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子头上的博客
太子头上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5,687
  • 关注人气:6,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上课,才叫把课堂还给学生

(2025-02-19 07:50: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这样上课,才叫把课堂还给学生
程红兵


01

对于教参

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过去讲教教材:老师上课干什么——教书,教什么书——就是教课本、教教材。教材有什么,咱就说什么;教材怎么说,咱就怎么教。后来,就变成了教参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

老师备课就是备教参,把教参的内容转变成教学的内容。后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市场上有很多教辅读物,大多是根据教参所进行的二次加工、三次加工。这样一来,老师想说什么,学生基本都知道,老师就尴尬了。

我们今天不讲教教材,换一个概念,叫用教材教,用教材教人,用教材教学生。

什么叫用教材教人?不是教材有什么咱就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才教什么,是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学生的行为规则来决定教学的结构和规则的。这句话非常抽象,很难懂,把它展开来大家就知道了。

第一,什么是学生已经懂的?

学生已经懂的,作为教师只需要检查就可以了。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很多老师有如下弊病——孩子已经知道了的东西,还在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讲个不停。

第二,什么是学生不懂的?

请注意,学生看了教材之后,是可以自己搞懂一些东西的,学生的大脑不是一片空白的。学生起初不懂,但是看了教材之后就能自己弄明白的,教师就让他看教材即可,看完以后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去提炼,概括或提炼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再给予帮助。

第三,什么是学生不懂,看了教材也不懂,需要合作学习才能弄明白的?

那你就组织讨论和交流好了,实话实说,我们现在有些公开课的合作学习,纯属作秀,这个讨论纯属多余的,它不是真讨论,上课不到10分钟,老师就说:“同学们,你们前后两排4个同学讨论讨论。”讨论不到1分钟就解决了。

这讨论有价值吗?另外所谓的小组讨论,小组的成员构成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前后两排4个同学就可以讨论讨论的,小组的成员之间要差异最大化才有价值,才有团队的价值。

第四,什么是必须老师讲的?

学生不懂,看了教材也不懂,通过讨论还不懂,这个时候老师再不讲的话,你的良心何在?该老师讲的时候,你就要讲。

第五,如果老师讲了学生还不懂,那就必须实践活动一下了。

你别以为老师所讲的一切学生都会听懂,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教师就进行活动设计,就让孩子们实践实践、活动活动。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比如,体育老师教孩子学游泳,你在教室里讲游泳的理论、讲浮水的知识、讲滑水的动作,但你就是不让孩子下水,你说孩子会游泳吗,孩子永远学不会,你只有把孩子丢到水里去,孩子才能学会游泳,他需要实践才能掌握。






02

启发式教学 ≠ 问答式教学



关于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现在都在谈什么启发式,所谓的启发式,我们有很多老师就把它理解成为问答式,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老师不断地提问,学生不断地回答,这就是启发式。

姑且承认这个启发式,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这里头有毛病。

问题之一,机械问答。

我曾经听了一堂很极端的课,一堂课听下来,老师的问题一共117个,绝大部分是无效问题,一个问题抛出来,他要让孩子们思而得知,如果孩子们不假思索异口同声都能回答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我们老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适度超越当下学生的水平,适度超越。

问题之二,单一模式。

单一模式就是老师提问题让孩子一起来回答,众声回答。这个众声回答会带来什么问题?滥竽充数!大合唱就导致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最后结果是把学生的问题全部遮蔽掉了,你都不知道学生问题在哪里。

所以我建议各位校长、老师,你们如果听课,千万不要坐在后面,如果有可能你就坐在前面,你去看孩子的嘴巴就知道了,我刚才说第一个看孩子的眼神,第二个看孩子的嘴形,孩子有些嘴巴虽然张着,但是声音很轻,他说错了老师都没有听到,有些孩子虽然嘴巴张了,但是没有吐出词来。这就把问题全部给遮掉了。合唱不太好,那就独唱,独唱可以把问题暴露出来。

问题之三,即问即答。

什么叫作“即问即答”?老师提出问题,立刻就叫学生回答,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学生可以回答,但是请注意,如果学生立刻就能回答,说明什么,说明你的问题没有价值,说明你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思考,所以没有价值,他已经会了。

第二种可能,学生回答不了,回答不了的原因是什么,你不给他思考的时间,你说他怎么能回答,所以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能够让孩子闭上眼睛想一想呢。

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发现这个情况,还是希望我们的老师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空间,不要盲目地追求热闹。

这才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高效教学的三条标准
黄津成 

高效教学应当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积极的效果。也就是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教学对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某方面的发展是的效果的。有的教学对学生是产生的影响,但是其影响与教学目标要求不一致,教学是无效果的,甚至是负效果的

二是有较高的效率。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在这个教学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之比是比较合理、高效的。教师用最少的时间教,学生用最经济的时间学,才是有效率的教学,拼体力,拼时间而取得的“成绩”是低效率的教学。

三是有良好的效益。也就是教学对促进学生增进知识、发展人格有正面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学增进的了学生的知识,却有损学生的长远发展,如导致学生人格、精神的障碍,导致学生创造性的丧失,这种教学可能是有效果的、有效率的,却是无效益的。

高效教学的根本评价标准应该是第三个要求,这是核心标准和要求,是教育价值的体现,是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