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2024-04-22 11:56: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本期分享主题为: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有时候学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班主任需要耐心倾听,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表达。您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与学生有效地沟通?


用心搭建桥梁 用爱打开心门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冯艳丽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需要班主任用心搭建起桥梁,用爱铸就打开学生心门的金钥匙。



好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表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班主任要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对待工作认真细致,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学生对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会逐步在心中形成对老师的认知和态度。具有师德高尚、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等优秀品质的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做人做事的表率。他们在学生心目中有极高的地位,学生愿意和这样的老师亲近,喜欢上他们的课,更乐于与他们沟通交流。



好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亦知己。有的班主任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消除了学生的畏师心理,拉近了和学生的关系;有的班主任喜欢用朋友的口吻和学生谈话,能使和学生的谈话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能够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好班主任遇到问题要学会冷处理

学生不愿意和班主任沟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身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确犯了错,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时候班主任要学会冷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要冷静看待问题,分析学生不与自己沟通的原因,找到相应对策,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不要急着批评或追责,而是要给学生陈述事实和理由的机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愿意主动沟通。只有在清晰地了解有关事情的真相后,教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赏罚分明,奖惩得当。



好班主任要从学生角度看问题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全面地考量问题。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多进行一对一的促膝交谈,循循善诱,深入根本,与学生开展推心置腹的谈话,让学生逐渐敞开心门,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好班主任会利用活动走近学生

运动会、研学、课堂教学、课间游戏……这些都是班主任老师走近学生,培养师生情感的契机。班主任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运动、游戏、聊天等方式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到与不同学生相处的模式和方法,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班主任要积极寻找能打开学生心门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才能和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有效进行沟通,进而管理好班级。





有时是教学,常常是理解,总是去鼓励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学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自治县深塔中学(援疆)  王塞北


我所教授的学段涵盖了初中和高中,学生也从汉族为主体到塔吉克族为主体。我和学生一直都相处得很融洽,甚至前不久,一位当年隔壁班已经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还找我咨询学业和情感问题,让我在感动之余不免有点小得意。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和学生沟通的经验。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不以分数论英雄。在一次讲授《范进中举》的课堂上,分析胡屠户的人物形象时,有一位同学就说,一些老师也是“胡屠户”,比如成绩好的学生就会获得优待,在违反纪律的时候会被老师宽大处理,甚至他们违规时老师视而不见,而对待成绩不是那么理想的同学,就不会那么宽容了。可见,公平对一位老师的形象影响何其重要。我们常常强调不能以家庭背景区别对待学生,但是以成绩区别对待学生在校园里却常常出现。想要学生对我们敞开心扉,首先要平等公正地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二是要学放低姿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我在做实习记者的时候,曾采访过绘本作家阿兰德·丹姆,在谈到亲子关系时,一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总喜欢在地板爬来爬去,而不愿乖乖地坐在沙发上和她玩。阿兰德微笑着问:“你为什么不干脆也坐在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玩呢?”



作为老师,我们有着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素养,但作为大人,有时却免不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学生所处阶段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在学生遇见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蹲下身来,从他们的视角分析他们所遇见的困难。比如父母的不和、与同学的争吵,甚至一次排座位都会引起他们情感的巨大波动,我们需要及时掌握、疏导。再如,我们在批评教导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比如不要在午饭前、放学前以及人多的时候进行批评教导。注意到这些,就能日渐消弭师生间因年龄差距而产生的心理隔膜。



三是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增加和学生日常交流。最好能课前早到几分钟,课后多留几分钟。课前到教室,可以让学生下意识地做好课前准备,更迅速地进入课堂状态。此时可以和学生聊一聊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夸一夸学生最近的表现。在学校吃午餐的老师,可以一周和学生一起用餐两三次,餐桌上尽量不要再谈论学习,而是了解一下学生与家人和同学近期的关系,在学生间最近流行的电影、书籍和游戏。在日常校园活动,如运动会、公开课、早晚操,多多拍照录像,给学生记录精彩瞬间,在班会、集体生日等活动上回放重温。如果是有体育爱好和特长的老师,可以不时在体育场上和学生打几场篮球赛,在挥汗如雨中暂时解除师生身份的界限,在无形中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互信,也容易及时掌握班级动向,更容易进行班级管理和课堂组织。



四是要勇于担当,在学生处于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最近一系列校园霸凌事件让人深感愤怒与痛心。不少相关研究表明,许多学生在遭受校园霸凌后会选择沉默,最终遭遇更严重的霸凌。而一个经常被老师关心关爱的学生,很大程度上会成长为一个健康阳光、充满正义感、具有共情能力的学生,他不会去欺凌别人,在遭遇欺凌时会积极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而不是选择藏在心里,一个人默默承受,因为他知道,他有值得信赖、会给予他帮助的老师。



正如特鲁多医生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老师,我们和医生的工作有颇多相似之处,所以我这里略微改动几个字,作为自己的教学箴言:有时是教学,常常是理解,总是去鼓励。这样,学生一定会向你打开交流的窗口。





学会倾听,注重效果,助力学生成长

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 邱秀梅 王兆山



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还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



教师应该注重倾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进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同时,倾听也是尊重学生的体现,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理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表达。有时候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害羞、恐惧等。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表达,比如提问、引导式谈话等,让学生打开心扉,更加积极地参与沟通。



注意语言和表达方式。沟通是双向的,但是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往往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用平和的语气和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和融洽,从而更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此外,教师还要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言辞,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注重沟通的效果。沟通的目的不仅仅是交流信息,更是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重沟通的效果,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重复确认、举例说明等,确保信息被学生正确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学习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被认可和看到的,鼓励他们继续前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通过耐心倾听、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沟通的效果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等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如何与学困生进行有效沟通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边静



不同学生的个人特质、学习基础等都存在着差异。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该怎样引导?读懂每一位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必要条件。当我们教师能真正读懂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畅谈,用爱心打动他们。



首先,用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学困生一般比较自卑,不愿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课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在座位上,干着自己的事。此时,教师可以走到他跟前,寻找他喜欢的话题,听听他内心的想法。慢慢地,让他感受到你是可以信任的,他才会把自己的心扉打开,与你说出心里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开他们心结的金钥匙。



其次,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学会做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听听他的内心深处的需求是什么,需要自己帮助他什么。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真心帮助。这样才能逐渐地获得学生的信任,他才会敢于说出心里的苦衷,寻求教师的帮助和呵护。



最后,要为学生的长期发展着想。当我们看见学生在学习上有退步而感到灰心丧气时,要及时交流,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重拾信心。比如,班上的小雨同学因为原来的基础薄弱,学习新知识总是跟不上,心里非常着急。当我看出来他也想进步时,就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当他回答精彩时,就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我能明显地看到他发自内心地追求上进,他总会以坐姿或者眼神告诉我,他能学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渐渐地,他从学困生转变成一名中等生。



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唤醒每一位学困生,要读懂每一位孩子,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学习上也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充满爱意和诗意,在成长的路上能够遇见最美的教育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