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学校和教师未来会受到哪些影响?

(2023-04-06 08:58: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当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学校和教师未来会受到哪些影响?

随着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教育当未雨绸缪,早规划、早部署。

作者 | 张学炬 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小学

原标题 | 《教育供给应紧跟需求变化动态调整》

2023年以来,北京、广州、济南、大连等地发布了义务教育学位预警。


北京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2022年北京已累计增加了18万个中小学学位,并计划在2023年继续增加2万个中小学学位。这些学位压力源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当年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长。


在短短一年生育高峰后,从2017年起,我国出生人口持续快速下滑,从当年的1723万人降至2022年的956万人。而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我国由此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教育本就是一种供给服务,服务什么、如何服务应紧跟需求变化而变化,要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随着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教育当未雨绸缪,早规划、早部署。



1. 学校布局要精准规划



学校的扩建和整合是教育发展中的两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行稳致远。



哪些地方的学校要合,哪些地方的学校要拓,需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经过精准调研后,在专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审慎进行,不宜盲目乱动,而且要有远景规划和近期规划。



每一个掌舵者应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积极谋划教育发展,进行科学顶层设计,拓要拓得合情合理,撤要撤得合乎规律。



否则,不但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可能破坏当地教育生态。



2. 师资供给要适当缩减


全国有多少中小学生?不同学段有多少教师?未来各地学生的数量会发生哪些变化?各级各类学校应有一个精准预测,然后制定专业发展策略。



比如一些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当撤得撤、该缩得缩,不能再盲目扩张。



这既是高校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3. 教育策略要因时而动



班级制教学是我国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常态模式,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但未来的班级制将不同于以往的班级制,学生数量大幅减少,由大班制转向小班制。



因此,育人方式会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适应这种新常态,在个性化教学上重新设计、重新规划,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大幅提高育人质量。



4. 硬件设计要适应小班化教学实际



班级教学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其中物理环境是最基本的环境。



而教室、操场、功能室等,又是最基本的场所。



因此,学校在规划部署时应考虑这个最大的实际,当小而精、小而全、小而特,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为教育提质增效提供充分的设施、设备保障。


5.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要换挡升级

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重视度也会日甚一日,而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既要当多面手,样样涉猎、样样精通,能给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同时又要做到术业有专攻,对所教学科有过硬的理论水平、扎实的教学功底,能为学生科学发展精准助力。

否则,教师将难以得到家长的认可,面临下岗的危险。

此外,对教育供给侧产生影响的不仅是学生数量,还有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等。

因此,无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是教师、家长等,都应做好应变的准备,以过硬育人能力的不变应万变,同时又以育人方式方法的善变来应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