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行政围着教师转,才能转出教育真模样

(2025-06-05 09:33:53)
标签:

情感

杂谈

分类: 杂谈
学校行政围着教师转,才能转出教育真模样

办公室里常见这样的场景:教师批改作业时弹出“下周一前提交教学案例分析”的通知,教研会正讨论学情时被要求领取迎检材料。当本该深耕教学的时间被填表、盖章、走流程挤占,我们不得不直面现实:如今不少学校正上演“教师围着干部转”的怪象——本应该滋养教学的行政体系,正在把学校异化为各类“表演现场”。

错就错在“官本位”思维作祟。学校的立身之本是教育教学,但当行政将教师视为“下属”,就会用诸如“必须手写三份教学反思”的机械要求切割备课时间,用层层审批架空教学自主权,用格式统一的台账替代真实学情研判。教师不应是行政的“被管理者”,而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当他们被迫在考勤统计、档案整理、迎检演练中消耗精力,那些本该用来设计跨学科课程的灵感,早已被“层级文化”消磨殆尽。

行政的本质应是服务而非管控。北京大学考试院院长秦春华说过这样的话“教师不是下属,学校可以有行政人员,但不应该有干部思维”。真正的行政价值不在于检查教师迟到,而在于课前发现投影仪故障时及时维修;不在于要求“每周提交听课记录”,而在于主动对接培训资源;不在于用“格式不对”打回教案,而在于简化跨部门协调流程。行政围着教师转,就是实验课前备齐器材、教研时提供数据支持,让教师腾出精力琢磨“如何让函数图像在黑板上活起来”。

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印证着教育逻辑:当行政团队为教师承担非教学事务,教师得以专注教学创新,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这不是偶然——行政做“减法”(减少教师杂事负担),教育才能做“加法”(增加教学创新可能)。反之,若行政沉迷形式主义,教师只能在“表演式教学”中疲惫应对,最终学生学到的是应付检查的套路,教师失去的是育人初心。


教育不需要华丽的修辞,只需要回归常识: 行政人员的工作成效,不该看台账有多工整,而要看教师的备课本有多厚实;学校管理的优劣,不该看会议记录有多详尽,而要看学生的眼睛里有多少探究的光芒。当校园里不再有"按级别排座次"的权力潜规则,只有"谁更懂教育谁有发言权"的专业共识,当行政人员递出的不再是考核清单而是教学参考资料,教育才能回到最本真的模样——行政在校园中精准搭建服务桥梁,教师在课堂上自由挥洒专业智慧,学生在探究中自然生长创新能力。这不是理想主义的空谈,而应是每所学校都该实现的教育常态。


每期一语

团结和合作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关键。--——————————王树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