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优秀班主任必经的精神成长史

(2022-10-09 16:52: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一位优秀班主任必经的精神成长史


时代对育人目标不断提出新变化,决定了班主任工作一方面要坚持“老生常谈”,一方面又必然常做常新。

实际上,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总是能够不断适应新变化,厘清新要求,整合新策略,无限逼近育人的完整性和生命成长的丰富性。

那些优秀的班主任究竟是怎么“长”出来的?我们难以从任何一本书里,找到绝对答案;而尝试从这场持续5年不断探讨班主任成长史的专业会议里,梳理出“优秀老班”必经的精神成长路径和素养内核:

“学生理解——角色理解——班级理解——行动力度——研究深度——实践效度”。

学生理解:

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的入门技能

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学校里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叫做“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一个班主任最大的乐趣,一定在于自己负责任地带出了一个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一生不忘的班级。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班级,才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一生不忘?



民主与平等的氛围



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在共处的集体中又是有底线的。



师生从情感上亲密无间,心心相容,互相接纳



学生因为“亲其师”,所以能“问其难”“信其道”;老师因为爱与相信,所以能支持、责备和陪伴。



师生从角色上互补与支撑,分工上有如“教练和运动员”



老师与学生彼此都可以成为学习行为里的不同角色:或者教师成为中心,或者学生成为主角,或者双方互为学习行为的“生态协作者”——围绕同一个目标,实现共同的学习,成为相互支撑的伙伴……



2018一班一世界主题峰会:重塑师生关系,我们探讨:师生关系样态,班级行动空间,家校沟通策略



角色理解:

新时代的班主任需要看见四个“新”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一个系统,也是一种格局。



成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有素养,才有格局;有格局,才有能量;有能量,才有生态;有生态,才有关系;有关系,才有世界。



我们要遇见“班主任素养新图谱”:当你拥抱更全方位的班主任素养,就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看见目的、看见逻辑、看见层次、看见契机、看见动力;



我们要遇见“师生关系新格局”:每一个时代,无论文化、潮流、技术如何变迁,关系的搭建,人与人基于美好关系的成长,永远是不可替代的社会文明和教育发展的主流;



我们要遇见“教室赋能新场域”:每一间教室,都应该是一个促进共生共长的“生态园林”;



我们还要遇见“家校共育新样态”:老师和家长如何成为相互连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教育联盟的共建者?



2019一班一世界主题峰会:重新认识班主任,我们探讨:班主任素养新图谱,师生关系新格局,教室赋能新场域,家校共育新样态



班级理解:

一个小班级就是一所小学校



一个班级的育人质量,决定一所学校的整体育人质量。



教育人常说“一班一世界”——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都是孩子们当下的世界,同时“今天的班级,决定了明天的世界”。



所以,班主任应该是今天这个社会承受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而首当其冲的压力,是在一个个变化了的、比过去复杂很多倍的班级中:



过去的班级重在管住,今天的孩子需要激发;过去的班级更强调秩序,今天的班级更强调赋能;过去的班级一把尺子量出优等生,今天的班级要照应多数人的天赋与潜能;过去的班级以知识为中心,今天的班级以学习习惯与能力为中心。



对一所学校、一个班级而言,我们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数千年人类文明的经验:



以组织方式的优化、工具方法的进步、文化观念的更新等创造性劳动,不断创建更好的生态,来维持班级管理的多维平衡,并赋能于每个人的自然生长。



2020一班一世界主题峰会:班级小气候,我们探讨:班级组织新形态,学生评价新动能,教室赋能新场域,班本课程新样态




行动力度:

班主任面向新时代需要装备的“四大件”



随着时代的变化,班主任带班还需要装备以“重读学生行为”能力为首的“新四大件”:



重读学生行为:我们必须学会从学生的行为语言,“读”出他们的心理状态,我们需要科学而专业的来理解,作为数字原住民的“00后”甚至“10后”,他们的行为特点、习惯养成、情感互动,进而提供有效的学习帮助、情感陪伴和成长引导。



重组家校关系:新一代的家长不仅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同样有着全新的教育诉求,更广泛的教育资源和行动力。



在这种新常态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思路重组家校关系,如何卷入更有效的资源,以形成全新的教育合力,已成为班主任非常迫切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重建班级文化: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价值和建设路径,用一间教室的高度和宽度,提升这一方“小气候”的幸福指数,给学生带来更好的生命成长学习场。



重构成长反馈:反馈是对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帮助。优秀的班主任总是有着这样的心智框架,不断追寻三个问题——学生要去哪里,学生如何到达那里,以及当下如何走?



