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2023-03-29 11:56: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教 |
家庭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
1、原则——正面管教
语气温柔,立场坚定!
为什么要语气温柔呢?
如果父母坚定自己的原则底线,告诉孩子不可以的事情就是不可以!但是说话方式很强硬,很强势,甚至很凶,甚至通过打骂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严厉”,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被父母压制,错误地以为父母不爱他,觉得没有被尊重,就会从心里害怕父母,跟父母之间有距离有间隙,遇到事情可能不敢或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亲子关系不能亲密无间,以后的成长中会有很多安全隐患,不利于及时了解以及排除...
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呢?
如果父母因为宠爱孩子,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无限满足,或者本来不想满足,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满足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父母没有原则底线的满足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全世界都应该围绕他转,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在外面,总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听他的,满足他的需求,别人不满足他,他会觉得别人对不起他,哭闹或报复...
严重的甚至有的人完全不知道底线,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因而违背道德底线,甚至违背法律...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始终坚持《语气温柔,立场坚定》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语气温柔地跟孩子讲道理,理解他的感受,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的原因,这样孩子既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被尊重,也理解了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
父母做到这一点,孩子基本不会有大问题,父母算得上60分及格了!
2、方法——情感引导法
理解孩子的感受,说出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行为得当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肯定表扬他!这样孩子就能明白这件事是对的,合适的,从而以后继续同样的做法,也就是加强了他正确的行为!
当孩子行为不当时,就该是父母进行教育的时候了。
发现孩子行为不当,如果父母立马说教,孩子大多是听不进去的!因为他会进入情绪对抗,情绪脑在控制,理性脑并不工作。所以父母讲再多的道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对行为没有什么改变!
孩子有可能并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父母需要理解他的感受,说出他的感受,这样他的情绪就会平缓下来,理性脑恢复工作,父母再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他怎样做才是可以的合理的。他就都能听进去了!
理解孩子的感受,说出孩子的感受,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快速平缓下来,听进去父母所讲的道理,轻松地接受正确的做法!
另一方面孩子会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积累大量的情绪和感受的词汇,有利于他识别和管控自己的情绪!也有利于他同理他人的感受!
所以教育孩子需要使用《情感引导法》,是非常重要的!
3、注意事项——犯错是增进感情的好机会!是学习的机会!
父母避免批评指责,只是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孩子犯错时,一种情况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犯错了,因为孩子的成长中,有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出现,父母还没来得及教他,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犯错就太正常了!应该被理解!
这个时候父母如果批评指责他,他会觉得莫名其妙,他会感到很委屈,会跟父母产生情绪对抗,反而不利于他了解正确的做法!
相反,如果父母只是理解他的感受,说出他的感受,直接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他就知道自己下次可以怎样做!他就又学会了一件事情的处理!
孩子犯错的另一种情况,就是犯错了,事后他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批评指责他,他会立马进入跟父母的情绪对抗中,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指责埋怨,他就算心里知道自己错了,但是面对父母的批评指责埋怨,他就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反而会调动所有力气来证明自己没有错!于是接下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跟父母的对抗,而忽略了去思考如何面对错误,如何承担责任和补救!并且将来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而父母面对孩子犯错了还不承认,更加生气气愤,双方的情绪愈演愈烈...最后伤了感情,孩子也没有学会如何补救错误和改正错误!就是“无效犯错!”
如果父母换一种做法,看到孩子犯错了,先是关心孩子,问问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感受,告诉他犯错是正常的,没关系的,我们一起来面对!一起承担责任,看看如何补救!问问孩子,你觉得以后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样孩子会感觉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会集中精力思考如何面对和补救错误,以及如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做好这三件事,就是80分父母!
综上所述,以后孩子犯错了,你是批评指责,还是理解他的感受、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呢?
孩子需要教育的时候,你是直接讲道理,还是先理解他的感受、再讲道理呢?
以后教育孩子,你是严厉、溺爱,还是语气温柔、立场坚定呢?
前一篇: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什么
后一篇:比较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