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概念统领下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的基本路径

(2024-10-06 17:16: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大概念统领下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的基本路径
贺慧 陈倩 

案例


阅读本文您将获得:

1、大概念统领下项目化学习设计的五个环节

2、各环节的设计策略与案例呈现


如何将按照项目流程推进的学科项目式学习,改造成以大概念的发展与建构为核心来推动的学科项目式学习呢?我们认为,“整合”最为关键。以大概念为核心将“学知”“做事”“做人”整合起来,使大概念统整的学科项目式学习成为现实。

为此,笔者提出大概念统整的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模式,即“设计核心目标,确定大概念;设计核心内容,分解大概念;设计驱动问题,激活大概念;设计项目活动,建构大概念;设计学习评价,完善大概念”。

并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案例《我家装电梯》(教师整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中的数学好玩之“运筹思想”与“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两部分内容所做的项目式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分析”两大核心素养)进行说明。




环节一:设计核心目标,确定大概念

对大概念的意义建构是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目标。在具体的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概括出大概念,然后,将大概念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课例《我家装电梯》中,教师在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下,结合教材与相关文献分析“运筹思想”“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本质与内涵,概括出“建模”是两类知识的交叉处,并初步将其定为大概念。

其次,围绕“大概念是否高度浓缩了所有知识点、是否具有意义性”,对“建模”进行论证,即“建模”能够统整两个部分的关键知识,也是较为本质的数学思想方法。

但“建模”本身不是目标,它只是优化现有运行系统的工具,故而最终将大概念定位为“优化”。最后,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大概念进行描述:

“知道什么”,即学生要知道做出优化方案的算法、数据分析与表达的方法、运筹的基本概念等;

“理解什么”,即理解电梯分摊费用的原则、数据的作用等;

“能做什么”,即能够做出数据模型,并设计出最优化的方案;

“态度”,即知道将来在生活中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进行优化设计。


环节二:设计核心内容,分解大概念

大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不便于学生直接理解,因此,要完成对大概念的深度理解与持续建构,必须以对其下位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将“优化”这一大概念回溯到教材之中,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方法,提炼出“优化原则”“运筹思想”“数据模型”三个核心概念以支撑对大概念“优化”的理解。

核心概念1:优化原则。所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源自反映实际生活中电梯分摊费用原则的相关材料;

核心概念2:运筹思想。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教材中数学好玩之“运筹思想”的相关材料与拓展材料;

核心概念3:数据模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教材中“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相关材料与拓展材料。




环节三:设计驱动问题,激活大概念

抽象的知识只有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才能够体现其意义性与价值性,才能唤醒学生的需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将大概念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通过设计驱动事项(Thing)、驱动问题(Problem)、作品(Works)能够激活大概念。其中,驱动事项是蕴含大概念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生活问题。

驱动问题是学生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在课例《我家装电梯》中,我们设计驱动事项(Thing)是:某小区1栋1单元(学校附近的一所老旧小区)共7层楼,每层2户,住户现正商议加装电梯问题。其中,安装一部电梯的总费用在X万元左右,政府补贴Y 万元,剩下的Z 万元由该单元住户自付。请以小区住户的身份撰写一份加装电梯费用分摊方案,并说服小区住户使用。

驱动问题:如何优化加装电梯费用分摊的算法才能使其更合理。作品是撰写一份加装电梯费用分摊方案。


环节四:设计项目活动,建构大概念

“学用合一”是大概念的生成路径,因此,只有以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才能促进学生大概念的建构。教师在进行项目活动的设计时,要将“对大概念与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建构”转化为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活动。

在课例《我家装电梯》中,教师可将大概念与核心概念转化为四个核心问题,并设计相应的活动:

“如何优化费用分摊的算法才更公平?”

“电梯费用分摊相对公平的原则是什么?”

“费用分摊的算法有哪些,哪一种或哪几种最能体现合理的原则?”

“电梯费用分摊的算法如何呈现才能完整且简单易懂?”



环节五:设计学习评价,完善大概念

大概念的建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设计学习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能使学生在互评与自评中完善对大概念的理解。教师围绕大概念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现状,主要开发形成性评价工具和终结性评价工具,以“作品质量”“作品展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为维度,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

例如,在课例《我家装电梯》中,以“作品质量” 这个维度为例,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设计评价标准:

算法选择的合理性、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数据呈现的直观性、方案本身的实用性。

评价工具为电梯费用分摊方案的评价量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