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高考作文备考必看!

(2023-06-02 16:09:09)
标签:

作文

分类: 作文
2023高考作文备考必看!全题型思路点拨,最新模拟题示范,考前 “临门一脚”!


一、常规材料作文

1.“二元关系”型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辩证地思考“可为”与“有为”二元的关系,并在论述之中融入对新时代青年成长、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受党的文化洗礼和精神滋养的思考,表达对党的景仰,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2.“三元关系”型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山水画,往往始于寻常景物,成于匠心创作,终于精神灵魂。

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选材于富川江两岸的初秋景色,用多种笔墨技法创作,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用时七年,这幅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风光,而是画家精神的追求。

以上材料对我们做人、做事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其“始于常物”“成于匠心”“终于灵魂”先把称为A、B和C,三元关系不要弄成“AB”“AC”“BC”这等关系,这样文章思路容易混乱,看能否将三元关系简化为二元关系,像2022年的“本手”“妙手”“俗手”一样,你可以将“妙手”和“俗手”看成结果的正反面,写起来其实就是“A”与“B、C”之间的关系,本题也如此,“成”和“终”都是结果,只是“终”为大结果,“成”为小结果,其实就是“A”与“B、C”之间的关系,有些人成便停止,有些人却终才罢休。



3.“知行合一”型作文

(2023大湾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外交官华春莹曾在推特上发出以下的对比资料,引发广泛关注。


2023高考作文备考必看!



复兴中学将举办“观变谋新”主题论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参与者,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与你的同学和老师分享。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主题为“观变谋新”,这个主题一半是谈认识和思考,就是要你看了表格的材料后,你对这祖国之变产生怎样的认识和思考;主题的另一半是谈未来与实践,就是让你谈完认识和思考后,你认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参与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这样就可以完成好任务了。



(2023 广东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高考作文备考必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湿地不断遭到破坏,保护湿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多国于1971年签署《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2005年当选为《湿地公约》常委会成员国,2021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在中国召开。此次大会标志以中国传统玉璧为造型,内嵌江豚、麋鹿、扬子鳄、朱鹮四种生活在中国湿地的珍稀濒危动物形态和人脸轮廓,意在表达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中国青年该如何承担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写作任务里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整个材料的概括,也就是说你看了材料后再根据命题人的提示,要你谈谈“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认识和思考;谈完后请你再谈谈未来与实践,就是让你谈完认识和思考后,还要你谈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中国青年该如何承担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



4.“整本书阅读”型的作文

(2023佛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在写到如何绘画大观园时,薛宝钗的言谈展现了高超的绘画造诣,认为“如今画这园子”,即使就起稿构思而言,也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以供参考借鉴;二是需结合作画纸张“地步远近”的特点,“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如此,“方成一幅图样”。

《红楼梦》中薛宝钗关于图样起稿构思“两个阶段”的见解,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学习与生活的认识,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整本书可能只是一个引子,和有没有读过整本书有关系,但关系不算很大。能结合两个阶段,并点出两个阶段的内在逻辑关系,先是点出“参考借鉴”的含义和必要性。再准确理解“作画纸张‘地步远近’的特点”的内涵,如可理解为:人生作为的舞台、成就事业的环境、社会发展的土壤、国家发展的阶段,或类似的表述,诸如人生、社会、国家发展的现实现状等。



5.“教考结合”型的作文

(2023大湾区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10月12日,位于地球之上420公里的高空的国际空间站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速度飞越北京上空。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引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来表达自己飞扬心绪,此举引发热议。

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兰亭集序》不仅是我们语文课本的优秀篇目,也是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代表,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引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也就是说,我们中华文化是能给予世界人民共鸣的。



6.“漫画寓言材料”型作文

(2023汕头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2023高考作文备考必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为何将此类作文称为“漫画寓言材料”型作文呢?因为像漫画、寓言这类材料的作文,都是要我们先弄清漫画和语言所揭示的哲理或寓意,然后才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的。以本题为例,我们行文构思上,应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不应计较于一时得失,埋怨于眼前困境,而应在困境中找到突围口。二、减少埋怨,保持热爱,对生活要有自得其乐的态度。三、有一颗宽容的心,努力生活,不惧怕生活中的困苦。






