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及注解

(2022-04-18 10:44:05)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词鉴赏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

欧陽修(一作冯延巳)《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陽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 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1

陶潜《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四、优美与宏壮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写实家与理想家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六、境非独谓景物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七、“闹”字与“弄”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注】

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楫。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陽,且向花间留晚照。”

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剩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八、境界不以大小分优劣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注】遽:就,竟。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 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陽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陰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九、境界为探本之论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注】

严羽,自号沧浪逋客,南宋诗人,著有《沧浪诗话》。

王士禛,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清代诗人,有《衍波词》及词话《花草蒙拾》。

十、太白纯以气象胜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注】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陽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文学家。其《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陽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夏竦,封英国公,北宋词人。其《喜迁莺》:

“霞散绮,月沈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十一、温 冯词评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齐谓:“飞卿精妙绝人”,差近之耳。

【注】

张惠言,字皋文,清词人。编有《词逊,其《词绚序》:“唐之词人,温 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

温 庭筠,字飞卿,晚唐词人。

冯延巳,字正中,南唐词人。

刘熙载,字融斋,清代学者,其《艺概》卷四《词曲概》:“温 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

十二、温 韦冯词品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注】

温 庭筠《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韦庄,字端己,五代前蜀词人。其《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冯延巳《菩萨蛮》: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十三、南唐中主词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注】

李璟,字伯玉,南唐中主,词人,其《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十四、句秀、骨秀与神秀

温 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注】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词人。

十五、李后主词眼界大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 、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注】伶工:古代乐人的通称。

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晚号止庵,清词人。其《介存斋论词杂著》:“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 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温 庭筠有词集《金荃词》,韦庄有词集《浣花词》。

十六、后主不失其赤子之心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注】《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十七、李后主性情真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十八、后主词以血书者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生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刻不同矣。

【注】

尼采,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释迦、基督,佛教始祖以及基督耶稣。

宋徽宗赵佶,因信道教而自称道君皇帝,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十九、冯词开北宋风气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注】堂庑特大,指境界开阔,气势恢宏。

《花间集》为五代后蜀赵崇祚编,收录晚唐、五代词人温 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四百九十八首,无冯延巳及李璟、李煜词。

龙沐勋《唐宋名家词逊:“案《花间集》多西蜀词人,不采二主及正中词,当由道里隔绝,又年岁不相及有以致然。非因流派不同,遂尔遗置也。王说非是。”

二十、冯正中《醉花间》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陽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注】

冯延巳《陽春集》载《鹊踏枝》十四首,《菩萨蛮》九首,其《醉花间》: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为苏州刺史,其《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保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陽人,《全唐诗》卷一六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联诗之句。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浩然尝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二一、欧词本冯词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注】

晁补之,字无咎,北宋文学家,其说见于南宋文学家吴曾笔记《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

欧九,欧陽修也,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六一词》,“九”乃其行第,即大排行序,其《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冯延巳《上行杯》:

“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二二、永叔学冯词

梅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陽,翠色和烟老。”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注】

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其《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 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陽,翠色和烟老。”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引此词云:“此一种似为少游开先”。少游,秦观字,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

冯延巳《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二三、春草词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注】

林逋,字复君,谥和靖先生,北宋诗人,其《点绛唇》(草):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 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欧陽修《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 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冯延巳《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陽。负你残春泪几行1

二四、晏词意近《诗·蒹葭》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注】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其《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

二五、忧生忧世词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注】

《诗经·小雅·节南山》: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陶潜《饮酒》第二十首: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

冯延巳《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二六、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 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注】

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 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七、永叔词豪放中有沉着

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注】

欧陽修《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二八、小山未足抗衡淮海

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绚序》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

【注】

冯煦,字梦华,号蒿庵,近代词人,有《蒙香室词集》。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词人。

杜甫《戏为六绝句》:“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方驾,并驾齐驱。

张先,字子野,北宋词人。

贺铸,字方回,北宋词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