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校长需六方面修练

(2025-02-09 09:01: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好校长需六方面修练 

周有寿

在教育领域,流传着一句至理名言“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回首过往,诸多例证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真理,蔡元培让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梅贻琦奠定清华扎实的学术根基;张伯苓在南开为国家培育无数栋梁之才。时过境迁,在当今时代,究竟怎样才称得上是一位好校长?又该如何成就这一角色呢?



好校长要有高超的教学水平。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群体,肩负神圣使命,而好校长更应是其中的佼佼者。唯有精通教育教学的专家型校长,方能精准把握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轨迹,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引领学校课程建设,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在任职前,校长一定是自己专业的领先者,是学科教学的标杆典范,成长之路一定是从教好一个学科到带强一个团队。在成为好校长过程中,应扎根教学一线,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构建课程体系,凝聚家校社合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知道好学校的关键资源师教师,教师的二次成长关键在教科研训上,好校长重视教科研训,以身作则,勇挑教科研训重担,成为学校教科研训的领军人物,对其提供全方位支持,营造浓厚的教师成长氛围,构建长效机制,以教科研训驱动学校持续发展。实现校长从教好一个学科,到治理一所学校,引领一个区域的蜕变。



好校长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校长身为学校的掌舵人,其魅力不仅源自职务赋予的权力,更源于崇高的道德品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校长品德高尚,师生自会赞誉有加。校长强烈的事业心是道德品质的鲜明特质,它直接决定校长的办学格局与品质。若校长仅将办学视为谋取生计的手段,极易陷入追名逐利的泥潭,丧失高瞻远瞩的教育追求与破旧立新的果敢勇气。唯有将教育视作毕生的事业,方能在困境中坚守理想,在诱惑前保持警醒。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应成为校长的座右铭。我们要以身作则,面对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挺身而出,弘扬正气,以实际行动凝聚师生向心力。教育,是用爱编织的事业,校长眼中饱含对师生的关爱,心中装着师生的冷暖,要争取多方资源为师生谋福利,要汇集各方力量为学校发展助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声誉。



好校长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全,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清晰的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校长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唯有具备深厚人文底蕴者,才有望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校长深厚的人文素养直观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好校长做人豁达大度,待人温暖真诚,做事张弛有度,举止优雅从容,底蕴深厚扎实,视野开阔宽广。这样的人文素养是以人文学科为根基的素养,所以要多读文学、艺术、哲学类的经典著作,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要关注师生个体差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聚焦人类生存意义与价值探寻。要关注师生过往成长足迹,又要重视当下全面发展,更要着眼未来持续进步。



好校长要有卓越的管理才能。管理既要严谨科学,又要灵动艺术,优秀的校长不仅要熟悉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与方法技巧,还要洞悉教职员工的心理诉求,方能展现卓越的管理才能。好校长要识势善谋,时刻关注教育动态,精准把握发展脉搏,洞悉教育趋势,一定要立足当下实际规划学校蓝图,更要着眼未来培育时代新人。好校长要多谋善断,着重于把控方向,明确职责分工,合理授权赋能,做到统揽全局而又有条不紊。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营造校园文化来实现高效管理。好校长要培育人才、发现人才,更要知人善任,全力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无论是学生求知的乐园,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好校长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先进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校长一旦拥有基于校史、校情、学情的独到且前沿的教育理念,便能在办学征程中稳立潮头,不惧风浪,以坚定的信念与果敢的魄力冲破陈规,引领学校迈向卓越巅峰。然而,先进教育思想并非凭空而生,它蕴含着校长对教育万象的洞察剖析、对教育本质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教育未来走向的高瞻远瞩。其形成得益于不断学习。不仅要多读专业期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图书。更应该参加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等部门的专项培训,持续更新知识储备,形成系统思维,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其形成得益于躬身实践。教育思想的形成绝不可纸上谈兵,应扎根于特定区域,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能够称之为思想的,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它需要与区域特性结合、与时代接轨、代际间坚守、传承,更需要时光的磨洗与荡涤。如陶行知躬身晓庄师范提出“生活即教育”,魏书生基于盘锦教育实际提出“民主与科学”;刘京海植根上海学情提出“成功教育”每一个有效的教育思想无一不是实践出真知的典范。



好校长要不断厚植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习总书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凝聚着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为造就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明了努力方向。教育家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心怀大爱的精神境界。拥有教育家精神的校长,眼中看到的不只是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分数,更是学生长远的人生发展、民族未来的希望之光。拥有教育家精神的校长,尊重每一位师生员工,致力于营造自由、平等、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育人的气息。拥有教育家精神的校长,会把学校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去精心雕琢,凭借对教育的执着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真谛,成为师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师生员工看来,一位优秀的校长是崇高与神圣的象征。然而,我们深知,成为一位好校长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磨练和自我提升。我们深知:教育是为了构建更美好的未来而准备的,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而打基础的,更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繁荣昌盛。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校长的终极目标。只有办好学校,好校长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