二、观点思辨型作文
1.对立统一的思辨作文

(2023四省联考吉林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简约与繁复”,是一道二元对立命题论述题,引导学生思考简约表达和繁复表达各自的美学价值,两个概念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简约有简约的价值,繁复也并非一无是处,要看具体的情境。审美上,简约留白,蕴藉含蓄,富于韵味;繁复浓墨重彩,铺陈渲染,也具有特别的意蕴;二者甚至可以并存于一篇之中,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关键看一个“度”的问题。故可以使用A+B+AB这思路去论证,具体表述为,我认为AB兼有,生活完美,因为A好,B好,AB互助更好。



2.条件关系型的思辨作文

(2023上海模拟)写作(70分)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认为有所缺才会有所需,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可以同意其观点,题目中的“所缺”与“所需”的陈述,是一个必要条件句,能应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可以反对其观点,从一般情况看,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其实更多是并无所缺而拼命追逐。所以“有所缺才会有所需”,并不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特征,而是相反。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我们写作的时候都要突出“所缺”与“所需”之间的关系,突出思辨。



3.观点加观照型的思辨作文

(2023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句名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可理解为不变的原理、规律;“定法”,可理解为不变的方法、策略。今天,这句名言仍然值得人们深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这个题目与上面的题目均可以称为观点思辨型作文,因为材料都有观点,而观点里都有思辨的体现。但这道题的材料不仅有观点有思辨,材料里还有概念的阐释,还有观照现实的要求。故我们暂且将其称为“观点加观照”型的思辨作文,这道题的写作思路是概念内涵+逻辑关系+现实观照,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思路可以按照材料的层次走,先谈“定理”“定法”的概念内涵,再谈“定理”“定法”的逻辑关系,最后谈“定理”“定法”的现实观照。




三、读写结合的作文
图片
1.从语言文字运用引申出来的作文

(2023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语言文字运用 I 为我们讲述了“跨界者”钟扬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 I 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其实这也算是一道观点思辨型的作文,“在我们身边有,也有”本来就是一个观点,观点里有“守界者”与“跨界者”的思辨,不过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回答“只要A”或“只要B”,因为这写作任务里有“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选A或B或AB都无关紧要,只要你选择一面,论证的时候对照另一面来说就行了,选择AB的,就说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便可。



2.从文学类文本引申出来的作文

(2023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文本一《廊桥上的人生》中,素秋本想留在大城市,最终却回到家乡,用整个青春岁月守护了廊桥;但也有人认为,她留在大城市未必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对于留在家乡、建设家乡还是外出闯荡,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作文材料关联了现代文阅读《廊桥上的人生》的素材,将写作任务放在具体情境之中,以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为出发点,把“读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廊桥上的人生》一文素秋最终回到家乡,作为导游,在对家乡的介绍中逐渐加深了对“廊桥”的认识,结尾升华“用整个青春岁月守护廊桥”的情感,再次呼应了选择回到家乡的价值和意义。作文题要求学生在读过材料之后,对“留在家乡、建设家乡还是外出闯荡”看似矛盾的问题做出选择,充分体现了对语文学科认知情境的关注,考查了学生对语文学科读写能力的把握程度。



3.从论述类文本引申出来的作文

(2023青岛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I《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告诉我们,“鸿沟”是界线,是隔阂,也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I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点拨】先厘清概念,界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之间;隔阂: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国家之间;鸿沟:贫富鸿沟、代际鸿沟、数字鸿沟、人际鸿沟、情感鸿沟、文化鸿沟、文明鸿沟、价值观鸿沟。我们可以做以下思考,界线:分明的界线是差别,也是缩小差距的水平线;隔阂:矛盾间隙代沟等产生的原因,也是解决问题所努力的方向;消除鸿沟:要有明晰的个人界线标志。故其实我们要有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要有合作共赢行致远的思想,要有推墙为路化山为梯的胸怀。



4.阅读文本与写作有关联的作文

(2023山东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语言文字运用的材料介绍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槐花儿的相关知识,寻常事物的背后竟有着如许我们所不知道的文化积淀。生活中类似槐花儿的事物还有许多。

某报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征文,请以“______背后的文化”为题(补充一个事物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应征文章。

附:(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______。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______;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______。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审题思路点拨】这里如果你选择的是“槐花儿背后的文化”,那语言运用材料的槐花几种情况和一些背后的文化可以帮助到你,这就需要综合材料和你所认知的关于槐花的文化知识了。当然,这道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可以填“荷花”“菊花”等等,如果填槐花之外的花,与这语言运用材料的关系就不是很大了,就跟上面的读写结合作文差不多了,审好题写好作文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