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1.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以 为都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朝创立了以 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嬴政宣布自己为天下第一个皇帝,史称“ ”。皇帝之下,设有_____、______、_______,称为“ ”,分别掌管______、______和_____。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 ”。
3.在地方上,秦朝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由中央直接管辖。
4.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制定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以秦国的圆形方孔 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经济上,还统一了________。
5.秦朝派______北击________,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辽东的长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
6.秦朝在南方开凿_______,统一_________及东南沿海地区;
7.疆域:东至东海,西到__________,北达______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1.秦始皇为____________,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这就是“ ”。
2.为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爆发由 和 主导。
3.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在________号召天下共起反秦,建立了 ;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由 、 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4.公元前207年,在 一带的反秦起义军被30万秦军围攻。激战中,起义军勇猛杀敌,打得秦军一败涂地,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
5.秦朝灭亡后,项羽,刘邦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 ”。
6.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 朝,后定都 ,史称西汉。
(答案版)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1、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 年。蓝田人的发现距今约 160万 年。郧县人的发现距今约 100万 年。
2、 北京人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上,距今约 70-20万年 年。他们制作和使用 打制石器 (旧石器),他们学会使用 天然火 ,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远古人类化石 和 旧石器时代遗址 最多的国家之一。
4、 山顶洞人 人的发现距今约3万年。这类人再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会 人工取火 (用火状况)。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1.原始农业开始标志: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磨制石器、制作陶器 、饲养 家畜 。
2.影响:促进定居生活,原始社会 生产力 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 古代文明
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距今约7000
年的浙江余姚 河姆渡 遗址,房屋主要是 干栏式 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__水稻__的遗迹。农业工具以最 骨耜 为典型_。
4、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东部 半坡 遗址,房屋主要是 半坡式房屋 ,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 ,主要种植 粟、黍 。半坡人的生活工具中最具特色的为 彩陶 。
3.___仰韶___文化主要分布在 黄河中游 地区,距今约 7000-5000 年。 仰韶文化 时期是_氏族__社会的兴盛时期。
4.__大汶口__文化主要分布于 黄河 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 5900-4400 年。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 私有制 、阶级和 国家 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_良渚 _古城、__陶寺__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 多元一体 的特征。
3.炎黄部落与东方的_蚩尤_部落在 涿鹿 激战,最终打败_蚩尤____。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 黄帝 和 炎帝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 炎黄子孙 自称。
4.相传黄帝以后,__尧舜禹_相继成为部落首领,实行 禅让 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禹 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 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1.约 公元前2070 年, 禹 建立 夏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来 启 继承禹的位置,从此, 世袭制 代替了 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约 公元前16000年 , 商汤 灭夏朝,建立商朝。后来商王 盘庚 迁都到 殷 ,国家稳定下来。与“炮烙之刑”“酒池肉林”有关的亡国之君是 纣 。
3. 牧野 之战, 周武王 灭商朝,建立 西周 ,定都 镐京 。
4.为了 巩固周初政治形势 ,西周实行 西周制 。等级有__天子-诸侯-卿大夫-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巩固了__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__________,扩大了____统治范围_________,确立了___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____________。
5.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东迁到 洛邑 ,史称 平王东迁 ,分为 春秋 和 战国 两个时期。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铁农具 和 牛耕 (使用)。
2.时代特征:_王室衰微___和__诸侯争霸____________;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了“__尊王攘夷__
”的口号,先后称霸的诸侯有_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_。
3.影响:加快了__统一__的进程,推动了_民族交融___,产生了___华夏认同___观念,但给人民带了巨大灾难。
第6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1.战国七雄是: 齐楚秦燕赵魏韩 。
2.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 马陵之战、桂陵之战 。秦、赵间的 长平之战 ,秦国获胜,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3.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任用 商鞅 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 军队战斗力 ,一跃成为 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 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
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政治:(1)确立 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 贵族的世袭特权
(3)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 人民 的管理(4)严明 法度 ,禁止私斗
经济:(5)废除旧的 土地制度 (6)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
军事:(7) 奖励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 爵位 并赏赐土地
6.影响:使秦国政治.经济.文化._社会生活__面貌有了
根本__改变,__综合国力_______增强,___军队战斗力_______提高,成为最强盛诸侯国,为__秦统一全国___奠定基础。
6.公元前
256 年,在蜀郡郡守 李冰 主持下,民众在成都附近的__岷江_上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
第7课
百家争鸣1.老子姓 李 ,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老子思想的核心是“_道__”;在政治上主张“ 无为而治 ”,追求“__小国寡民_”的理想社会。老子是 道 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 《老子》 一书中。这部书又称 《道德经》 ,是道家的经典。
2.孔子名丘,字 仲尼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思想家 、 教育家 。他的思想核心是“ 仁 ”;提出__仁者爱人___,政治上主张恢复__西周的礼乐制度__________,反对___苛政_______.他兴办 私学 ,打破了___贵族____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有教无类 ,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___在民间_______的发展。
3.孔子是 儒 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 《论语》 一书。
4.孟子主张 仁政 (治国),民贵君轻和支持__正义战争_________;荀子主张___礼治_______提倡__礼法并用________。墨子是 墨 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兼爱 ”“非攻”;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 庄子 ,强调应顺应__自然和民心______,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著有《庄子》一书;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 ,他的 《孙子兵法》 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6.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 百家争鸣 ”。
第8课
夏商西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1.《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 9 月 6 日发生的日食,这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个 12 月,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 干支纪 日。
3.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 望 、 闻 、 问 、 切 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扁鹊 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4.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是 甲骨文 。
5.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是 司母戊鼎 和 四羊方尊 。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__金文____。
6.西周和春秋时期,从平民到贵族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在生产生活、祭祀典礼等各种场合,创作并传唱诗歌。这些诗歌被收集整理成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共有305篇诗歌,分为“ 风 ”“ 雅 ”“ 颂 ”三部分。
7.《诗经》和“ 楚辞 ”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1.公元前221年, 秦 统一六国,以 咸阳 为都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朝创立了以 皇帝 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嬴政宣布自己为天下第一个皇帝,史称“ 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__丞相___、__太尉____、___御史大夫____,称为“ 三公 ”,分别掌管__行政____、___军事___和_____。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 九卿 ”。
3.在地方上,秦朝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郡县制 ,由中央直接管辖。
4.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制定 小篆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以秦国的圆形方孔 半两钱 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经济上,还统一了__度量衡______。
5.秦朝派__蒙恬____北击___匈奴_____,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__临洮____、东到辽东的长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万里长城 ”。
6.秦朝在南方开凿__灵渠_____,统一__岭南_______及东南沿海地区;
7.疆域:东至东海,西到_陇西__,北达__长城____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1.秦始皇为_禁锢思想_,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这就是“ 焚书坑儒 ”。
2.为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爆发由 陈胜 和 吴广 主导。
3.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在____大泽乡____号召天下共起反秦,建立了 张楚 ;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由 刘邦 、 项羽 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4.公元前207年,在 巨鹿 一带的反秦起义军被30万秦军围攻。激战中,起义军勇猛杀敌,打得秦军一败涂地,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
5.秦朝灭亡后,项羽,刘邦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 楚汉战争 ”。
6.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 汉 朝,后定都 西安 ,史称西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