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和不读史的人,差别有多大
(2023-03-22 11:34: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读史和不读史的人,差别有多大
丘吉尔曾说:“能看到更远的过去,才能看到更远的未来。”
一个人对历史理解地越深刻,他也就拥有了更大的格局。
不信去看那些古往今来影响世界走向的大人物,有许多人都喜欢读史书。
拿破仑就沉迷于阅读历史。他涉猎甚广,除了研究古希腊、古埃及的历史、政府和战役,还对英格兰充满浓厚的兴趣,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那里的历史。他能够在日后一鸣惊人,很大程度得益于熟读历史培养出的思考能力和广阔视野。
华尔街最优秀的分析报告撰写者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历史出身。他们能在金融行业取得成功,靠的并非全是通常意义上的实用知识,而是他们在学习历史时所获得的深刻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常读历史的人,大都善于思考,有着理性的思辨能力,能在岁月的迷雾中明辨是非,让前人的智慧为自己所用。
但面对浩如烟海烟海的史书,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时感困惑。要怎么读才能真正汲取前人智慧的精华?如何才能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串联起来,去感受其中的魅力呢?
答案是,我们需要一位历史领路人。
复旦大学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让历史的智慧,照见更多普通人的人生
在复旦大学,有这样一位别具一格的历史老师。
吴晓波曾多次邀请他去做线下分享,称他是中生代历史学家的佼佼者。
他的同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也曾评价:他讲历史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轻松幽默,娓娓道来,不会给人距离感。
他们口中的这位历史老师,就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宋史研究学会会员姜鹏。
听姜鹏讲历史,总能发现历史的另外一面。
周幽王上演“烽火戏诸侯”是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西周的灭亡没那么简单。
李鸿章真的是卖国贼?
他又被称为大清朝当时“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
越听他讲越发现,历史真正的魅力,都被我们忽视了。
图片
他讲的历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能让人听上3遍、5遍、10遍仍觉不过瘾?
姜鹏的课堂之所以独具魅力,是因为他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专业的教学经验。
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国内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曾和师兄们一起参与朱老主持编校的史学经典《利玛窦中文著译集》。
他在复旦大学开设的历史选修课,曾刷爆学校服务器,学生们一课难求。
更被百家讲坛的编导发现,连续4年受邀百家讲坛讲解历史。
图片2012年-2015年百家讲坛节目截图
他还出版了近10部历史畅销书,在各种重量级场合分享历史见解。
图片2020年8月16日,姜鹏在上海书展
也因此,听他讲历史的人,从复旦学子、名企高管、稚龄孩童,不一而足。
而这也是姜鹏多年来,潜心研究历史的初心所在:
让历史的智慧,照见更多普通人的人生,帮更多人作出更明智的选择,塑造更大的人生格局。
为了让更多孩子从小接受历史的滋养。姜鹏曾经做过一个决定,每天花15分钟,给孩子录制一些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图片全国卷甚至将现代文阅读部分也设置成探讨先秦诸子的文章
一个月后,他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喜报:
一直觉得是历史枯燥,没想到你口中的历史竟然这么有趣!
连大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最近都是和孩子一起在听。
姜鹏很高兴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历史生动的一面——
“我们对历史的了解越透彻,对现实的认识就越清醒,对未来的预见也会更准确。”
更难得的是,在姜鹏的讲述中,通常都会涉及历史带给人们的为人处事的参考。这帮助了很多人拓宽视野、扩大格局。
当有朋友问姜鹏,如何对团队进行管理的时候,他提醒到:刘邦和项羽早为我们做过示范了。
发挥团队里每个人的优势,这才叫管理者;凡事像项羽那样亲力亲为,只相信自己的才能,下场自然是众叛亲离。
历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凡成一代领袖者,必会把舞台让给有才能的人。
这也正是姜鹏为普通人讲史的用意所在:
抛开历史中的细枝末节,只结合那些有启发性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帮你拨开云雾,解答现代人真正会遇到的现实困惑。
也难怪不少人听3遍、5遍甚至10遍仍不过瘾了。
这一次,我们也希望,历史能帮你拨开云雾见太阳,拓宽你的视野格局。
古文看不懂,没关系;
各种版本的野史无从证伪,也不要紧。
我们特别请到这位有着24年专业历史研究+42年人生阅历的历史名家姜鹏,用“历史案例+人生智慧”的方式,让你只用耳朵听,就能读懂世道人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