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市202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以相信为舟,渡向理想之岸
熊振鸿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献给春天的演讲:相信》中说道:“有些人只有看见了才相信,而有些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一) 材料核心:
材料引用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话:“有些人只有看见了才相信,而有些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这句话包含两个对比鲜明的观点:
“只有看见了才相信”:强调以实际看到的、已有的事实为依据,才去相信某件事情。这种思维方式较为谨慎,但也可能因局限于眼前而错过一些尚未显现的机会或可能性。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强调先有信念,然后去发现、创造或实现这种信念所指向的目标。这种思维方式更为主动、积极,相信的力量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未知,甚至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成果。
(二) 关键词理解:
“看见”:可以理解为发现、实现、达成目标,也可以是看到事物的本质、价值或可能性。
“相信”:是一种内在的信念、信心或对未来的预期。它可能基于理性分析,也可能源于直觉或情感。
(三) 材料倾向:
从王兴兴的演讲主题“相信”来看,材料更倾向于肯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观点。这种观点更能体现积极主动、开拓创新的精神,也更符合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中需要的勇气和信念。
(四) 联想与思考方向:
个人成长:如何通过信念推动自己去实现目标,克服困难,突破自我。
科技创新:科技领域中,许多创新成果最初源于科学家或创业者对未来的信念,而非已有的事实。
社会进步: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人们先有对美好未来的信念,然后去创造和实现这种未来。
哲学思考:信念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信念对人的行为和认知的引导作用。
【立意】
1. 积极主动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角度:强调信念的先导作用,说明相信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推动人们去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
论证:
个人层面:通过举例说明那些因信念而成功的人(如乔布斯对智能手机的信念,马云对电子商务的信念)。
社会层面:探讨信念如何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如马丁·路德·金对种族平等的信念)。
科技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中信念的重要性(如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突破)。
结论:相信是看见的前提,只有先有信念,才能发现和创造更多可能性。
2. 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角度:辩证地看待“看见才相信”与“因为相信才看见”的关系。
论证:
“看见才相信”的合理性:在一些情况下,谨慎的态度可以避免盲目跟风或冒险。
“因为相信才看见”的价值:信念可以激发创造力和行动力,推动人们突破现状。
两者结合的重要性:既要基于现实,又要敢于相信未来,才能在稳健中求创新。
结论:在现实与信念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 信念的力量:看见未知的可能
角度:从信念对认知和行动的影响入手,说明信念可以帮助人们突破认知局限,看到未知的可能。
论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信念对认知的引导作用。
举例说明历史上那些因信念而发现新大陆、创造新理论的科学家和探险家。
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通过信念去探索新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等)。
结论:信念是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只有相信,才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4. 从看见到相信,从相信到看见:循环的力量
角度:将“看见”与“相信”看作一个循环过程,先有看见的积累,再有相信的勇气,进而推动更多的看见。
论证:
举例说明一些人通过观察和学习逐渐建立起信念(如科学家通过实验积累信心)。
分析如何通过小的“看见”积累信念,进而实现更大的“看见”(如创业者从小项目积累经验,逐步扩展业务)。
探讨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这种循环如何发挥作用。
结论:看见与相信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推动个人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示例标题】
1.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2. 《信念的力量:看见未知的可能》
3. 《看见与相信的辩证关系》
4. 《从看见到相信,从相信到看见:循环的力量》
5. 《以信念为灯,照亮前行之路》
【例文】
以相信为舟,渡向理想之岸
在现实的长河中,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追求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所说的“有些人只有看见了才相信,而有些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深刻地揭示了这两种态度的本质差异。前者是基于现实的保守认知,后者则是凭借信念的勇敢探索。我认为,我们应当以相信为舟,冲破现实的迷雾,渡向理想的彼岸。
“有些人只有看见了才相信”,代表着一种基于现实经验和直观感受的认知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它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能够依据已有的事实做出判断,避免盲目行动带来的风险。就像古人在长期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后,才相信四季更替的规律,从而制定出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在反复尝试不同草药的疗效后,才相信某些草药具有治病的功效,逐渐形成了传统医学。然而,这种认知方式也存在局限性。如果仅仅局限于“看见才相信”,人们的视野将被现实所束缚,难以突破常规,探索未知。当我们只相信亲眼所见,就会错过许多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可能性,错失创新与发展的机会。
“有些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凭借信念去开拓未来的精神。这种相信,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对可能性的大胆探索。莱特兄弟在那个人们普遍认为人类不可能像鸟儿一样飞翔的时代,相信自己能够制造出飞行器。他们怀着对飞行梦想的坚定信念,不断尝试、改进,尽管遭遇了无数次失败,最终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让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屠呦呦相信传统中医药中蕴含着治疗疟疾的良方,在艰苦的研究条件下,翻阅大量古籍,经过数百次实验,最终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怀着坚定的信念,敢于突破现实的桎梏,才能在看似不可能的领域中“看见”希望,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在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们相信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新能源领域,人们相信可持续能源能够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于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日益成熟,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看见才相信”,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将无从谈起,社会的进步也会受到阻碍。
当然,“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并不意味着盲目乐观、不切实际地幻想。这种相信需要建立在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知识和不懈的努力。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念为指引,同时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去验证和实现自己的信念。
以相信为舟,我们才能在未知的海洋中勇敢航行,发现新的大陆;以相信为灯,我们才能在黑暗的迷雾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抵达理想的彼岸。让我们怀揣信念,勇敢地去相信那些尚未被看见的美好,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