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分论点
熊振鸿
一、赏析《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的“分论点”(附解析)
1.迎接挑战 青春绽放
大学生运动员勇敢迎接挑战的经历,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卓越、实现突破的写照。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人为梦想拼搏,勇毅前行。
参加长距离的径赛项目,是对运动员速度、耐力和意志品质的多重考验。尤其到了比赛最后阶段,落后的运动员如果想改变节奏、提速并超越对手,并非易事。在成都大运会田径女子10000米比赛中,来自清华大学的夏雨雨在最后一圈发起挑战,超越领先于她的对手,加速撞线,夺得冠军。夏雨雨勇于挑战、敢打敢拼的精神让网友纷纷点赞。
竞技赛场上,运动员经常要面临各种挑战。有时要面对更强大的对手,有时要克服伤病等困难……只有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在一滴滴汗水间成长,在一次次磨炼中蜕变,才能超越自己,展现更好的状态。
迎接挑战,是向着新目标不断奋进。在游泳世锦赛获得2金1银2铜后,中国代表团选手张雨霏紧接着投身大运会赛场,参加9个小项的比赛。接下来,她还将参加今年9月开幕的杭州亚运会。接连参加高强度赛事考验着运动员的体能与心态,张雨霏却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应战。在她看来,金牌不是终点,而是迎接挑战的新起点。
迎接挑战,是面对困难时顽强拼搏。在成都大运会跆拳道女子团体品势决赛中,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中国代表团选手李婉和队友在上场前30分钟决定挑战“踺子后空多腿”这一在平时训练中都很少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她们敢打敢拼,最终在比赛中顺利完成动作,收获一枚宝贵的银牌。
迎接挑战,是遭遇挫折后永不言弃。赛场上的优胜者当然可敬,但那些在失利后勇敢面对、坚持向前的运动员同样值得掌声。在成都大运会射箭项目女子复合弓个人赛铜牌赛结束后,输了比赛的周嘉玉红了眼眶,这是她本届大运会第三次与奖牌擦肩而过。谈及未来,已经结束全部比赛的周嘉玉并不气馁,而是表示赛场上的经历让自己收获许多,接下来会完善自我、继续追梦。
“下一场比赛争取更好”“每个人都做到了全力以赴”……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大学生运动员勇敢迎接挑战的经历,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卓越、实现突破的写照。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人为梦想拼搏,勇毅前行!
【解析】
分析(是什么):
中心论点:只有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在一滴滴汗水间成长,在一次次磨炼中蜕变,才能超越自己,展现更好的状态。
分论点一:迎接挑战,是向着新目标不断奋进。
分论点二:迎接挑战,是面对困难时顽强拼搏。
分论点三:迎接挑战,是遭遇挫折后永不言弃。
结论: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大学生运动员勇敢迎接挑战的经历,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卓越、实现突破的写照。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人为梦想拼搏,勇毅前行!
2.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人民时评)
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
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探源中华文明、阐释“何以中国”,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诗句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化,留住了文化乡愁。
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保存和研究语言文化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自然语言处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的背景下,语言文化工程的成果开发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古文字传播应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中华精品字库”,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发甲骨文互动展区,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创新是语言的活力所在。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身处全球化时代,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语言是资源宝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解析】
分析(为什么):
中心论点: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
分论点一: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
分论点二: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
分论点三: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
结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3.以青春力量引风气之先(青春之声)
领导人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青春力量引风气之先,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
以青春力量引风气之先,首先应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领导人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的引领塑造作用,将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价值目标,将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价值取向,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行为的价值准则,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同时应加强道德修养。新时代青年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做好小事、守住小节做起,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相结合,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努力成为良好道德的践行者和移风易俗的推动者。
