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诗歌阅读---赏析诗眼题

(2022-03-22 11:57:14)
标签:

试题

分类: 诗词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赏析诗眼题:技法归纳+解题示范

古代诗歌阅读


一、技法归纳
 
确定诗眼“五角度”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
 
赏析诗眼“三步骤”
古代诗歌阅读---赏析诗眼题


二、解题示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解题指津】第一步:确定诗眼。结合全诗,可知“惊”字是贯穿全诗的诗眼。

第二步:整体点明地位。根据题干“诗歌开篇”几个字,需要答出结构上的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三步:分析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惊”的。

【答案】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第一句写诗人初至燕台时心惊,第二句写其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写其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写其为边防地带的形势和气氛而惊。颈联写诗人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汉军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写诗人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心灵的震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