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当具备的几种意识
(2023-06-09 11:14: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校长应当具备的几种意识
杨新刚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社会的发展依托于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看学校,而学校的发展还得看校长。故校长应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一是学习意识:俗话说,什么样的校长决定什么样的学校。要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唯有学习,才能进步。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
二是服务意识: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阵地”,正确处理好和自己团队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团队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是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抓好教育质量。关注教学成绩,也关注育人功能。一所学校是否有竞争力,就必须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
四是创新意识:校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作为农村学校校长必须心系农村,立足实际,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清楚地意识到了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今后的工作中,按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的奋斗目标,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改革与创新,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前一篇:辩证看待语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