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就是,有些事可以假装不知道

(2024-05-14 08:36: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教育就是,有些事可以假装不知道


教育可以是唤醒,可以是影响,也可以是抓成绩,还可以是……

很多朋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都挺好。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教育的对象不同,教育的方式就不可能是固定的。



所有的方法都是有针对性的。就算同一家人,大孩和二孩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全盘搬用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难得糊涂。这话在教育领域同样可以用一用。

当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追求精准时,往往会引发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失去探索和尝试的勇气。



有些事适当假装不知道,也是一种教育留白,不仅可以让孩子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还能唤起他的内驱力和责任担当。






尴尬为难时,假装不知道,给孩子一个台阶。



当孩子不小心犯下错误,或者在某些场合表现得不够得体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尴尬。然而,大人应该具备教育智慧,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这个时候装作不知道,给孩子一个台阶下。不要直接严厉地指责他们,要给点缓冲时间,用宽容和理解去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机会鼓励改正。



比如,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说的一个例子:



他教高一的时候,看见两个男女学生正在谈恋爱,完全没有注意到十几米远的他。悄悄过去吧,不是教育;直接迎上去提醒他们吧,也不是教育。他来不及多想,故意把作业本散落一地。两个学生被惊醒了,赶紧跑过来帮老师把作业本捡起来放进教室里。



之后,他在讲语文课的时候,有一个单元是女性主题,涉及爱情,他又不动声色地借机教育。这个女孩主动谈到了她对爱情的看法。两个学生到高中毕业,都没有出现过一次过分的举动。







有表现机会时,假装不知道,让孩子自由发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某个领域有特别的兴趣和天赋时,不妨适当假装不知道,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疑难问题正在冥思苦想时,不妨适当假装不知道,给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不要过于干涉他们的选择和决定,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和创造吧。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和快乐,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俗话说,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假装不知道,破釜沉舟,让孩子少了依赖,多了主动探索,有可能突破瓶颈。假装不知道,还可以给孩子带去快乐。



很多孩子会在与人交流,或者是写作文时,写到他与爸爸下棋,结果爸爸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



自然,孩子也会意识到,大人是让着他们。但瞧他们眉飞色舞的样子,不是很好吗?



还有家庭知识竞赛赢了的,还有一起做家务比大人提前完成任务的……






小错不影响大局时,假装不知道,宽容以待。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下一些小错误。



特别是现在一些所谓的大数据,管理用APP。说一次话,扣1分;注意力不集中扣1分;作业迟交扣2分……



有些地方还要求家长安装APP,接收信息。结果大人手机里整天叮叮不断地也许就是孩子在校表现的负面信息。这些信息影响了家长的情绪和判断。



孩子放学回来,大人多半首先是责问,搞得家里好像审讯的地方。



其实,这些错误也要一分为二看待。有些经常出现的关系到品学的,确实是要我们引起注意的。



但有些错误,不影响大局,不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我们应该在小错误不影响大局时装作不知道,宽容孩子,理解孩子。



不要过于苛求和指责,没有人不会犯错,只要“不影响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就好。







假装不知道,并非真的不知道,更不是事事不知道,撒手不管。



它是一种信任,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智慧。



它只是一种教育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