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后进生
(2023-07-17 18:48: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如何转化后进生
您好,朋友。我是梁老师,很高兴在这与您相遇。如果您对班主任工作感兴趣的话,请点击上方的“班主任攻略”或文末的《班主任攻略》来关注,我们一同成长!
教育之路,我很荣幸与您同行!
梁老师有话说:
我非常认可三句话:第一句是“学习力就是竞争力”,第二句是“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放下自己已学会、不会重新学习的人”,第三句是“对自己的投资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为了拓宽班主任的学习渠道,我特意推出班主任提升课系列文章,就班级管理、教育理念等方面提供全面、务实的干货。
与此同时,我也准备了班主任课程资料包,内含近百余篇精选教育文章(均是我逐一挑选出来的,文章质量有保障)。不敢说篇篇对您胃口,但敢说这绝对对您的教育生涯有所帮助。文末有获取方式!
本期主要内容
《如何转化后进生》节选
爱学习、不守纪律、爱打架、爱网游……老师,您的班上,是不是也有那么几个学生让你束手无策?后进生是个让很多老师头疼的话题,快来听著名特级教师告诉你,五大秘诀转化后进生!
秘诀:让学生感到整个集体在爱他
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
后进生们几乎是从读小学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
不要让某个后进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甚至有时候,教师要把自己对后进生的爱隐蔽起来,不动声色地转化为集体对这个学生的爱。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唤起对自己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口之一。
秘诀:允许学生不断反复
不少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见不得后进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往往这样批评:“你不是说要改正吗?怎么今天又犯了?你写的检讨还在我这儿呢!”
我理解这些老师的心情,我年轻时也见不得学生反复违纪。但是三十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其实,反复是后进生的特点。仔细想想,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别是什么?是不犯错误吗?
不是,优秀学生也犯错误呢!但优秀学生是偶尔犯错误,后进生是经常犯错误。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所以,反复应该是后进生的重要特点之一。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做教师的就会理解甚至允许其反复。这不是纵容,而是宽容,更是一种期待。有了这份宽容和期待,我们便会多一份从容与平和,面对后进生我们的眼光会柔和许多,这柔和的眼光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与信任,进而在心里接受而不是排斥老师的帮助。
懂得这个道理后,我从来不要求学生绝对不许犯同样的错误——连大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是尽量希望学生犯错误的周期长一些,而且越来越长,最后渐渐克服某些坏习惯。
《这样批评孩子,真的会影响他一生的底气和信心》节选
有的批评,只是为了发泄情绪
当孩子犯错、闯祸后,我们最容易涌起来的情绪是愤怒。
愤怒源自对孩子的失望,对自己教育的失望,甚至是源自生活的烦躁。
父母的愤怒很快会导致大吼大叫,注意力几乎全在发泄情绪上,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
《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
情绪化批评,讲不了道理,也破坏了孩子对父母的亲近之心。它不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但它会渐渐毁掉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爱。
有的批评,夹杂着太多负面标签
批评孩子,父母容易陷入的第二个误区:无法将行为和孩子本人分开。
孩子学习不好,大人说:“你不是读书的料!”而不是说:“你下的功夫不够。”
孩子不打招呼,大人说:“这么胆小,你真没用!”而不是说:“你还没准备好。”
孩子撒谎,大人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好的行为!”
“笨”和“花的时间不够”,“撒谎精”和“撒谎的行为”,“没用”和“准备不足”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果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还可以通过努力去弥补和修正,比如批评孩子学习时说:“你下的功夫不够。”潜台词是:认真会有回报。
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做的事情不对。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也会生出改正错误、克服失败的勇气。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是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
在批评的艺术里,尽量避免以偏概全的过度概括化结论,即使是有很多行为问题的孩子,也要让他们看到可以变好的希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
图片
《教育学就是关系学》节选
三明治法则
它是指,任何事情,任何时候,你想指出别人的问题,首先要表扬,然后把你想做的事情包在中间,最后再提一个期待。
这是一个最简单,但是大家最不习惯去用的法则。家长教育孩子,可以随时表扬,表扬不需要挑时间,也不怕过度,不用担心孩子不愿意——孩子看上去不愿意,其实他内心很高兴。但批评就不一样了,批评必须用三明治法则,不适用“三明治法则”的批评,几乎都会适得其反。
10 /10 /10 决策工具
每当你做出一个决策时,你要考虑10分钟之后,
10天之后和10个月之后会发生什么,以及发生的这些事会有什么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你要这样引导孩子不断去思考,慢慢地他就不会盲目的去决策,就不会做出一些非常莽撞的事情了。
后一篇:如何审题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