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下中学语文试卷讲评教学策略探究
(2023-10-24 10:48: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小组合作模式下中学语文试卷讲评教学策略探究
小组合作模式下
中学语文试卷讲评教学策略探究
贾颖
摘要:自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以来,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试卷讲评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中学语文的试卷讲评中,通过了解学情,对症下药;展示问题,以疑促教;假设验证,迁移贯通这三个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挥教师引导者的身份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将试卷讲评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中学语文;试卷讲评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著作《礼记·学记》曾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从古至今,合作学习从未间断过,可见合作学习是被实践证明的、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学习方法。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形式灵活,在试卷讲评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与人协作、交际、包容、理解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第一,进入中学后,书本变厚,科目变多,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会逐渐降低,七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小升初带来的心理落差,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会让他陷入学习困难的泥淖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他快速地找到伙伴,建立互助的关系。第二,新课改倡导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指明了方向,语文课堂中应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第三,传统课堂的讲授方式,主要依靠教师的“说”,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方式则依靠学生的“说”,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同伴的交流获得知识,这样的思考与交流可以激发课堂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方式得到顺利开展,能够提升师生双边的素质。要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地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就要做到互相了解、互相熟悉、共同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一般在4-8人的范围,考虑学校教室大小,班级学生人数及学习管理等因素,学校将各班的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定为6人,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小组内形成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层次的分别有2人,这种6人小组的设置便于形成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小团队,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学习需求拆分为2人小组、3人小组,这样就可以在小组内形成更小的3个2人小组和2个3人小组,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结构组成在教学和作业中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习分工更加具体化、科学化。同时,教学设计中还可以设计同组内相互协作和帮扶的任务,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困生能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得到发展,促进自我认同,提高学习自信和能力,让学优生通过帮扶同伴的方式得到自我提升,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让中等生能通过自我提升,增强竞争意识。通过这样的组合,促进学生发展。教室里采用两两对坐,两两排坐的座椅组合方式,座位每周组内顺序轮换一次,组间顺序轮换一次,每半学期根据综合考评重新组合一次小组,使同班同学之间加强认识,适应与不同人群之间的人际交往。
(二)培养合作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有法可循。为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方式,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与发言的方法,在学生进行发言时,告知每一个学生,应尊重他人,当别人回答时,要注视他人并仔细倾听,同时教师也会进行倾听的二次检查与反馈。当学生发言时,教师会给予学生一个发言的提纲,按照提纲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规范学生的答题方法。
二是因为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讨论与交流时,如果不规范学生的音量,教室中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严重的会导致课堂无法控制,所以教会学生控制音量尤为重要。
三是发布指令的方法,教师作为小组合作的领导者,小组合作开始与结束都要有固定的指令,即与学生建立日常惯例。
四是学生职责的分工,根据小组合作的任务与难度,可以将组内的每个学生再进行小组分工,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责任与义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不做“搭便车”的那个人。组内回答时,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可进行再次检查与反馈。
五是评价的方法,这里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也包括学生之间互评的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积极的反馈为主,尽量不打击、不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的评价则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优秀的一面,让学生在互评中相互进步。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讲评中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了解学情,对症下药
试卷讲评的前提是对学生学情与答题情况的准确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以七年级语文试卷为例,卷面共包含六大题型,分别是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基础积累、阅读能力、语言运用及写作能力。这六大题型中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阅读能力的题型中失分较多。通过答题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可知,阅读能力确实是学生的难点,同样还可以看出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都有明显的失分点。
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这两类题型,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语文积累与运用能力,通过试卷答题可视化分析看出,学生在两类题型中没有较大问题。因此,教师将这两类型题目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当老师策略”的方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只有你能教别人的时候,你才是真正地学到了东西。”这两类题型包括字音、词意、文学常识积累、古诗文默写、句子改错等题,每一个题所包含的知识光靠教师一个人“说”,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将这两个板块结合起来,明确学习任务:(1)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2)将6人小组按学生的能力再分为2人小组,两两一组;(3)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自己所做的题目,题目做正确的同学告知题目做错的同学答案的来源,尽可能找到答案的来源;(4)交流与讨论结束后,运用平台展示讨论题目,请小组代表给全班讲解自己的思路与正确答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指派基础较弱的同学作为小组代表讲解题目。学生讲解后,教师及其他学生也可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在讨论交流与讲解中,学生之间的思想能碰撞出火花,相互进行学习。
(二)展示问题,以疑促教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应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讲解最重要的题目。对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类型的题目较难,教师可将倾听能力与阅读能力合成一个板块进行教学。通过试卷答题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客观题的正确率较高,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来进行讲解,三个主观题的答题情况不容乐观,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加入到小组合作中。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会以某位学生的答案引入小组合作,因为学生自己出现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最好的开端,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后,然后明确学习任务:(1)大部分同学对这个答案不认可,那请你说出质疑的理由;(2)将6人小组学生再次划分为3人小组,明确3位同学各自的职责,需要做什么;(3)质疑的理由一定要来源于阅读的短文中;(4)小组代表整理答案后有理有据地给出小组认为正确的答案;(5)时间20分钟。小组回答后,教师会请组内其他同学回答相关问题,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一次检查与反馈。这样的质疑不仅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语文积累,还需要学生仔细推敲阅读的文本内容,通过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文本之间的细节理解得出正确的答案。作文也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最终帮助学生学会审题、立意。通过展示学生的错误答案,以疑促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假设验证,迁移贯通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试卷讲解结束后,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解题方法,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假设验证,来查看学生是否学会了迁移贯通。学生是否学会迁移贯通的前提是教师在试卷讲评中是否将知识点进行了链接,即将题目的内容与已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链接,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一道题的讲评变成一类专题的复习与巩固,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迁移贯通可以用试题来进行验证,如题目要求在基础积累部分的文学常识掌握中,所有选项均来自课内文本的注释一,学生掌握了考点,他们会在日常的学习中关注到课内文本的注释一,并且会有意识地进行识记。以这道题为例,七年级下学期共进行了两次考试。从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该试题的得分率由45%上升到50%。以客观题(选择题)为例,全卷共9个选择题,经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试卷讲评,班级学生的客观题全部正确的人数从0上升到8。从客观题的得分率来看,学生的得分率也在上升。通过这样的方式,七年级下期末的语文平均分明显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语文试卷讲评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卷讲评对学生的复习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试卷的讲评,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从学生的课后反馈可以看出,大多数较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他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使得枯燥的试卷讲评变成自己的主场。有时候教师设置的一些小游戏、学习竞赛,使得他们有了竞赛意识,上课时会更加认真地去思考问题,然后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整理,最后表达出来。通过学生在试卷讲评中的课堂积极表现,学生在同类型题目中再次出现错误的比率有所下降。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者身份
教师的身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最主要的身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获得知识。设计小组合作的环节时,教师自己要先将课堂所要传授的知识熟记于心,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任务布置方式让学生探究出来。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偏离、游离的状态时,教师应马上将学生引导到正轨。这一环节就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常态课堂,教师只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学校教师的反馈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者身份,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前一篇:做情绪的主人,别让负面情绪支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