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儒敏先生早就忍无可忍了!

(2023-08-19 08:39: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温儒敏先生早就忍无可忍了!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江苏徐杰老师的文章——《温儒敏先生终于忍不住了》。文章很短,但很有力。
起因是,这几天,“人教杯”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温儒敏先生做了重要发言,具有拨乱反正、守本清源的指导意义,引发很多关注。
一、以一带三,以语用为基点,带动思维训练、审美、文化传承;
二、避免过于重视“大单元”“群文教学”而忽视基本功培养问题;
三、避免过于重视情境和活动而忽视经典阅读;
四、各学段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标准和梯度要尽量清晰;
五、精读课、单篇教学很有必要,不能淹没在任务驱动的讨论中;
六、新课标概念很多不易懂,不必深究与争论,要化繁为简,语文核心素养不复杂,听说读写很重要。
会后,温先生特意在个人微博做了进一步解说,特别批评搞“运动”式的形式主义、教育界的“多动症”,应该体谅老师太忙太累,给老师自我创造发挥空间,老师要主动“去改课”不能“被课改”,要实事求是,结合各自学情,等等。
面对语文教学的种种乱象,温教授这次确实“没忍住”,不再拐弯抹角,而是直陈痛点,让一线老师感觉痛快淋漓。
但他的这些观点是首次提出吗?
事实上,很早很早很早以前,他就“忍不住”,而且是“忍无可忍”了。
这几年来,随着新课改深入、新教材推广,语文教学像是吃了猛药,打了鸡血,抛弃语文传统,热衷求新求变,发明概念术语,孽生各路专家。
而温老师作为这轮语文教改的重要掌舵人,一直以来都是忧心忡忡,对各种语文热点保持冷静,直言不讳。
比如,这几天的“以一带三”观点,早在2022年就已经提出,并发表在了相关媒体,全文可戳:《温儒敏 :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
原文很长,但相比那些长而臭、大而空的学术论文,温先生几乎句句打在了语文教学的实处上。比如:
一、忽略语言运用的本位,语文课的“语文”会被掏空;
二、课文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让学生先“正读”,以精读为主;
三、不能因警惕“知识性灌输”而弱化“语言运用”的本位要求。
四、要实事求是,结合各自学情,不要一哄而起搞“运动”式的形式主义。
五、课外阅读多自主选择,范围更广,容许“连滚带爬”地读,以增加阅读兴趣。
六、语文课改非颠覆式革命,应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这几年课改,语文界网红堪比娱乐圈。整本书阅读,就是顶流网红,引得不少中学师生,无暇再去读书,纷纷看伊表演。

但温先生并没有跟着献花点赞。

早在2022年初的北大语文研修班上,他就毫不讳言:“整本书阅读”不能要求太高,能读完就不错了,要降降温。

到了2023年6月23日,在北大中文系有关“整本书阅读”的研讨会上,温教授发言,继续给发烧的“整本书阅读”泼冷水。他强化了三个观点:
第一,整本书阅读不是新概念,古代文化教育就注重整本书阅读。
第二,主要形式应是课外阅读,不应该过分课程化。
第三,要允许学生读“闲书”,不要过于功利、应试化。

温先生已经77岁高龄,早就该颐养天年了。

北京酷暑难当,他也可以保持心静自然凉。
然而,面对得了热射病的语文教学,他还是要出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制冷,降温,灭火。

温先生是忍无可忍。

而我们又于心何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