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20条“干货”及12个理念
(2024-11-25 09:38: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班主任工作的20条“干货”及12个理念
张建华
一、班主任工作的12个理念
1.班主任只要对学生“真心”好,学生一定会“接收”到这份关怀,并会长把这份温暖与感恩藏于内心。
2.违纪后的惩罚措施很必要,但关键是要“因人而罚”,关键是要“恰当而罚”,唯此,方可起到惩戒的效果。
3.面对学生,拥有两个视角: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4.陪伴学生,要做到两个相信:相信学生潜力,相信努力过程。
5.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6.纪律管理方面,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只要是能超越自我,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也可以表扬。
7.班主任凭实力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
8.班主任要对六个学科发展情况有清楚认识,并与老师学生共同找到各个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9.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每个学科的学习情况非常熟悉,然后对学生进行不同学科的有效指导。
10.以工作的“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切口”越小,越容易入手,也更容易达成目标,同时通过这个“切口”引领整体工作开展。
11.要打造班级独特的“品牌”,根据学生实际,找到独特优势,打造班级风格,形成特色品牌。
12.要“共情”学生,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接纳学生的好与不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二、班主任工作的20个具体有效做法
1.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挑战对象,并把挑战双方明确“挂”在教室内墙壁上,每日提醒,每日赶超。
2.让违纪的学生到讲台“唱歌”,作为小惩罚非常有效。
3.在班级建立两套班委会,每组7人,轮流“执政”,各负责一周,择期“大选”。
4.开展“表扬周”活动,一周内不批评学生,以“表扬”的力量引领学生前行。
5.在班内开展“找到最佳同位”活动,依托历次成绩及日常表现,给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他最能让他进步的同位。
6.设计有班级特色的“学生信息表”,用好“学生信息表”,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优缺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7.与学生沟通时,改变班主任“一言堂”的说教式的谈话,尽量用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做一个倾听者,然后给予学生积极反馈和合理建议。
8.建立“学生发展档案”,既要包括成绩变化,也要包括思想变化,还要包括违纪记录。
9.每周在班内评选每周之星,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比如一颗棒棒糖,比如免除一次处罚。
10.班级挑战赛结果公布后,班级获胜了,要找出贡献者奖励;班级失败了,要找到责任承担者进行适度惩罚。
11.家校沟通非常重要,必要时要进行“电话家访”,再必要时要“约谈”相关家长,进行专题式交流。有时是为了惩戒,更多的应该是为了让学生进步。
12.班主任要能从成绩各类数据的背后,得出班级或个人的结论,然后根据结论进行纠正调整,明确目标,形成新的措施。
13.班级内可以成立“互助小组”,调动学生合作学习,互相“抱团”成长。
14.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榜样”,榜样不是仰视的对象,而是可以引领自己、辐射自己、提升自己的身边同学。
15.使用好“任课教师微信群”,让任课教师随时把课堂情况、学生情况发到该群,班主任第一时间即时处理。
16.为班级制定具体可行可操作的奋斗目标,并把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以目标引领班级和学生前行。
17.不定期召开微班会,根据随时发现的班级问题,立足于解决具体问题,给予学生明确要求及指导。
18.每个班级都找到自己管理班级的“小切口”,比如课件跑步、午宣、班会、家校沟通方式等。
19.实行“值日班长负责制”,每天由一名值日班长总负责,甚至可以让其担任“临时班主任”,无缝隙管理班级,让学生可以换位思考,锻炼能力。
20.班级设立“安全员”,负责班级的点名,发现班级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用水用电,更包括同学矛盾的发现及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