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子头上的博客
太子头上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5,687
  • 关注人气:6,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发现了,一个不成熟的教师,往往会有这六种表现

(2025-07-14 16:05: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我发现了,一个不成熟的教师,往往会有这六种表现
陈黎明 

你是否发现,有些教师明明教学能力不弱,却总在职业发展上磕磕绊绊?



明明付出了真心,却换不来同事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聊聊,教师群体中那些“不成熟”的表现——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智模式的差异。






情绪管理失控:课堂外的

“定时炸弹”



有位年轻教师曾跟我吐槽:“我明明上课很认真,可每次开会提建议,领导都皱眉头。”



后来观察发现,她总在同事讨论方案时突然打断:“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



脸色涨得通红,声音拔高八度。



结果可想而知,大家渐渐不愿和她合作。



成熟教师的情绪管理法则:



• 暂停3秒再开口:遇到分歧时,先深呼吸,用“我理解您的想法,不过……”代替“您错了!”



• 把情绪写成日记:有位教研组长备了个“解压本”,把委屈和不满都写下来,过两天再看,很多事就不算事了。



• 用行动代替发泄:觉得方案不合理?别急着争论,先做份数据对比表,用事实说话比拍桌子有用十倍。



记住:教师的情绪价值,藏在每一次平静的沟通里。






过度信任他人:把“单纯”

当美德



有位教师总把同事当家人,连评优材料都毫无保留分享。



结果年度考核时,对方拿着她的案例去申报,自己却因材料不足落选。



她哭着说:“我以为真心能换真心……”



教师该有的“信任智慧”:



• 分清“工作关系”和“私人情谊”:可以一起吃饭聊天,但涉及利益时,该走流程走流程。




• 保留核心证据:重要工作留好邮件、聊天记录,这不是心机,是自我保护。



• 观察对方利益点:同事帮你调课,可能是想换你帮忙带社团;领导表扬你,可能是希望你接手难题。



成熟不是变得世故,而是学会在真诚中带点清醒。






轻易被感动:把“画饼”当承诺



有位教师被校长一句“明年重点培养你”感动得天天加班,结果三年过去,晋升名额给了关系户。



她崩溃:“难道努力有用吗?”



教师该有的“理性感动”:



• 问清“饼”的配料:领导说“好好干就提拔你”,要追问:“具体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 用结果验证承诺:完成目标后,主动提交成果报告,而不是等别人“记得”。



• 建立多元支持系统:别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同事、家长、同行都是你的资源网。



职场不是童话,成年人的感动,要带着七分清醒。






与领导硬碰硬:把“个性”

当原则



有位骨干教师因反对校长的教学改革方案,在会上直接开怼:“您这是外行指导内行!”



结果第二年就被调整去了“弱班”,他愤愤不平:“难道说实话也有错?”



与领导相处的“软智慧”:



• 先执行再优化:觉得方案有问题?先按要求做,过程中收集数据,用“我们尝试了A方法,发现……”代替“您错了”。



• 把矛盾转化为合作:有位教师想推广新教学法,先私下找领导:“您之前提到的分层教学,我做了个初步方案,想听听您的意见。”



• 留足领导面子:公开场合永远维护领导权威,有问题私下谈,这是职场基本礼仪。



真正的原则,是懂得在坚持中柔软,在柔软中坚持。








缺乏主见:当“老好人”还是

“刺头”?



有位教师总说:“大家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结果备课方案被改得面目全非,学生成绩下滑,反而被家长投诉。



她委屈:“我不是没主见,是怕得罪人……””



建立主见的“三步法”:



1. 提前准备:开会前想清楚“如果让我负责,我会怎么做”,列出3个核心观点。



2. 用数据说话:说“我觉得”不如说“根据近三年期中考试数据……”。



3. 明确底线:涉及教学原则时,温和而坚定:“这个环节不能删,因为它是新课标要求的重点。”



成熟的主见,不是固执己见,而是有依据的坚持。






忽视利益逻辑:把“清高”

当品格



有位教师拒绝参与评优,说:“我只想好好上课,不想争名夺利。”



结果十年过去,同期教师都成了骨干,她还在原地带普通班。



她叹气:“难道真的要变得世俗吗?”



教师该懂的“利益逻辑”:



• 你的利益=学生的利益:争取更好的教学资源,不是为自己,是为孩子们。



• 用价值交换价值:帮同事代课,可以提“下次我调休时能不能麻烦您?”;给领导提建议,要附上“这个方案能提升5%的升学率”。



• 明确目标导向:评优、晋升不是终点,而是获得更多话语权,推动教育改革的跳板。



成熟不是拒绝利益,而是看清:在教育的世界里,你的价值,就是你最大的利益。



写在最后:教师的成熟,是“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当过老师的都知道:批改作业到深夜的是你,被家长误解的是你,为了一个学生反复家访的也是你。



这些都不该成为“不成熟”的代价,而应成为成长的养分。



真正的成熟,是情绪来临时能按下暂停键,是看透人性后依然选择真诚,是明白利益规则却坚守教育初心。

就像那些让学生又爱又怕的老教师——他们严厉,但会悄悄给贫困生塞早餐;他们固执,但为了一个教学方案能改十几版。


下次再遇到委屈时,不妨想想:你不是在“成熟”给他人看,而是在为自己积累底气——当你能从容应对这些“不成熟”的坑,就真的赢了大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