在、废宫芜苑。明月河桥,笛外尊前,旧情消减。莫诉离肠深浅。恨聚散匆匆,梦随帆远。玉镜尘昏,怕赋情人老,后逢凄惋。一样归心,又唤起、故园愁眼。立尽斜阳无语,空江岁晚。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阕描绘送别时秋冬之景,梅未绽、潮过雁逢,借景抒情,叹俊游零落,旧情消减,废宫芜苑寄寓家国之愁。下阕直抒离恨,聚散匆匆,梦随帆远,又因归心唤起故园之愁。“玉镜尘昏” 几句,感慨时光流逝。最后 “立尽斜阳” 两句,以景结情,尽显孤寂与凄凉,将离情别绪与家国之悲融合。



[7]

《拜星月慢?腻叶阴清》

宋?周密

郡僚间载酒相慰荐,长歌清釂,正尔供愁,客梦栩栩,已飞度四桥烟水外矣。醉馀短弄,归日将大书之垂虹。腻叶阴清,孤花香冷,迤逦芳洲春换。薄酒孤吟,怅相知游倦。想人在、絮幕香帘凝望,误认几许,烟樯风幔。芳草天涯,负华堂双燕。记箫声、淡月梨花院。砑笺红、谩写东风怨。一夜落月啼鹃,唤四桥吟缆。荡归心、已过江南岸。清宵梦、远逐飞花乱。几千万缕垂杨,翦春愁不断。



此词借景抒情。开篇描绘春日芳洲景色,叶阴花冷,春景变换。“薄酒” 几句,写孤吟之愁与对友人的思念。下阕想象对方凝望误认,以景衬情,“记箫声” 几句,忆美好往昔。“一夜” 几句,借落月啼鹃唤归心。最后以垂杨难剪春愁,将愁绪具象化,抒发羁旅之愁、怀人之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细腻深沉。



[8]

《秋霁?重到西泠》

宋?周密

感岁华之摇落,不能不以之兴怀也。酒阑日暮,怃然成章。重到西泠,记芳园载酒,画船横笛。水曲芙蓉,渚边鸥鹭,依依似曾相识。年芳易失。段桥几换垂杨色。谩自惜。愁损庚郎,霜点鬓华白。残蛩露草,怨蝶寒花,转眼西风,又成陈迹。叹如今、才消量减,尊前孤负醉吟笔。欲寄远情秋水隔。旧游空在,凭高望极斜阳,乱山浮紫,暮云凝碧。



该词为重游西泠感怀。上阕回忆往昔西泠游乐,如今物是人非,年芳易逝,叹时光流逝,愁白鬓发。下阕描绘眼前秋景,残蛩怨蝶,西风陈迹,叹才减量消,辜负吟笔。“欲寄远情” 几句,欲寄情却受阻,只能登高望远。最后以斜阳、乱山、暮云之景收束,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无奈与伤感。




[9]

《齐天乐?紫霞翁开宴梅边》

宋?周密

紫霞翁开宴梅边,谓客曰:梅之初绽,则轻红未消;已放,则一白呈露。古今夸赏,不出香白,顾未及此,欠事也。施中山赋之,余和之。宫檐融暖晨妆懒。轻霞未匀酥脸。倚竹娇颦,临流瘦影,依约尊前重见。盈盈笑靥。映珠络玲珑,翠绡葱茜。梦入罗浮,满衣清露暗香染。东风千树易老,怕红颜旋减,芳意偷变。赠远天寒,吟香夜永,多少江南新怨。琼疏静掩。任剪雪裁云,竞夸轻艳。画角黄昏,梦随春共远。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阕描绘梅花初绽之态,如美人晨妆,娇颦瘦影,笑靥玲珑,以拟人手法写梅之美,又用罗浮梦典,添其神韵。下阕叹梅花易老,红颜芳意难久,借赠远、吟香,抒江南新怨。“琼疏” 几句,写梅花凋零,众人竞夸轻艳。最后以画角黄昏,梦随春远收束,借梅抒怀,表达对美好易逝的感慨。



[10]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宋?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此词为凭吊雪香亭梅而作。开篇写春寒料峭,梅花初绽。“衬舞台荒” 几句,由梅及人,感叹市朝变换,花与人同凋零。“问东风” 几句,以东风见证昔盛今衰。下阕 “一片古今愁”,点明主旨,废绿平烟,渲染荒凉。“无语销魂” 几句,借斜阳衰草、西泠残笛,将古今之愁推向极致,全词借梅抒兴亡之叹,沉郁哀婉。











宋词最后的风流:蒋捷最经典的十首词,读来皆是浪漫

蒋捷的词作是宋末元初的璀璨孤星,以“听雨”串联人生悲欢,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定格时光飞逝。十首经典词中既有漂泊孤寂的雪梅之愁,也有市井卖花的鲜活诗意,最终在战乱与思乡中为宋词写下绚烂终章。
在宋词的历史长河中,蒋捷宛如一颗璀璨却孤寂的星辰,他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也是宋词最后的风流。动荡的时代造就了他独特的词风,其作品兼具婉约的细腻与豪放的苍茫,十首经典词作,首首藏着浪漫与深情。

