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把教师职业当乐事

(2022-10-10 19:41: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要把教师职业当乐事
蒋碧琼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经思考的人生没有价值”,除却平日的各种忙碌以外,教师同样也需要对职业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地产生新的价值。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来说:“要把教师职业当乐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职业问题。这次学习当中,当我听到“盖茨基金会的报告”里的结论,“最能影响教育效果因素,不是学校的系统,不是班级的大小,不是课外辅助的活动,而是高素质、高效能的教师”,内心非常有触动。


01



    确实,一个高素质、高效能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从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培养,甚至是对未来人生规划,都可能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回想求学生涯过程中,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许多老师们,他们不仅有爱心,而且有耐心,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我对教师这一行业充满了尊敬和敬仰,所以我才在高考之后,义无反顾地选择师范专业,最终走向了教师这条看似艰辛、却也非常有幸福感的职业道路。

    “要把教师职业当做乐事”,其实暗含了一个前提:作为老师的职业生活客观来讲比较辛苦。其他职业可能是朝九晚五,住处离公司不远的话,八点起来还可以从从容容地吃个早餐再去上班,但是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就不一样,差不多是朝五晚九。他们可能6点就得起来,陪伴学生开始晨读,一直到下午5点,如果有晚自习的话甚至会到晚上九十点,像个陀螺一样不停旋转。累吗,那是肯定的。而且,学生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遇到那些拖拉叛逆的学生,遇到那些不肯配合又一味追求成绩的家长,还要绞尽脑汁去想办法,心累吗?那是肯定的。

    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必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正如“玫瑰必然会有刺”,正如“美景之途必然充满荆棘”。面对玫瑰,是对刺带来的痛耿耿于怀,还是沉醉在它独有的芳香迷人里;面对美景,是对路途中的荆棘密布念念难忘,还是尽情感受“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情洒脱,这是一种选择。  所以,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看成乐事还是烦心事,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教师的观念,认识和态度。

    关于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层次,作为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来说,我实在无法提出多么专业的建议,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从教学生活中领悟到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做一个分享罢。


02



    第一,要学会享受创造的快乐。

    洛克曾经提出一个“白板”理论,他认为孩子就是一块白板,我们画上什么图案,孩子就会变成什么图案,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叫“染之黄则黄,染之苍则苍”。孩子的习惯、学习方法,都需要我们去教导,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就是当之无愧的工程总设计师。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融入学习当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比如孩子们对于学习语文兴趣不浓,一直存在“语文基础不扎实,阅读和写作水平不高”,后来我就通过去学习优秀语文大师,关注语文专业公众号等等,自己去搜集资源,自主创办辩论会、分享阅读笔记、重新整理仿句、词语等资料增加到晨读篇幅,作文低于42分以下的面批,群讲,优秀范文模仿背诵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去增加趣味的同时,又提升了语文基础,充分感受到了孩子们强大的潜力,也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


03

    第二,体会尽责的快乐。

    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写道:“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责任完了,算是人生地一件乐事”,这话同样适用于教师。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学生,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更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崇高的比喻,又是多么沉重的责任啊!正是因为责任如此之重,我们才更要谨言慎行,尽心尽责,千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有责任尽到了,才能感受到教师真正的快乐——尽责的快乐!

    备课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去备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领会教材背后的思想和灵魂,更好用心去备学生,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特点去设计课堂,这是对教学的尽责;

    巡堂督促的时候,从坐姿到书写规范,从卫生到纪律,从板书到讲解,从作业检查到订正反馈,事无巨细,跟进到位,引导每一个学生养成独立、自律、高效的习惯,这是对言行的尽责;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我们做到了教师的责任,自然也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04



    第三,提升育人的快乐。

    当一个做作业拖拖拉拉,永远都是掉队的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之后,慢慢跟上了班级的节奏,课堂听课认真了,作业完成达标了,这是一种育人的快乐;

    当一个曾经内向,从来不敢在大家面前公开发言的孩子,能够在展示课堂上侃侃而谈,在辩论会上舌战群雄,这是一种育人的快乐;

    当一个上课容易走神,经常神游海外的孩子,上课的时候眼神紧紧跟随你的思路,带着一种敬佩和求知的渴望,这是一种育人的快乐;

    当一个孩子从最初的成绩平平,一跃而成为年级靠前的名次,从最初的默默无闻,最终一跃而成年级的学习榜样,这也是一种育人的快乐……

    其实,育人的快乐很多,只有当我们带着一颗真心,用一双发现的眼睛,才能体会到更多!最近在阅读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在他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践行着这样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无私奉献的教师精神,特别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我辈当以之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