要成为优秀班主任,应持续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在班级构建“小而美”的成长反馈系统,为学生成长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和动力。



2021一班一世界主题峰会:班主任带班破茧力,我们探讨:重读学生行为,重组家校关系,重建班级文化,重构成长反馈




研究深度:

成为优秀班主任需要一场自我精进



从成熟到优秀,班主任破茧成蝶需要一场自我精进,包括五方面研究:



研究一群人:研究你的每一个学生,看见学生的成长规律,看见他们“长在身体里面的那个人”,去尊重学生的可能性,尊重学生必然面对的那些未来,必然面对的那些生活是什么?



描绘一张图:每个班主任心里面都有一张图,好的班级是什么?请你去设计心目中理想班级的样子:安全感、归宿感、开放、信任、自主管理……



同时,要绘制抵达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道路:班级表达、组织结构、制度公约、资源工具、空间布局、师生、生生、家校关系基本准则、班本课程、评价反馈……



抓住关键事:要去看见班级治理中的重难点环节,我或者我们学校老师可能常常遇见的那些“坑”,花点时间,罗列出属于自己班级的清单。



一班一清单,还要一事一策略。对照清单,不断研究生成或者学习发现相应的策略,形成解决方案库。



设计一个场:在前面三个研究的基础上,去为孩子设计他的班级生活场景,注意要简单而常用,留下自由生长的空间:



基本常规、基础常识、基本工具、基础条件、基本玩法、基础认知、基本思维、基础色彩、基本符号.......



激活一份力:班主任的带班破茧力,归根结底是指向学生的成长破茧力,所以我们最后一定要去看见:



学生成长中的那些“茧”是什么?比如同伴关系、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心理隐患、优秀陷阱……也需要一个清单,一套策略。



2021一班一世界主题峰会:班主任带班破茧力,我们探讨:重读学生行为,重组家校关系,重建班级文化,重构成长反馈


实践效度:

解决真实问题,才是班主任能力素养的最好“量规”



2022年一班一世界主题峰会,我们聚焦“班主任通识能力与真实任务”,以通识十课+真实任务,将我们全部的认识与成长还原到“现场”,以日常目标为课题,以“实操”与“反思”为中心展开学习。



峰会围绕一个清晰的育人目标: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立体生长和全面发展。



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看见指向新目标的路标,重建新班级的密码?



我们需要导师引领,更需要经验共享,还需要工具、清单与模型;我们需要一场相互启发的深度学习: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看见真实的问题,学会把不可逾越的大问题化为每日一关的小问题,并在成就有愿景、有目标、有规划、有清单、有协作的理想班级征途中,成为翻山越岭的组织者,积极进阶的实践者。



12月10日-12日,让我们一起聚焦班主任真实任务学习,系统习得班级治理的行动步骤,深度研发真实问题的实操模型,并将这套方法、工具、模型内化为可迁移运用的成果带回学校,最终实现有效激活学科教师、孩子及家长参与班级真实任务的解决。



如何更好地体验这场真实任务设计,这里还准备了4个学习建议:



参会第1步:选择我的班级



整个大会现场模拟常态班级下的真实学习,来自五湖四海的班主任参会者将组成“同班同学”,共同认领一个真实任务。



破解班级常难题任务盲盒



大会班级里不仅有同班同学,还有共创引导教练。教练将从当下海量的班级工作常难题中,凝练15个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盲盒,提取关键目标、分解标准流程、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合作共创。



带走20份实操成果方案



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标,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学习者成为问题研发的积极分子,在协同的过程中,生发更具创造力的成果。因而,本次大会将遴选出兼具创造力和实用性的5份最佳实操方案,进行认证与颁奖。



不仅如此,共创引导教练还将完整复盘整场学习,发布改良建议,生成5套指导方案。最终,每一位班主任参会者都将带回20份实践成果。



重建个人能力体系与思维框架



最接近班主任真实有效的成长,不是看很多的书,听很多名班主任的经验,而是实实在在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学会以真问题为导向,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框架、工具资源库。



围绕真实问题、真实任务的学习升级,班主任如何完成自我能力系统迭代?本次大会还准备了10节通识大课,重构全方位的班主任成长进阶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