一、《虞美人?听雨》:一生悲欢尽在雨中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初识蒋捷就是因为这首“听雨”,蒋捷以 “听雨” 为线索,将少年的欢乐、壮年的漂泊、暮年的孤寂,串联成一部人生简史。

少年时的奢靡欢乐,壮年时的漂泊凄凉,暮年时的超脱淡然,在雨声中交织,道尽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这雨中的浪漫,是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之所以喜欢这首词,因为每每读来,似乎都看到自己的过往,有曾经的眷恋,有曾经的朝气,有曾经的无奈,最后剩下的是慢慢的等待。

二、《一剪梅?舟过吴江》:归心似箭的细腻情思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每到暮春时节,这句便成了我的口头禅,是对春天的告别。

词中描绘了舟行吴江的所见所感,春愁、风雨、归思相互交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变化,写出时光飞逝,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具象化,充满诗意与浪漫,也表达了词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时光的感慨。

三、《梅花引?荆溪阻雪》:困境中的孤傲与坚守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

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在荆溪被大雪所阻,词人借白鸥之问,抒发内心的矛盾与愁苦。然而,结尾以梅花自比,在困境中展现出孤傲高洁的品格,这雪中的浪漫,是对自我的坚守。

四、《行香子?舟宿兰湾》:静谧山水间的闲适浪漫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

昨宵谷水,今夜兰皋。

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

待将春恨,都付春潮。

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此词描绘了舟宿兰湾时的所见所感,春景、风雨、音乐、焚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词人在漂泊中享受片刻的闲适,又将春恨融入春潮,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五、《虞美人?梳楼》:思乡怀远的深情缱绻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词人借杨柳、细雨、海棠等意象,抒发思乡之情。“楼儿忒小不藏愁” 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地表现出愁思之深。即使有海棠花作伴,也难以消解浓浓的思乡之情,浪漫中透着无尽的哀愁。

六、《昭君怨?担子挑春虽小》:市井生活中的诗意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

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

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市井卖花图。小小的担子挑着春天的色彩,卖花人的吆喝声,帘内女子的询问,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浪漫与美好。

七、《少年游》:青春回忆的温馨浪漫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词中回忆往昔,以枫林、晚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词人回忆二十年来的漂泊生活,虽历经沧桑,但仍能以闲适的心态看待人生,将回忆谱成棹歌,充满浪漫情怀。

八、《声声慢?秋声》:秋夜中的愁绪与浪漫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词人通过描写秋夜中的各种声音,如雨声、风声、更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抒发内心的愁绪。然而,在这愁绪中,又蕴含着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受,充满诗意与浪漫。

九、《贺新郎?兵后寓吴》:乱世中的悲愤与豪情

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

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

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趁未发、且尝村酒。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

翁不应,但摇手。


此词写于兵乱之后寓居吴地,词人回忆往昔家人团聚的温馨,对比眼前的漂泊与战乱,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的悲愤之情。但词中也展现出一种不屈的豪情,即使身处困境,仍能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

十、《女冠子?元夕》:元夕之夜的家国之思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词中通过今昔元夕的对比,描绘了元夕的繁华与如今的冷清,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元夕的浪漫在时代的变迁中消散,只留下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蒋捷的这十首词,是他人生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它们以独特的浪漫与深情,为宋词画上了一个绚丽而又略带忧伤的句号,让后人在品读中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魅力。

以上文章带大家领略了蒋捷十首词的浪漫与内涵。若你对某首词想有更深入的解读,或有其他诗词相关需求,欢迎随时和我说。






蒋捷最经典的15首诗词:穿越时光的南宋遗音


蒋捷,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柔美之作,也不乏豪放悲壮之篇,真实记录了南宋灭亡前后的社会动荡与个人心境。今天推荐蒋捷最为经典的15首诗词,每首均附现代释义,带您领略这位“竹山先生”的文学魅力。

1.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释义:

这首词通过“听雨”这一意象,展现了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少年时在歌楼听雨,红烛罗帐中尽显风流;壮年时漂泊客舟,在辽阔江天中听雨,伴着孤雁哀鸣;晚年独居僧舍,白发苍苍听雨,看透人世悲欢。末句“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道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2.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释义:

此词写春日舟行所见所感。开篇直言“春愁”待酒消解,继而描绘江上舟摇、酒旗招展的旅途景象。“秋娘渡”“泰娘桥”两个地名平添风韵。下片思归情切,想象归家后的闲适生活。末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自然景物变化喻时光飞逝,成为千古名句。

3.

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释义:

这首词以“秋声”为题,通过十种不同的声音构建出完整的秋夜意境。从自然界的雨声、风声,到人文的更声、铃声,再到军营的角声、笳声,最后以蟋蟀声、雁声作结。各种声音交织,共同“诉愁”,展现出词人敏锐的感知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4.