还需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日前,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评选结果揭晓,其中有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的西柏坡纪念馆青年讲解员,有怀揣创业热情的“蓝火焰”青年众创空间成员,还有把我国不锈钢精密箔材的制作工艺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宝武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手撕钢”青年创新创效基地的青年工人……一个个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的身影激励着广大青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新时代青年应以这些优秀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全社会营造向榜样学习、崇尚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
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以青春力量引风气之先,不但能为个人的成长进步播洒阳光雨露,也能为社会的美好和谐注入强大暖流。青年始终拼搏奉献、向上向善,才能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解析】
分析(怎么做):
中心论点: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青春力量引风气之先,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
分论点一:以青春力量引风气之先,首先应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分论点二:同时应加强道德修养。
分论点三:还需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结论:以青春力量引风气之先,不但能为个人的成长进步播洒阳光雨露,也能为社会的美好和谐注入强大暖流。青年始终拼搏奉献、向上向善,才能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方法总结:
模板解说
|
模板结构
|
结构完整的议论文,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并列式模板,要求文章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并列关系的分论点分层论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结论”部分,深化中心,总结论点
|
引论
|
概述材料,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
本论
|
并列分论点+论据+分析论证
|
并列分论点+论据+分析论证
|
并列分论点+论据+分析论证
|
结论
|
再次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
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各层次或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在结构文章时,既可以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列出若干分论点;也可以就一个论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论证。并列式结构的好处在于论证全面,有条理,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运用并列式结构写作时,有四种方法:
1.性质并列。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
2.理由并列。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列举几个呈并列关系的分论点。
3.途径并列。即从“怎么办”入手,逐一剖析论点得以成立的条件或途径。
示例一:性质并列——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阐述中心论点里关键概念的内涵,提炼分论点。
标题:阅读是一种孤独
(1)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2)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3)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示例二:理由并列——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标题:我想握住奋斗的手
(1)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战胜生活挫折的法宝.
(2)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充实自我素质的条件。
(3)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石。
示例三:途径并列——从“怎么做”的角度展开。
从“怎么样”或“怎么办”的角度展开。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标志词是”需要”“就要”“要”;以写作意图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会产生的结果、价值、作用、意义及影响,标志词是“能、使、让、才能”等。
标题:战胜压力
(1)战胜压力,需要淡定从容的态度;
(2)战胜压力,需要执着顽强的精神;
(3)战胜压力,需要灵活机智的策略。
【提醒】:
1.每个分论点自成段落,意义关系相对独立,结构关系是并列的,一般无因果、轻重、主次之分。
2.注意各个分论点或论据之间内在的联系,以及彼此间的照应、衔接关系,切忌罗列与分论点无关的论据。
3.写作时最好将重要的分论点放在前面,次要的分论点放在后面,使论证顺序更加合理。
4.各分论点中最好都出现与中心论点相关的词语或语句。分论点要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否则会给人内容散乱的感觉。
5.各分论点在内容上不可交叉或有从属关系。围绕中心论点,要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分论点,然后根据分论点选择恰当的论据。
6.分论点一般以独句、独段或概括性语句的形式出现,位置在论据之前,接下来引入论据并针对论据进行分析论述,做到眉目清晰。
三、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写作任务。
导航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只需打开导航软件,人们便可以按照语音提示到达目的地。于是,有人说从此天下再无“路盲”。
然而时下也有一些青少年,一味盲目追星,把明星偶像当作自己的导航仪。须知,过度依赖“导航”,会使人思想简单、思维懒惰,变成另一类“路盲”。
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何正确为自己的人生导航,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请结合上面材料,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就这道作文题写一个提出总论点的开头,一个并列式分论点的提纲,一个总结性的结尾。
[开头]
[并列式分论点]
[结尾]
[参考示例]
[开头]幸有导航,尽可纵观六路;恨有导航,以致盲目堕落,迷失自我。青年者,国家之本;栋梁者,青年之标。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意气风发、蓬勃进取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导航,却不可迷信导航,正所谓“拔节孕穗正当时,导航人生树壮志”。
[并列式分论点]
以先辈为楷模,为人生导航,令天下再无“路盲”。(举秋瑾、钱学森、苏炳添的例子+分析)
以反例为鉴戒,为人生导航,莫做另一类“路盲”。(举当下青年沉迷于流量明星的反例+分析)
树立壮志,为人生导航,前行路上不失方向。(举袁隆平、朱彦夫、陈薇的例子+分析)
[结尾]远方依稀可见,星辰触手可及。处于“拔节孕穗”时期的我们,要以先辈为楷模,以反例为鉴戒,树立壮志,让人生的导航如暗夜北斗那样照耀山水行途、未来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