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单元、任务群、群文阅读:是教育的创新还是阅读的迷失?

(2024-11-15 07:49: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大单元、任务群、群文阅读:是教育的创新还是阅读的迷失?


陈黎明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影响着教育领域。

然而,有些看似新颖的教育方法,却似乎正在让语文学习逐渐偏离其本质,尤其是大单元、任务群、群文阅读等概念的提出,更是引发了不少争议。
这些教学方法是否真的如宣传的那般有效?它们是否违背了阅读的内在规律?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阅读的初心与现实的困惑
曾几何时,阅读是一件简单而纯粹的事情。

我们翻开一本书,一篇文章,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思想,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然而,如今的教育环境中,却出现了许多让人困惑的现象。
高中教材的课文篇幅不短,一课时读完一篇都已显得紧张,更不用说同时阅读多篇了。
但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等概念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人不禁要问:这真的是教育的进步吗?


群文阅读:速度与深度的较量



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同时阅读多篇文章。



这种教学方法的初衷可能是希望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陷入了速度与深度的矛盾之中。



其一,名篇佳作往往内涵丰富,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其美感。



而群文阅读追求的是速度和广度,很难做到对每篇文章都深入剖析。



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就变成了浮光掠影,难以真正领略文章的精髓。



其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需要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品味。



而群文阅读却剥夺了他们深度阅读的权利,让他们在忙碌中失去了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



更重要的是,群文阅读往往由教师主导,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



这种课堂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违背阅读规律的三大“罪状”



  1. 违背含英咀华的品读规律



含英咀华,是品读文章的重要方法。



它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情感和思想,从而领略其深厚的美感。



然而,群文阅读却追求速度和广度,很难做到这一点。



阅读本身应该是一种情感和思维的深度追求。



它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群文阅读却像是一场短跑比赛,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和意义。



对于那些本就缺乏阅读素养的学生来说,群文阅读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本就不会阅读,缺乏深度和广度的思考。



而群文阅读却让他们更加迷茫和困惑,无法真正领略阅读的魅力。



  2. 违背从容想象读出自我的规律



阅读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更是情感和想象的阅读。



它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唤醒自己的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和对话。



然而,群文阅读却往往剥夺了学生这种从容想象的机会。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需要通过想象才能转化为逼真的情境。



而群文阅读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很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想象和品味。



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就变成了机械地翻阅和浏览,无法真正领略文章的内涵和美感。



深度阅读的标志是想象飞翔和情感共鸣。



它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群文阅读却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让他们在忙碌中失去了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



  3. 违背批判性阅读的规律



批判性阅读是创新阅读的重要形式。



它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以自我经验为参照,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并进行深刻的思辨。



然而,群文阅读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批判性阅读需要从容酝酿和深度思考。



它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质疑,从而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和不足。



而群文阅读却像是一场快餐盛宴,让人在短时间内饱尝各种美食,却难以真正领略其中的美味和营养。



对于那些本就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来说,群文阅读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本就不会思考,缺乏深度和广度的思维。



而群文阅读却让他们更加迷茫和困惑,无法真正领略阅读的魅力和价值。






回归阅读的本质:深度与广度的平衡



面对这些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或许,回归阅读的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深度阅读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情感和思想,让他们领略阅读的深厚美感。



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质疑,从而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和不足。



其次,我们也应该注重广度的拓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书籍,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在保证深度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就会陷入浅尝辄止的困境。



最后,我们还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和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






结语: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归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阅读似乎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



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阅读的价值和意义都不会改变。



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还能够让我们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阅读、热爱阅读、追求阅读。让阅读成为我们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



同时,也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它更加符合阅读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唯有如此,我们方可真正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