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2022-06-14 10:58: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期末了,魏书生老师说:孩子们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了,怎么复习才最有效率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说到复习方法,肯定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今天就请特级教师魏书生来分享他的期末复习宝典吧!
第一段,全部学科的总复习
1、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你要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
一览表可以一张张分别做,也可以综合在一张大纸上。
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互不连贯的内容,则可以使用卡片来记忆。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在以后的阶段复习中,只要不时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消除疑点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后,就应开始实质性的复习了。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大多是有关考试的“关键性问题”。一定要理解深透,如果能以这类问题为中心开展相互讨论,必然大有好处。比如讨论中,你无法扼要说明问题,这就表明你对那个问题仍未彻底掌握。
第二段,全力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
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可以丢开不管。
1、重点在于做练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在做练习,以训练应用能力。像数学、物理等学科,可以使用习题集之类的书。所做的练习,要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有关,并参照有关的一览表。
语文、英语等学科,要以教科书为中心,反复练习读法、译法、语法等。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
2、征服较差学科的方法
基础不扎实,却猛看各类参考书,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不但浪费了时间,效果还不会好。关键是应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复习这类学科,最好是与一位擅长这些学科的同学一起进行,这有利于你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面对一门学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复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第三段,各科重点复习
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心情比较紧张,这时怎样复习效率高呢?
1、把教科书的整个体系印在头脑中
在复习的第三阶段,你可能已经将教科书的内容复习多次。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时间重点复习过的,有些地方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的,对全部教科书之间的联系,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如果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体,临到考试,由于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尽明白,就难以运用自如。
怎样才能将每门课的体系印在脑中?
你要把第一阶段整理的知识系统一览表拿出来,再专心地看一看,将内容按顺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在脑子里。
记忆的时候,光看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项目背出来,写在纸上。对总的线索有所了解后,其他内容顺藤摸瓜,按逻辑顺序充实,不必那么费劲就记牢了。
2、由近而远的复习策略
考试的最后冲刺阶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试范围的顺序,“由远而近”地复习,即先复习某一学科的第一册,从1、2、3、4页开始,再复习第五册、第六册。这样复习有好处,开始很用功、很周密。但也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越往后,越松垮,最后匆匆结束。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用,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以“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
其实,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难度也高,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既然如此,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便有些得不偿失。
另外,后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印象还比较深,回忆起来,比较省时间。
后学的知识,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拿不准的知识,再随时往前复习,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两者都加深了印象。
总之,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对重要内容,先复习最近学过的,然后再一步步向以前学过的知识延伸,这样复习,效率更高些。
期末复习的几个不良习惯和有效方法(转给老师家长)
期末考试马上就要来临了,各年级也马上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复习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复习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起来学习吧!
01
克服几种不良习惯
1.做难题
有些家长觉得复习就是做题,难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做难题至少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影响孩子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里暗示,自己吓唬自己;二是会打乱孩子的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运用。三是会耗费大量精力,使孩子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2.疲劳战
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复习时拼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甚至挑灯夜战,这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孩子思维不清晰。
3.看弱点
有些孩子平时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发现自己许多弱点:
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考试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02
期末考试常用的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
每天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要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
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家长来提问,比如“今天的语文课都学了什么?”
孩子回答后,再进一步询问。
比如孩子说学了两个生字,就可以说:“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写给妈妈看好吗?”
孩子不会写的话,就可以鼓励他再去看看书,然后写出来。
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
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
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
对于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
所以,您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20分钟。
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交叉复习
当孩子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4.读写结合法
加大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力度,做到温故而知新。
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争取多记几个公式,多背一篇课文,多温习一遍老师讲的重点。
5.查漏补缺法
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抓住重难点。
还可以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再分析,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03
家长在孩子准备期末考试过程中的角色
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孩子集中精力尽快完成作业。
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做作业,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在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看电视。如果孩子在看书,家长们也不妨拿起报纸和书本与孩子一起充充电,如此可以创造出一种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2.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地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3.不指责、不抱怨。
就算老师留的家庭作业确实过多,家长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儿抱怨老师的不妥,而是应该强调家庭作业的正面意义,以免刺激孩子的厌学心理。
4.万万不可替孩子写作业。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5.掌握必要的写作业技巧。
有些孩子和家长总认为作业一定要有大块的时间去做,比如自习课或者回家后再做作业,其实则不然。
首先,做好学习计划,分析自己今天的作业按学科分都有哪些,有多少类,按照自己的情况,大致会用多少时间可以完成等等。对于不同类别的作业,利用不同的时间来处理,比如背诵、听写类的可以安排在课间和同学一起进行;朗读可以在早晨进行等。
杜绝不良学习习惯,比如看电视写作业、听音乐写作业等等,这样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家长们一定要帮助孩子认识到做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课代表的检查,而是为巩固所学知识点。不要因为可能这项作业老师不检查自己就偷偷不做了。这样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如果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如生病)实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应立刻与老师沟通,切不可强迫孩子赶作业而影响睡眠,这样得不偿失。
如果老师留的作业实在太多了,这是家长最为难的时候。在来不及与老师沟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性地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注明孩子是经过家长同意才这样做的——这样总比一样都完不成好得多。但前提必须是孩子已经百分之百努力过,而家长也已经和孩子讲明道理,并肯定孩子已经掌握了老师要求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