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级高中毕业班综合练习(一):守正笃实,兼容求索

(2025-09-02 16:24:05)
标签:

文化

作文

分类: 作文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级高中毕业班综合练习(一):守正笃实,兼容求索
熊振鸿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国语?郑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以上材料能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一、材料解析:内涵与递进逻辑

  第一则:“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国语?郑语》

  字面含义:美味的羹汤,在于调和不同的食材(酸、甜、苦、辣、咸等)。

  深层内涵:以烹饪为喻,强调 “差异共存” 的智慧 —— 世间万物各有特性,唯有包容差异、调和矛盾,才能形成和谐整体。这是一种处世哲学,关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态度,涉及人际相处、文化交流、社会治理等层面(如文明互鉴、团队协作、多元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第二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字面含义: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止”),才能志向坚定(“定”);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静”);心不妄动,才能安宁平和(“安”);安宁平和,才能深思熟虑(“虑”);深思熟虑,才能有所收获(“得”)。

  深层内涵:阐述 “内心修为” 的逻辑链条,核心是 “静定生慧”。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需先明确目标、坚守本心,才能排除干扰、沉淀思考,最终获得认知与成就。这是对 “内在修养” 的要求,是连接 “处世” 与 “行动” 的中间环节 —— 唯有内心安定,才能在包容差异的同时不迷失方向。

  第三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字面含义:追求真理与理想的道路漫长遥远,但我会不遗余力地上下探寻。

  深层内涵:体现 “进取求索” 的精神,强调在明确方向、沉淀思考后,需以坚韧不拔的行动追求目标。这是对 “实践与超越” 的召唤,是前两则材料的延伸 —— 包容为 “行” 提供空间,静定为 “行” 提供定力,而求索则是 “行” 的具体实践,指向价值的实现与突破。

二、材料关联:从 “认知” 到 “修养” 再到 “实践” 的递进

  三则材料并非孤立,而是构成 “处世认知 — 内心修养 — 实践行动” 的完整逻辑链:

  基础层:“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是认识世界的起点 —— 承认多元、包容差异,为个体生存与发展提供良性环境;


  中间层:“知止静安虑得” 是立足世界的根基 —— 在多元中坚守本心、沉淀思考,避免被外界裹挟,为行动提供方向与定力;

  升华层:“上下而求索” 是改造世界的动力 —— 以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行动,在包容中突破、在静定中精进,最终实现个体与社会的价值。

【立意】

核心立意方向:

  需紧扣 “包容 — 静定 — 求索” 的逻辑,体现三者的内在关联,避免孤立论述某一则材料。可围绕 “如何在多元世界中坚守本心、实现价值” 展开,将传统文化智慧与现实生活结合(如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时代使命等)。

  可选角度:

  个人层面:以包容心态接纳差异(如人际交往、学习中的多元观点),以静定之心明确目标(如克服浮躁、专注深耕),以求索精神突破自我(如学业攻坚、职业追求)。

  社会层面:社会的进步需包容多元声音(如文化融合、制度创新),需在喧嚣中保持理性判断(如抵制网络戾气),需以创新实践解决问题(如科技攻关、民生改善)。

  时代层面:面对全球化中的文明差异,需以包容促交流;面对快速发展中的诱惑,需以静定守初心;面对百年变局中的挑战,需以求索谋突破。

参考立意

  1.包容为径,静定为舟,求索为帆

  2.容异以处世,静思以立心,求索以拓路

  3.纳百川而成海,守静笃以明志,探未知以精进

  4.以和融之态观世,以静定之心修己,以不懈之志逐梦

  5.合异中见格局,静定中得真知,求索中达至善

  6.容差异以立世,守本心以明向,勇探索以成长

  7.和羹之智存乎包容,知止之道存乎静定,求索之勇存乎笃行

  8.于多元中求和谐,于静定中求澄明,于求索中求超越

【例文】

守正笃实,兼容求索

  《国语》言“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喻兼容并蓄之智;《大学》谓“知止而后有定”,明坚守本心之要;屈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抒矢志进取之情。三则古训跨越千年,共同勾勒出人生应有的姿态:以“知止”立根基,以“合异”拓格局,以“求索”赴前程,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

  “知止而后有定”,是心有所向的坚守,为人生筑牢根基。“止”非停滞不前,而是明确底线、坚守初心的清醒。樊锦诗守着“保护敦煌”的初心,拒绝都市繁华,扎根大漠五十余载,让千年壁画在风沙中焕发新生;张桂梅怀着“改变山区女孩命运”的信念,克服疾病与贫困,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点亮上千名女孩的求学梦。若心无“止”境,便易在诱惑中迷失方向:有人为追名逐利,背离职业道德;有人因贪图捷径,放弃理想追求。唯有明确“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守住内心的标尺,才能在纷繁世事中站稳脚跟,为前行积蓄力量。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是兼容并蓄的智慧,为人生拓宽格局。正如佳肴需不同食材搭配,人生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差异的包容与整合。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倡仁、道家尚无为、法家重法治,不同思想碰撞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各国文化、技术、理念相互交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包容姿态,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对个人而言,倾听不同的观点,能打破思维局限——学者兼容不同学派的理论,方能形成更全面的认知;创业者吸纳多元的建议,才能制定更完善的方案。拒绝“合异”,便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唯有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差异、整合优势,才能汇聚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矢志不渝的进取,为人生注入动力。人生之路从无坦途,唯有以“求索”精神直面挑战,方能突破困境、实现成长。袁隆平为解决粮食问题,顶着质疑与失败,在稻田中反复试验,终成“杂交水稻之父”;中国航天人面对技术封锁,数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探月,一步步实现航天梦想。若因前路漫长而畏惧退缩,因遭遇挫折而轻言放弃,便永远无法抵达理想的彼岸。“求索”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在“知止”的前提下,以“合异”的智慧不断探索:科研者在坚守初心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才能更快突破技术瓶颈;创业者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吸纳市场反馈,才能及时调整方向。

  当下,我们身处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文化多元碰撞、竞争日益激烈。若只知“守止”而不懂“合异”,易陷入僵化保守;若只重“合异”而无“知止”,则会迷失本心;若仅有“求索”而缺乏前两者支撑,便会沦为盲目奔波。唯有将“知止”的坚守、“合异”的包容、“求索”的进取三者结合,才能在时代中找准定位:于坚守中明方向,于包容中拓视野,于进取中破难题。

  人生如舟,“知止”为锚,定航向;“合异”为帆,助前行;“求索”为桨,添动力。愿我们皆能守正笃实、兼容并蓄、矢志求索,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风破浪,驶向理想的彼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