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相统

(2023-10-30 11:28: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相统一——在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发言
陈先云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陈先云

尊敬的银付秘书长、日春总编辑、钟燕会长、桂梅副会长、明新主任;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评委、各位上课老师、指导老师和参会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两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由于疫情让我们彼此相聚中断了五年。今秋迎盛会,在大家共同努力和众人期盼中,第四届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顺利开幕,我们终于能够会聚在山城重庆,共同探讨、切磋、分享阅读策略教学、习作单元教学改革的收获与喜悦。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小语专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重庆市教科院、重庆市小语专委会,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谢家湾学校、珊瑚实验小学等单位的领导和师生们为本次活动提供的良好和周到的服务!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处于关键期、敏感期,比如,语文课程的观念、概念在变,课堂教学面貌也在发生改变;统编教材正在修订,老师们关心、期待着修订后的教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生动诠释了弃旧求新的精神。求变,求创新,是中华文明突出特点之一,折射出语文教学改革既要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面对着多样的变化,面对着新的形势,如何在变与不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已经成为小语界同仁从事教学、教研及开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要坚持目标导向




首先,要明确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热爱、理解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要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



其次,着力发挥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统领作用,并依托核心素养“语言运用”这一杠杆,撬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素养学习任务的全面落实。



第三,要立足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根本功能;凭借统编教材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理念精神、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根据教材单元语文要素来开展教学活动,实施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注重“一课一得”。统编教材的创新之一就是依托语文要素,全面有序地对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各个单元以及各个项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学些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作了具体的课程规划、内容系统安排与指导。钻研教材,改进教学,依然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




首先,要有问题意识,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抓住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不断推动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次,精准把握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找到指导语文教学改革前进的突破点和有力抓手,需要研究、弄清楚当前语文教学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比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怎么牵住“牛鼻子”);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如何进行整体性把握,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是什么;树立“教一学—评”一体化意识,怎样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增强服务学生发展需求的意识;等等。



第三,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语文教学发展中的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回答并指导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是改革的根本任务。当前正在开展语文教学改革,需要弄清楚、想明白改什么,为什么要改,怎么改。每一次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可以把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三要坚持质量导向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在小学阶段,要重视为学生打好知识、文化、精神的底子,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坚持质量导向,首先,要守住语文教学质量底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于提升教学质量。语文课堂要体现出培养、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发展这条主线,避免语文课堂偏离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属性,警惕再次出现语文教学目标虚化,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基础性作用。这次教学观摩活动的主题“用好统编教材,落实课标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虑。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统编语文教材内容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尝试对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个案研究,让语文教材不断充满活力。



各位小语界同仁!让我们期待在接下来两天半的观摩交流研讨中,“集众智、聚合力”,发挥好教学观摩课的示范效应、导向与引领作用。并以此次观摩活动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旺盛活力,培养、造就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语文教学名师和语文教育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