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所学校每天向前走去,她的眼前有一扇怎样的新世界大门?

(2022-04-10 08:42: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一所学校每天向前走去,她的眼前有一扇怎样的新世界大门?


有一所学校每天向前走去,迎着时代浪潮下一场势不可挡的转型。

她遇见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遇见了高质量教育的国家战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顶层设计,遇见了民办限规模、教育新基建、双减常态化、评价真改革、普职早分流、招生定学区、家校忙共育等一揽子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意味着,今天的基础教育,已经很难在老路上驰行。而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态的“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蓝本”,归根结底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创新。

如何在我们的文化母体中找到精神支点?如何在深刻的文明共识下确立价值框架?怎样打造基于教育方针对接文明智慧,底层哲学统领学科逻辑,课堂学习连接生活万象的教育?

是的,学校真正的创新发展并不容易,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高屋建瓴的思想引领,日拱一卒的心智升级,通透落地的行动框架;还需要借势与抱团,启发和碰撞,鼓舞及喝彩;更需要在实践中积累脚手架,找准发力点……

历经8年蜕变,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新校长》杂志联袂催生的“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已经成长为300余所K12创变学校相聚的研究同盟。我们致力于发现并连接以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的K12学校(职业院校、教科研机构),聚焦大设计,立足微创新,直面真问题,托举领先者,一步步让想得到的教育,成为看得见的风景。

2021年,理事会不断聚焦成员单位的优秀案例,深度引导学校管理者的创变思考。与此同时,我们广泛调研成员单位创新发展的不同需求,研究如何构建差异化的动力系统,促进真实的叠加创新,形成有效的优势互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圈。

直面2022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是,学校每天向前走去,她的背后理应有怎样的一群人,从点状到汇聚,去全力推开一扇教育新世界的大门?

为此,理事会还能为学校做些什么?



夯实优势发展区
以长板撬动学校整体发展

这是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对全体会员学校的建议。

处在大变革时代,每一所有志于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学校,无一不是在挑战中前行。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首先认清并夯实自身发展优势区,以长板撬动学校整体发展,从而被看见,被激发,被成就。为此,理事会致力于为会员学校提供三重成长支持:
看 见

2022年,理事会秘书处将贴身研究成员学校,整理每一所学校的“优势发展地图”,让不同学校的优势成为相互学习的“标的”,并被教育界内外看见。

围绕优势发展地图,我们将不定期举办“区域主题沙龙”, 通过主题分享等形式,实现彼此看见和相互打磨;智库专家针对成员学校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瓶颈,提供诊断分析、改进建议,推动学校围绕优势发展区放大成长空间。


赋 能

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理事会将不断整理智库以及各界研究成果、解决方案、工具策略、创新思路等专业资源,以定期专属的方式向学校推送,并提供学校服务立项个性化组合建议。

同时理事会以不断打破“思维天花板”的方式推动学校视野与行动升级: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及各类主题峰会、《新校长》《星教师》深度研究的主题专辑、涵盖学校全部角色成长素养的线上课程、蒲公英教育智库独家出品的年度报告、研究课题……以丰富多维的高品质学习资源,助力学校团队成为“高能量教师”。
托举

理事会为学校的成长进阶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新校长》《星教师》杂志会优先征集成员单位的创新案例,秘书处也将定期邀请会员学校参与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年会,与先行者一起,深度分享、复盘和研讨,共同探寻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图谱。

贡献特别研究成果的会员学校将获得理事会的升级邀请,鼓励学校展开奔向“全国一流”的发展历程。




在挑战中精进
成长为高质量办学的中国蓝本

这是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对全体理事单位的建议。

2021年,中国的出生人口1062万;死亡人口1014万;小学生入学人数1808万,全国本专科录取人数873万人……

数据背后,教育的选择早已清晰。第一,中国人口即将进入长期负增长阶段——然而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人力资本却不能负增长;第二,到2027年,每一所迎来新生的小学,班级人数将降至30人以内。基础教育似乎必须走向“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的时代,高质量、小班化、个性化、多场景、激活潜力,创新求变,是我们唯一的道路。


理事单位是中国基础教育创新路上的先行者,深知其复杂与艰辛,也看得见美好教育的曙光。我们有责任让社会知道,学校教育领域创造性的探索正在让师生焕发怎样的生机;我们有义务让自己的探索兼具个性化与普适性,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中国蓝本。 

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共建三个年度行动:


连接
秘书处将邀请蒲公英教育智库创始人李斌老师、国内一流专家或智库研究和媒体团队等,作为“首席发现官”,偕同理事会成员走进各理事单位学习考察,梳理学校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独特样本价值,形成公共传播表达;并在访学中共同研讨学校直面发展瓶颈的破局点。

秘书处将汇集学校发展的精彩案例,实现高品质出版;不定期组织校长私董会等活动,为成员单位提供小范围、高品质的深度打磨,并增进学校间的互动与连接。  
精进

一项历时十年的跟踪研究显示,影响个人与组织卓越成长的关键在于其面对的“挑战性任务”。蒲公英教育智库拥有众多“任务发布平台”,包含《新校长》杂志、公众号,《星教师》杂志、公众号等一流教育媒体,以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新学习APP、DETT学校云智库、品牌峰会、研学营等专业内容输出平台。


理事单位可以参与杂志主题共创会,或邀请记者实地采访挖掘学校故事;也可以总结提炼实践创新中的理论和模型,分享经验与反思;还可以领衔课程开发、举办工作坊、承办学术会议等,在传续创新火种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的突破。
创生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独有的办学愿景、目标站位、研究成果、价值贡献,在这条路上,高目标的发现能力、创造性的生成能力、高水平的提炼归纳表达能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搭建未来教育卓越发展框架,创建属于学校和教师团队独有风采的进程中,理事会将以各种专属服务,助你描绘成长地图,凝心聚力,超越当下,突破时代。而每年举办的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年会,也给您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
服务

除此以外,理事会所有成员单位,都将享受蒲公教育智库的专属服务,包括杂志特印,会议前排专属座席,新品限时优惠价等;秘书处还将为每个成员单位建立服务专区,提供“一键式”响应,帮助学校对接智库品牌、出版、文化、课程、制度、建筑、设计、培训、法治等团队,并提供定制服务的全程进度跟踪。

我们期待,每一所学校的管理者都不再是被时代推向未来的被动聆听与执行者,而成为与时代并肩同行、面向未来的创新实践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