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犯困怎么办?做好这几点是关键
(2023-10-31 19:51: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学生上课犯困怎么办?做好这几点是关键(转给老师)
老师在课堂上很用心地讲课,台下一些学生却总是昏昏欲睡,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身为老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有,建议你这样做:
1.委婉提醒
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犯困打瞌睡,老师可以通过轻轻拍学生的肩,或者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醒学生,让学生快速从困意中清醒。
2.沟通交流,了解原因
其次,在不确定犯困的原因之前,不建议直接在课堂上进行批评,最好下课后跟学生沟通,了解具体原因,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
学生上课犯困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作息、饮食和学习状态等等,要根据学生上课犯困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上课打瞌睡通常有以下原因:
1.睡眠不足,休息不好
学生上课犯困,首先很可能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或者是睡眠质量比较差,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不好,不上课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开始昏昏欲睡,直接影响到当天的学习。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睡眠不足的背后原因,确定是因为作业比较多,还是看电视、玩游戏所导致,然后再针对性处理。
1)作息习惯差,要跟学生及家长沟通
如果学生是因为玩游戏、看电视睡得晚,那么首先要跟学生谈话,让他明白作息习惯对学习及健康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自觉早睡;
其次,要跟家长沟通,要让家长重视学生作息,不能对学生过于纵容,或者不管不顾。家长配合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作息。
2)作业作到太晚,影响休息,要跟学生、家长及任课老师沟通
作业做到太晚,首先要跟学生沟通,了解是回家做作业不及时的话,那么要与家长沟通,督促学生回家及时完成作业,不要拖拉;
如果发现学生是做作业时间太长,那么要确认是否知识掌握的不好,作业完成有难度。这种情况,则需要把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及时跟相关任课老师反应,让老师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最后,如果发现作业完不成的学生较多,那么需要考虑是否作业量太大,学生难以完成。这种情况下,则需要老师们共同商议,是否需要对作业量进行适当调整。
2. 学生身体不好或者厌学
1)身体不好要及时就医
上课打瞌睡,也不要急着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不是因为睡眠问题,则也可能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
如果身体状况明显不好,则要安排老师或者学生及时送医,并及时告知家长;如果身体状况还好,不紧急,则需要联系家长告知情况,让家长及时带学生去医院检查。
2)厌学情绪要及时帮助调整
如果学生没有睡眠不足或者身体不好,那么需要考虑是不是因为情绪低落导致的厌学问题。
可以主动跟学生沟通,或者跟学生周围的同学联系,了解学生情绪波动的原因,是否因为家庭变故或者与父母关系等一些问题,亦或者因为同学矛盾、生活难题等等。
对此,要老师应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排解不良情绪,这不仅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难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并且也有助于培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有助于学生成长。
3.课堂内容难,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如果以原因都不是,那么老师则需要从课堂本身找原因。
要主动与其他老师们学习交流,是否因为课程内容太难,学生难以掌握,因此分心打瞌睡;或者课程内容过于枯燥,难提起学生兴趣,因此走神分心。
对此,老师要花功夫在课程设置上,比如难点拆解细化,增加趣味问答,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能更容易掌握知识,也更好的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
1)老师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比如语言添加更多的起伏和情绪,感染和带领学生进入状态,或者加入一些学生中流行的谐音梗和音乐,比如《孤勇者》,能瞬间拉近学生距离也能引起学生注意力;
2)拆分细化课程知识点,根据简单和困难控制教学进度,对于简单内容可以快速讲过,而将时间留在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上,通过反复讲解,和举例、复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3)要尝试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纯粹的讲授知识点内容比较枯燥,而且有些课程相对抽象也难以理解。老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前下载好教学相关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在适合的情境下给学生播放高亢的音乐等。
4)要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老师要避免为了讲课而讲课,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多地加入学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去推进课程进度,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
比如,学生对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分组动手实验并进行PK、自评互评......这些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化被动为主动,学生自然不会打瞌睡。
课堂上学生打瞌睡是很常见的,老师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反应过激,直接进行批评,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让学生从“犯困”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