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品味关键词(炼字)题

标签:
试题 |
分类: 诗词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炼字类别+技法归纳+解题示范
品味关键词(炼字)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类别
词类 |
解说 |
动词 |
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出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情景 |
形容词 |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茫茫沙漠,“大”字状其景观;烽火燃起,“孤”字状其醒目;“长”字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 |
数量词 |
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二字正表现了这些。诗人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听、来看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听实见,心理的耳目虚听虚见,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 |
叠音词 |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时”“恰恰”为叠字。“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 |
拟声词 |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
渲染颜色的词 |
表现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更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
含有修辞手法的词 |
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 |
注意: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解题指津】第一步:析本义。对所要鉴赏的关键字进行解释。“斗”意为“相斗”。“攒”意为“攒聚,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