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教材必修上《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2024-11-09 14:23:13)
标签:

文化

分类: 教案
教学研究|另辟蹊径学杂文,曲径通幽看时评——统编教材必修上《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中明确指出:“关注当代文化生活。通过各种传媒,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热点,聚焦并历练问题,展开专题研讨,解释文化现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认识能力和禅师自己见解的能力。”



将时评写作引入高中作文教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提高认识水平。



统编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单元写作任务:议论要有针对性。



提出了“写议论文可以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心的某些问题、存在争议的某个说法中发掘议论的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与社会生活越来越贴近,尤其是“任务驱动式”的作文模式更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时事评论能力,因此时评写作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可真实情况是,很多高中生对时评文写作一般不感兴趣,遇到此类写作便抓耳挠腮,半天也难以下笔。



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出现审题立意浅、难以创新,甚至偏题、跑题的情况;语言也缺乏文采,思辨性不强;觉得平时素材积累很难迁移到文章中来;想到哪写到哪,逻辑思路很乱。



如何教考衔接,笔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基于对教材的研读,试着将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作为典型例子,和学生一起完成时评写作的突围。





1

图片
带着问题去预习



问题设置:



1.这篇文章究竟要讲什么?



2.文章中出现了哪些概念?



3.梳理文章的说理层次,画出思维导图。



4.标画出文章中你看不懂的句子或词语。





2

图片
补足新闻事实,理解鲁迅的质疑思辨



时评文是对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流行观点进行分析评说,评论者要辨明是非、表明立场,表达自己的主观见解。



《拿来主义》其实是由当时的新闻事件出发,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和点评。



学习活动1:《拿来主义》作为时评文,评论的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是什么呢?



引导:



课本第94页课文注释,课本第96页课文注释。



补充:



区分新闻事实和历史事实:



新闻事实新近发生,报道目的是及时传递信息,满足公众对当前事件的了解需求。新闻事实的‌真实性要求非常高,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当前事件的真实反映。



历史事实已经发生并记录在历史文献中。不受时间限制,记载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对过去事件的客观记录和分析。历史事实的真实性要求同样很高,但更注重对事件背后动因的深入探讨和理性阐释。



新闻事实的背景:



鲁迅和施蛰存在《申报》曾经关于文化遗产进行争论:1931年,施蛰存应《大晚报》要求为青年学子介绍书目,其中包括《庄子》和《文选》。



鲁迅反对学习“国粹”,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落后的元素,尤其是“国粹”中充斥着奴才思维,容易让人受其毒害。



归纳:



本文源自“关于文化遗产的争论,关于文化交流的思考”。



3

图片
画出思维导图,把握鲁迅先生的评论逻辑



议论文的“针对性”还表现在写作者的读者意识上。



发表观点,希望读者能够理解自己的思想。



尤其是在考试背景之下,时评文写作文章思路一定要逻辑严谨、脉络清晰。



学习活动2:《拿来主义》行文逻辑看似杂乱无章,实则逻辑缜密,试着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示例1:

统编教材必修上《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示例2:



统编教材必修上《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4

图片
交流理解盲点,体味杂文语言特征



鲁迅先生的杂文犀利而幽默,补充了相关事件背景,学生还是对部分内容不甚了解。



学习活动3:交流理解盲点,一起总结鲁迅先生杂文的风格特点。



1.精准的词



“捧着”“挂过去”“蹩进”等



2.形象的比喻



“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烟枪和烟灯“等。



3.反讽的修辞



”进步“”太不摩登“吝啬”等



归纳:



鲁迅先生总能轻描淡写,但一针见血地揭示主题,鲜明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引起读者的思考,产生“疗救国人”的可能性。



写在最后:



一篇时评文章,无外乎观点、结构、内容、语言等等构成要素。



向先生学习,可以拓宽拓广思维;向先生学习,可以清晰、严密逻辑;想先生学习,可以深刻思想,深沉情感。



所以,《拿来主义》是很典型的时评文写作指导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