梅花引·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释义:

此词写雪夜羁旅之愁。开篇以白鸥设问,引出身心矛盾。中段写孤舟夜泊的凄凉景象,回忆往昔游历。下片“梦也梦也”的重复强化求而不得的怅惘。结尾将梅花拟人化,与己愁相对,构思新颖。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愁绪层层递进。



5.

贺新郎·秋晓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

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

计无此、中年怀抱。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

烟未敛,楚山杳。

释义:

这首词描绘秋晓景色与人生感慨。上片写景:鸦啼渐远,鱼肚白的天色,寒气笼罩的岛屿,一盏孤灯下的人影。中段转入抒情,写西风催人老,回忆昔日醉倒金粉屏边的风流。结尾以“白雁横天”“楚山杳远”的意象,寄托家国之思。全词意境苍凉,情感沉郁。



6.

女冠子·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释义:

此词通过今昔元宵对比,抒发盛衰之感。上片回忆昔日元宵盛况:蕙花香飘,池馆如画,楼台笙歌,琉璃灯彩。下片写今日凄凉:灯火零落,心绪消沉,繁华不再。结尾邻女犹唱旧曲,更添物是人非之慨。全词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故国风物的深切怀念。




7.

少年游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释义:

这首词是蒋捷晚年作品,总结平生。开篇写景,枫红烟青,引发客愁。中段自述二十年来漂泊无定,虽号“竹山”却无家种竹的境遇。下片写岁月流逝,看淡尘缘,只愿将平生诗词谱成渔歌。全词语言简淡,意境超脱,展现了词人晚年的达观心态。



8.

燕归梁·风莲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

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释义:

此词记梦抒怀。上片写梦见唐宫春日,宫女翩翩起舞的华美场景。下片急鼓惊梦,醒来只见风中荷花。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现实孤寂的感慨。全词构思巧妙,意象优美,寄托深远。



9.

贺新郎·兵后寓吴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

翁不应,但摇手。

释义:

这首词写战乱后的漂泊生活。上片回忆昔日家庭温馨,对比今日孤身漂泊。中段写望断乡关,羡慕寒鸦有巢可归的悲凉。下片描述困顿现状:以枯荷包冷饭,醉问邻翁是否需要抄书谋生。结尾邻翁摇手的细节,更显处境凄凉。全词真实反映了战乱中文人的生存困境。



10.

昭君怨·卖花人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

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

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释义:

这首小令写卖花人的日常生活。上片写卖花人担着各色鲜花走街串巷。下片通过“帘外叫卖”“帘内通报”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市井生活的鲜活画面。全词语言通俗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在蒋捷词中别具一格。




11.

霜天晓角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

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释义:

这首小令写清晨见人折花的情景。通过窗纱人影的朦胧意象,引发对折花人的好奇。词人不仅不阻止折花,反而指点应折高处花枝,并建议斜插鬓边。全词构思新颖,语言活泼,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12.

解佩令·春

春晴也好,春阴也好,著些儿、春雨越好。

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

怎禁他、孟婆合皂。

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

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

楝花风、尔且慢到。

释义:

此词咏叹春光易逝。上片写无论晴阴,春雨最是可爱,能催开百花。下片写各种花信风接踵而至,转眼间春光老去。结尾恳请楝花风慢些到来,表达了对春光的留恋。全词以风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春季的花事变化,构思巧妙。



13.

步蟾宫·木犀

绿华剪碎娇云瘦,剩妆点、菊前蓉后。

娟娟月也染成香,又何况、珠帘绮牖。

千枝万枝红锦皱,是谁把、斜阳揉透?

西风满面落花多,刚种得、相思一斗。

释义:

这首词咏桂花。上片写桂花点缀在菊花芙蓉之间,香气连月光都浸染了。下片写桂花开时如红锦,与斜阳相映成趣。结尾西风扫落花,引发相思之情。全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桂花的美与香表现得淋漓尽致。



14.

南乡子·塘门元宵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

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

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

释义:

此词写元宵感怀。上片写简陋的元宵景象,只有几盏纸灯,却当作美景来夸。下片追忆昔日繁华,感叹《东京梦华录》记载的盛况不再。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历史沧桑感。



15.

阮郎归·客中思马迹山

雪飞灯影雁声低,寒生白苎衣。

山衔斗柄三星小,梅瘦野桥西。

斟浊酒,唱新词,相望各天涯。

明朝客路知何处?杨柳岸、晓风时。

释义:

这首词写羁旅思乡。上片写雪夜孤寂景象:飞雪、孤灯、雁鸣,寒气透衣。中段写独饮填词,与故乡亲友天各一方。结尾设问明日去向,以“杨柳岸晓风”的经典意象作结,余韵悠长。全词情景交融,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蒋捷的词作如同南宋末年的一面镜子,映照出战乱时代的离愁别绪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他的作品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直面,更有超脱物外的哲思。这15首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蒋捷作为“宋词殿军”的艺术成就和情感深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