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现课堂转型的三条路径,帮助你用行动改变课堂!

(2023-10-06 10:5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实现课堂转型的三条路径,帮助你用行动改变课堂!
王红梅 

今年暑期,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为研习内容开展了教师暑期集中研训活动,运用“启发、互动、探究”引导式教学法系列思维工具、图表、支架等,广泛收集教师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意见与建议,试图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师观念发生改变,并重新思考“何为教育”。



出乎意料的是,教师的激情被这种“卷入式”研习方式迅速点燃。作为校长,我感受到每个人心底深处对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真挚的渴盼,也在不断反思追问中对课堂转型多了一些思考。


达成共识,坚持做对的事



教师是课堂转型的主体。自2001年第八次课改启动至今,学校已经历了几轮课改行动,在强调教学流程模式化、座位排列小组化之后,虽然改革有一定起色,但最终都因过度注重形式而忽略行动背后的教育本质,没有挖掘并达成基于实际的有效共识,最终只成为阶段性记忆。



在本轮改革中,我们探索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学生被动学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从教师的独白转向教与学主体的多元对话,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生命的全面成长。5场“卷入式”研习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改变,更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教改方向的引领、参与意识的唤醒和教育行动的跟进。



此次研习活动打通教师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之间的阻隔通道,让教师站在专业成长的中央,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学创造的主体。教师对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对课堂教学高质量的期待,与学校的课堂转型行动产生了连接,不是另起炉灶,不是又一场跟风,而是可以接续过往经验,尊重面向未来人的发展的一场改良之举。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是安全的、放心的。所以教师本能地投入其中,获益良多。



相信教师,坚持营造能量场



教师是传播火种、点亮希望的使者。教师的初心使命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面向未来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研习中,教师通过“启发、互动、探究”的参与式学习,通过完成驱动性学习任务,从中体验新课程理念,看到课堂教学变革行动在真实教学中实现的可能性,思考如何将新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工具迁移到自己的课堂。



我看到了一个个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教育者,那些因思维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让这所近百年校史的学校再次焕发青春的活力,那些平日里的冷眼旁观、委屈抱怨全都不见,大家在这种积极向上彼此赋能的场域里努力生长,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他人。



如何持续保有能量场域的正向蓄力,让师生乐于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我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挥专业引领性,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引领和问题反馈机制;二是尊重人的差异性,完善师生多元评价体系;三是体现每一个人的重要性,打造多维展示平台,健全师生荣誉奖励机制。




由图到景,坚持长期主义



课堂转型必须基于学校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是立足学校现状面向未来育人的一项长期主义工作。校长是学校发展蓝图的总工程师,协调各部门做好转型的全方位设计和保障,一步步由图到景,向纵深推进。



但是从想得到到做得好,我认为中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目前,学校的转型项目还只是拉开了行动序幕。接下来,我们准备这样做:



将蓝图绘制成详细施工图。也就是说,一校一策的行动规划要具体到部门行动项目、相应时间节点以及里程碑意义的成果验收,我们不求大求全,专注于一定时间内能做到、能做好的项目。



关键点位的专家指导、定向引领。以“跟访式”项目实践探究的形式,把钱花在刀刃上,帮助教师在关键问题上有经费保障、有专家的专业支持。



强化多重转变的催化工作和保障机制,一是学校全体成员向工程师的身份转变;二是从单课时授课向课程育人的的观念转变;三是从身份、观念转变的认知触动向实践探究的行动转变。



基于证据的成果物化。打通各类宣介渠道和推广平台,让老师们在行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找到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的职业幸福和意义价值。



目前,我们已在全校招募了36名课堂转型实践者,我们相信,“让一部分人先上车”,渐渐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改革行列,最终会用行动改变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