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校长”的基本素养

(2023-06-13 18:33: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好校长”的基本素养
罗刚淮

“好校长”是人们对满意的校长的一种昵称。



提到“好校长”,人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出儒雅、温和、智慧、果决等词,进而联想他为学校发展做过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事件,显得饱满而生动。



校长的形象源自言行举止的实践行动,根源则在其内在素养。



那么,“好校长”具有哪些基本素养呢?



一、筑梦之情



“我要建成一所怎样的学校?”这是每个校长都要回答的问题。



校长心中应有理想的学校形象,还应有实现这个梦想的清晰蓝图。这个蓝图应从文化建设到师生面貌,从校门到球场,从教师到食堂……学校的每个角落在校长心中都应有设想、有方案,并被列入每一年的工作计划之中。



好校长会切实地将蓝图变为现实。



纵观多名校长,他们说起自己的学校,都有清晰宏伟的规划,都有明晰的路径和足迹,因为这所学校是他生命和智慧的结晶,如同自己的孩子,孕育思量,历经辛苦,自然能事无巨细,如数家珍。



校长是追梦人,应有着追梦的热情、执着、坚韧。教育梦想就像山顶的日出,登顶观景成了校长执着追梦的内驱力,也化成学校发展的动力引擎,指引和激励着校长矢志不渝地追求。



二、仁爱之心



校长是师,是全体学生的老师,也是教师的导师。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校长布道授业,首要是“亲民”,让孩童可亲近、愿效仿。“仁者爱人”,就是一群孩童在身边穿梭,开心地嬉戏,慧学慧玩,如琢如磨。这才是校长应有的形象。“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对“仁”的经典诠释。



作为一校之长,仁爱之心就是为学生和教师着想,让他们看到希望、体验幸福,并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努力。



三、科研热情



现在的学校管理更趋科学,事无巨细,都需要讲求规范性和艺术性。为此,校长应该是科研型校长,以善于解决问题为重要标识和评价依据。



校长要懂管理,善于识人用人,善于排兵布阵,善于激励人心,善于刚柔相济。 



校长更要懂教育、懂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内心服膺,尤其要站在课改前沿,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示范教学,能引领教师一起课改。这些都需要校长有浓厚的科研热情、扎实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如果教育教学和管理有了学术味道,那学校就会迈入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四、带队智慧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一定会通过带出一个战斗力强的教师团队来共同建设好学校。



好校长至少要带出管理团队、教师团队、保障团队。为此,高明的校长会将团队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开展师德培训、业务学习、沙龙讲座、案例评析、团建活动等方式,加强培训和提升,始终以德艺双馨为标准,带领团队进行师德师能的研修,搭建业务晋升的平台,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学的氛围。



五、创建机制



好学校常常有良好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这是学校管理的底层逻辑,取决于校长的实践智慧。学校的管理是全面而复杂的,每一条线、每一个板块都需要管理。



为此,校长需要系统规划全校的管理,划分板块条线,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运行流程,研制评价方案,进而构成体系、形成合力。



当然,学校既要有常态机制,确保学校稳健前行,又要有创新机制,能针对常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些新的形式来优化、干预或补充。



除了以上素养外,“好校长”的素养还有很多。广大校长在管理实践中,不妨观照自我,积淀智慧,创生行动,将创建好学校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与办学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