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立的人生更精彩

(2023-03-04 10:47: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预立的人生更精彩

                陈 文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回顾自己40年的教育人生,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中所包含的哲理。


1982年,我从湘潭师专毕业,服从分配回到浏阳,来到位于浏阳东乡大山深处的一所县属中学教书。说是县属中学,可办学条件之差,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学校没有楼房的概念,只有横七竖八几栋平房,供电也不正常。我第一次到教务处领教学用具,教务主任递给我一盏煤油灯。面对简陋的工作、生活环境,我没有计较太多,仗着自己年轻,每天早上,学生起床我起床,学生读书我读书,课余和学生一起打球、游戏。晚上,学生就寝后,我回到只有一张床和一个书架的房间里,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备完课、批改完学生作业后,我总要打开一本书,读至深夜。非常幸运的是,在我工作之初就接触到了乌克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和“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一二百本书。”的话语,给了我的教育教学很多的启发和奋发向上的力量。

在这所农村中学工作期间,我除了通过读书获得本科文凭外,还读了大量的文史哲方面的书,订阅了多本语文学科专业杂志,通过这些杂志,我了解到语文教研教改的最新动态和语文教育界的特级教师和相关专家。我下定决心,结交天下名师而师之!通过书信等形式主动和他们联系。我定下目标,在工作十年、二十年后,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学生喜欢、同行认同的教师。

机会总是青睐心中有目标、手上有准备的人。在学校工作十年后,浏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市高中语文教师中选调语文教研员,我因有多届高三语文教学经历,有多篇省级以上教学论文发表顺利获得这个岗位。在这个平台上,我以“教师是我师,我是教师友”为工作理念,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厌其烦地和青年教师交流教学教研心得体会。



在担任教研员五年后,浏阳市教育局任命我为教研室主任。我深知,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同时我感到,自己一个人求上进、得发展还不够,必须让教研室所有教研员都成为教学的里手,教研的专家。于是,我确定了自己和每位教研员的年度工作、学习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我和各学科教研员迅速成为了全市各学科教学教研的领头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浏阳市教研室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教师报》记者了解我在教研室及教研员的管理方面的做法后,专程从北京来采访我。我向记者朋友和盘托出了我们的成长“秘笈”,这就是“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是指一块基地:每个教研员要根据本学科的实际在全市范围内选好一块实验基地;“两”是指两个课题:每个教研员要做好自创或是省市课题两个;“三”是指三篇文章:每个教研员一年里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三篇论文;“四”是指四次讲座:每个教研员要根据教育教学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选好课题,精心备课,下到学校为老师们开好讲座;“五”是指五本专著:每个教研员一年至少要读五本与自己学科有关的书籍;“六”是指六次活动:每个教研员每年要组织好本学科六次以上的教研活动;“七”是指七个朋友:每个教研员要结交本市本学科七个朋友,组成学科研究团队,经常讨论教学问题;“八”是指八十天下乡下校:每个教研员要深入学校八十天以上,了解教学教研真是情况;“九”是指听九十节课:每个教研员要下到课堂听九十节课并有评课记录;“十”是指十节研究课:每个教研员要到学校去,走进教室给学生上十节以上的课,这样才能了解教师上课的艰辛。我的教研员年度工作目标公布后,有的教研员因“述而不作”,感觉写文章拿出去发表有困难,有的教研员因长期脱离教学一线,感觉下到学生中去上课没把握。我耐心地做同事们的工作,鼓励大家拿起笔来写,勇敢走进课堂,在我的要求下,教研员都有计划、有步骤地一一完成目标任务,后来这批教研员不断成长,有的上调到省市教研部门,有的被评为特级教师。我本人也在三十五岁前拔优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在四十岁前评为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担任教研室主任八年后被任命为浏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在市教育局任副局长期间,我主要分管教学教研等业务工作。在这个平台上我思考得最多的是,要引导老师们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抓手在哪里?我通过对很多名师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潜下心来读书学习、改革创新的典范。是啊,老师身上多些书卷气,少些烟酒味,那才令人敬佩,那才能产生教育的力量。于是,我从全市所有教师层面引导他们读书。在教育局党委的支持下,在全市实施“新世纪教师读书工程”。每年新学期之始,向每位教师发放3-4本有关教育、人文等方面的书,年末评出百名读书积极分子和百篇优秀读书心得,组织读书分享会和演讲比赛。这项工作至今已坚持22年之久,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现在,全市每位教师家里都有60多本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教师们在好书的引领下,对教育工作有了深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一批教师成长为省市骨干教师、名师。

为了让“读书工程”顺利推进,从二零零一年起,我根据之前结交的名师,掌握的信息,每年以市教育局的名义邀请一到二位教育名师、大家来浏阳作报告、上示范课。朱永新、李希贵、李镇西、程红兵、高万祥、冯恩洪、田慧生、肖川、檀传宝、刘铁芳、闫学、吴非、高峰等几十位国内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到过浏阳讲学,他们的到来让浏阳教师领略到诸多名师、大家的风采,这些名师、大家用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浏阳广大教师树立了人生奋斗的标杆。

阅读丰盈每一个日子。我归纳总结出有关读书的四句话,这就是:时间再短也要读书,房子再小也要藏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每下到一个学校,我就把它送给老师们。我倡议老师用年收入的2%用来买书,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年收入的5%用于买书。我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常给老师们讲,虽然读书是很个人的事,但作为教师,要在专业上不断进步,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读书。一是读专业的书。包括读本学科课程标准;读本学科教材;读本学科专业杂志;读本学科前辈的专著等。二是读教育理论书籍。一个教师要走得更远,必须加强理论修养,从孔夫子到陶行知,从苏格拉底到苏霍姆林斯基,古今中外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当代教育名家如朱永新、李希贵等著作,值得我们仔细揣摩。还有一大批从一线走出的名校长和名师,他们的著作值得好好思考与借鉴。三是读提升人文和科技素养的书。这类书要读经典,可以从经典中获得人生智慧和工作动力。

在我的办公室里,我请本土书法家写了一幅字挂在墙上:花香何及书香远,酒味怎如诗味长。我还找人刻了一枚送书印章,上面是两行字:“读书是人生最美的姿态,送书是人间最真的情谊”。每当有校长、老师来办公室和我交流教育教学工作,临走时,我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去,当他们捧着我送的书满心欢喜而去,我庆幸又多培养了一个读书人。为此,《湖南教育》2007年9月刊以《一棵树和一片森林》为题,用了一万多字的篇幅,对我如何引领一个区域内的教师读书学习作了详实的报道。此后,《教师月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都刊发过对我的专访。基于对读书的孜孜不倦和不遗余力地推动一个区域的读书工作,2013年,我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这些年来,我读书、写作不停步。每年读书在50本以上,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的专业特长,写下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随笔和文学作品,至今在全国几十家报刊杂志上发表300多篇,公开出版《教师可以更优秀》《教育必须刚刚好》《边教书,边成长》等5本教育专著和《泥土生香》《快活岭》等2部短篇小说集。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黄耀红先生读了我教育专著和文学作品后评价道:“陈文从中学教师到语文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到教育局副局长,广泛阅读,勤奋写作,一路成长一路花开,越努力越幸运。这几年,他的教育专著一再增印,短篇小说集也深得好评。左手缪斯,右手教育。岁月无分新陈,郁郁存乎文字。真不愧为特级教师中的作家,作家中的特级教师。”


经常听人感叹:人生苦短。回顾自己四十年的教育人生,很多收获在我的规划之内,还有很多的成果超乎了预期。我以为,如果人生有梦想、有规划,可以延续其长度,拓展其宽度,累积其厚度,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