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近期多名孩子溺水遇难!
(2023-07-06 09:29: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教 |
暑期来临!近期多名孩子溺水遇难 ! 教师务必转给家长!!
2023年暑假已经来临
随着气温升高
外出游泳、野外戏水的人增多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多地先后发生儿童溺亡事件
据极目新闻6月30日报道,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代召乡三名小学生在河渠溺亡。一名遇难学生家属告诉记者,是三个孩子结伴玩耍时不幸溺水。目前当地多个部门正处理此事。
据极目新闻6月26日报道,山东菏泽鄄城县富春镇三名少年不慎溺水,多名热心群众下水营救,最终一人被救起,另两人不幸身亡。获救者已脱离生命危险。
据澎湃新闻6月8日报道,近日,广东梅州市程江镇4名儿童在江边公园玩水时,其中一9岁孩子溺水,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5月25日,教育部发布预警: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多地先后发生学生溺亡事件,令人痛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发布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预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
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
淹溺事故为“头号杀手”
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野外水域为什么危险?
因为水底情况不明确!
很有可能暗藏杀机!
水草、泥沼、暗涌、漩涡
加上水的深度靠目测完全无法看出
一旦中招难以脱身
为了您的生命安全
请牢记这些安全知识
暑假是溺水事故高发期
溺水多发生在河流、湖泊、水库、海边、水塘、水沟。
4岁以下孩子溺水的高发地点为家里的蓄水容器,比如水盆、浴盆。
5~9岁儿童溺水的高发地点更多的是在水渠、池塘、水库等。
10岁以上孩子的活动范围更大,高发地点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受害者多为男性,其中中小学男生更是溺亡悲剧的高发人群。
溺水自救的正确做法
保持冷静最重要,屏住呼吸,放松全身,这时,身体会自然上浮。
尽量把头向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
把身上的重物尽量甩掉,比如书包、鞋子。
身边的任何漂浮物都要尽量抓住,如木板、树枝等,借住它们的浮力浮在水面,寻找机会抓住建筑物、大树等固定的物体。
家长带着孩子游泳戏水时
要做到四点:
不冒险:去正规的游泳场所,如游泳池,避免让孩子独自游泳和戏水。
不分心:在孩子玩水时,家长要时刻看护。
不远离: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接触式的看管,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和周围。
不大意:提前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下水前熟悉环境。
这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等。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关于防溺水
这些认识误区要避开
游泳圈、充气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
——错!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代替成人监护。
溺水时,一定会拼命拍水或大喊,能被及时发现?
——错!很多溺水都是悄无声息发生的,而且发生得非常迅速。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错!呛水、抽筋、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
游泳溺水风险高
盲目对溺水者施救同样也很危险
暑期防溺水安全提示
不在河边、亲水平台、水塘等区域玩耍。
2
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3
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
4
不去河道、湖泊等水域野泳。
5
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6
发现溺水者,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最后,再来一起温习
防溺水“六不”原则——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口诀
游泳戏水夏日到
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结伴不能保
大人陪护不能少
没有救援不要去
陌生水域不可靠
盲目施救不可取
安全嘱托别忘掉
老师,您是如何做好暑假安全教育工作的?
门缝夹掌、插座咬手、电梯惹祸……日常生活中人们疏忽的小细节,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假期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暑假即将来临,教会学生应对各种安全事故,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安全教育,才能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他们牢记“安全”这两个字,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不忘安全先行,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呢?
河南省新乡市太行中学
王三朝
安全是每个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基础。而暑假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弦。暑假安全不放假,做好安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必须面对的问题。
假前预警护平安
1.召开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放假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在班会课上,我教育学生做到遵守“三个禁止”:禁止违反交通规则,禁止私自去游泳、野游,禁止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告诫学生做到“三个严防”:严防触电、雷击和火灾事件发生,严防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严防中暑;提醒学生做到“三个远离”:远离网吧、游戏机房,远离毒品、烟酒,远离不良青少年。同时,通过安全教育视频《惨痛的教训》,促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通过情景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召开一次安全教育家长会,让安全意识入家入户。在暑期安全家长会上,我首先发放了《暑期给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家长暑期和开学有关注意事项,向家长提出暑期安全、暑假作业、活动计划、作息时间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督促引导家长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教给孩子一些自我防护本领,落实监护责任,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假中多措保平安
1.开展一次安全家访。实地查看了解学生居住的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了解家长对学生的安全监护情况,普及安全知识。
2.及时转发安全教育提示,做到一日一提醒。假期中,我会及时将上级权威部门发出的时令安全知识转发到学生家长微信群,提醒家长给孩子传授饮食卫生、用电安全、防暑小秘诀、防网络诈骗、防溺水、防雷电、防洪水等安全知识,尽到监护责任。
3.布置安全教育作业。定时组织学生、家长打卡观看国家安全教育平台上的视频,尤其是收听收看教育部联合电视台制作的《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暑期安全教育第一课》,督促家长与学生共同观看,同时学生提交学习心得体会,切实提高防范意识;组织学生暑假写一篇以《要我安全是爱护
我要安全是觉悟》为主题的安全征文,帮助他们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
刘明军
假期如何杜绝学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不仅要“防”,也要“疏”和“导”。
所谓“防”,一要学生自“防”,就是班主任通过假期前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学生的头脑中树立安全意识,从而避免沟河溺水、雨天触雷、家中触电等危险事故的发生。二要家庭共“防”,假期中学校或班主任要提醒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家长不在身边或有安全隐患时的专项教育,让安全警钟长鸣。三要社会协“防”,各村、社区或沟渠旁要有提醒标志,社区志愿者要巡河巡田劝阻,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让安全深入人心,从而形成社会联防联控的有效保障局面。
所谓“疏”,即教会学生处理安全事故的方法。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防震、防火演练,因此,学生在遇到地震、火灾、自然灾害时就有了明晰的自救思路、正确的解救方法。另外,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本学期,为解决突然遇到喉咙被异物卡住的问题,我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教学生海姆立克急救法,并进行实操训练,让学生通过实操掌握这门技术。为了解决身边人心脏骤停的问题,我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教学生心脏复苏的技术,并模拟情景让学生进行训练。下学期,我准备教学生溺水急救方法的实操技能、电器起火的处理措施等等。
所谓“导”,即对学生假期活动进行有效引导,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假期中作业的完成是“导”的一项内容,社交、旅行等也是“导”的内容。
后一篇:“四强四度”做校长用心用情办教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