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扬学生除了“你真棒!还可以这样说,让你的教学更有效!

(2022-10-10 10:39: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表扬学生除了“你真棒!还可以这样说,让你的教学更有效!
     课堂上我们常用表扬语,但表扬总是“你真棒!”听得多了,学生也腻了,也没有多大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不是评判学生的观点有多完整,我们的教学用语意在鼓励、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所以课堂上表扬总比批评更有力,但表扬也有技巧,除了通俗的语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们要有意识地用典进行表扬。

通用激励性评价

1.通俗易懂的激励性表扬:当学生答错、不敢回答、或答偏了,或者答对了我们可以说:

(1)  没关系,能够站起来,说明你已经开始思考了

(2)  你的回答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我喜欢
(3)你的微笑告诉我,你也可以来试试,
 (4)你的眼神告诉我,你需要时间思考一下是吧!
  (5)你这回答绝了!再响亮地说一次!
  (6) 我相信答案已经装在你的心里,流到你嘴边了,来试一试
   (7)站起来回答问题就跟吃糖一样,甜的,会上瘾,不信你试试!
   (8) 风儿悄悄告诉我了,你怕回答错,没关系,你是可以的,快来试试!
2.善于用典进行表扬:
我们应该学着做一个智慧的老师用好我们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让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课堂上常用经典名言来评价学生的老师,耳濡目染,学生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当学生答错、不敢回答、或答偏了,或者答对了,我们要可以经常引用经典+引入语言来激励学生,不过是根据当时的情况适当调整引入的语言。
如答错了就可以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用经典),迈出第一步,下次你的回答会更精彩!(引入语言)
这就好像数学公式,如果是不敢回答,或答偏依然可以,引用经典+引入语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用以下经典来替换+引入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像这样的经典太多太多,可以是一句古诗,可以是一个句子,一句经典的歌词等等,这也需要我们平时有这样的意识,日积月累!特别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我们就可以提前准备,比如本周你要总结学生的卫生情况、与人相处情况、还有传染病、青春期教育、感恩教育、爱国教育、都可以提前去准备。
关于交友: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浅近轻浮莫与交……
好正道则正人至,好邪道则邪人至……
赤诚招来飞鸿落;深情激得玉石开

指向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评价

在日常的教学中,通用性评价的作用多在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而有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为了我们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针对性评价。

比如:我们在进行“蓝的识字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说:
哇!“蓝”字的边音读得真准!你都可以是我的小老师了!
“哇”让评价有趣
你都可以是我的小老师了,这句话让评价有情,拉进了师生距离
“蓝”的边音读得真准是对生字认读方法的肯定与指导
又比如,在进行美术的安全标识辨别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你懂得学习致用,你竟然能想到从颜色来区分不同的安全标识!为你点赞
这样的评价有教法、学法的渗透和迁移,既是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的评价中,我们就尽量做到有针对性评价,像如下的评价语就可以做一定的改进,一定要把指向教学目标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融进去。
1. 你不仅思路开阔,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呢,很了不起!
可以改为:
你不仅思路开阔,而且用(            )/从(抓住 、找到)(        )的方法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呢,很了不起!
2. 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可以改为:
 你用(            )/从(抓住 、找到)(        )的方法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3你真聪明!比老师分析得还好。
可以改为:
你真聪明!你用(            )/从(抓住 、找到)(        )的方法新方法,比老师分析得还好。
4.一道题,你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解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一道题,你不仅用(       ) ,还从(          )  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解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的作用,仅代表王子微课的研究,欢迎感兴趣的老师们一起来交流,如果喜欢王子微课的研究,欢迎点赞、转发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