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2021-07-20 11:58: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记忆力
(一)记忆
1.记忆的定义。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
2.记忆的分类。按方式可分为概念记忆和行为记忆;按持续时间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按记忆内容变化可分为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情绪记忆型和动作记忆型;按感知器官可分为视觉记忆型、听觉记忆型、嗅觉记忆型、味觉记忆型、肤觉记忆型、混合记忆型;按意识类型可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等等。
(二)记忆力
1.记忆力的定义。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
2.记忆力减退原因。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愤怒等;失眠;疾病;年龄;用脑过度;过度的依赖电脑、书籍等;压力;不良嗜好,如抽烟喝酒等。
(三)记忆与记忆力
记忆与记忆力虽密不可分,但不能划等号。记忆是一种智力活动,表现为一种经过或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呈现;而记忆力是人们在记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即人们记住事物的形象或事情经过的能力,实际上包括了对各种信息材料的识别、分析、加工、抽象、比较、概括、储存、再现等各种综合能力。
(四)记忆力提高方法
1.两个途径。(1)吃。吃一些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补充大脑记忆所需,比如鱼头,核桃、花生等植物的籽或核,还有蜂花粉、蜂皇浆等保健品也有一些奇特功效。
(2)练。好的记忆力都是练出来的,比较有效地训练方法有速读法,又叫全脑速读记忆;图像法,又叫联结记忆术;导图法,又叫思维导图;等等。
2.具体方法举例。听音乐帮助记忆、背诵经典提高记忆、身心并用记忆效率高、奇思怪想强记忆、咀嚼能增记忆力、唠叨助长记性、合理饮食助记忆、爱玩耍的人记忆力强、运动健身可防止记忆衰退、家庭幸福心情愉悦防脑衰等等。
二、想象力
(一)想象
1.定义。一般认为,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2.想象分类。(1)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活动。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想象力
1.定义。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2.起源。一般认为想象力起源于“火”。根据现今科学的推论,可能是因为某一次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祖先拿被烧熟的动物充饥,意外发现味道很好。但森林大火并不常见,所以常常想象“火”的样子,并拥有了把火保留下来并利用它的想象力。
还有一种说法,在非洲的古人类为保存水源,用鸵鸟蛋壳装水,为以后的生活着想,想象力因此迸发。
3.想象力提高方法。积累学识和经验,头脑中储存的表象、经验和知识愈多,就愈容易产生想象;善于把不同种类的表象加以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形象;善于把同类的若干对象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普遍特征分析出来,然后集中综合成新的对象;善于抓住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想象;善于把适合于某一范围的性质扩展到整个等级。
4.孩子想象力培养方法。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表象;给孩子提供适合的环境,激发孩子想象的欲望;给孩予轻松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引导孩子合理地幻想
三、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等都是创造力的表现。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成果,人类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
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一)创造力的构成
1.知识。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并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而且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2.智能。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优良个性品质。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二)创造力表现特征
1.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
2.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3.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创造力与一般能力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智力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智力水平过低者,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
另外,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也有密切关系,综合多人研究的结果表明,高创造力者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征:兴趣广泛,语言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强,喜欢研究抽象问题,生活范围较大,社交能力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坦白,感情开放,不拘小节,给人以浪漫印象。
(三)创造力的培养
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2.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3.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4.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急骤性联想是指集思广益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起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
四、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区别和联系
(一)记忆力与想象力的区别和联系
1.记忆力与想象力的区别。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记忆力只能记住已知知识,而想象力却可以探知未知知识;传统教育重视记忆力,忽视想象力。
2.记忆力与想象力的联系。(1)记忆力是想象力的基础。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想象所需的原始素材是人脑的记忆功能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即部分想象的原始素材来自人的记忆。没有记忆力一切都是空谈。
(2)良好的想象力又可促进记忆力的开发。根据人脑的记忆规律,人脑对丰富多彩,夸张特殊的东西更感兴趣,也更容易记忆。可是在日常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往往是一些已经抽象化、概念化的信息。根据人的思维习惯,这些内容属于“二次加工”的信息,在理解时,大脑都会有一个化抽象为具象的还原过程。也就是说,虽然知识都是一样的,但人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却千差万别。想象力越丰富,在还原过程中能激发出的想象内容就越多,就越丰富多彩,更容易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想象力属于右脑分管的功能,因此记忆力开发离不开对右脑的开发。
(二)记忆力与创造力的区别和联系
1.记忆力与创造力的区别。记忆能力是人类与动物的共性,创造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特性;记忆能力只有储存知识的作用,创造能力才有创新的功能。
2.记忆力与创造力的联系。一般地说,记忆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记忆的发展;记忆方式不断改变,创造能力不断提高;提倡培养创造能力,不可忽视记忆能力。
具体到个体事例上,无数事实又能够证明,记忆力的好坏与创造力无必然联系。(1)有些人记忆力好,也有一定创造力。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毕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曾骄傲地宣称能够背诵自己全部的诗歌;英国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记忆力也非常棒,他竟然可以一字不差地默写自己的作品;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巴宾顿•麦考雷“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不管是什么书,他只要瞧上一遍,就可以全部记下来,他有许多历史学上的巨著,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却从来不借助任何参考书;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能记住自己曾经会见过的每一个宾客,包括对方的长相和举动。
(2)有些人记忆力好,却没有什么创造力。我国江苏电视台有一档综艺节目叫做“最强大脑”,每一季都涌现出许多“记忆天才”,但他们除记忆超常外,其他方面却少有成就,更没有几个能谈得上有什么发明创造。
美国记忆大师“铁路杰克”去世时,全世界许多报刊都刊登了这条消息,并表示沉重的哀悼和痛惜。但是,他的一生却没有什么伟大成就,唯一与众不同的是有无与伦比的记忆力并且还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他游历美国各大学,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丝毫不差。“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对他的博学多才异常地钦佩,主动提供给他一辆漂亮的汽车。
“铁路杰克”离世将自己遗体捐赠给密歇根大学,让人们对他大脑进行研究,探求拥有如此强大记忆力的秘密。但密歇根大学心理系主任比尔斯教授研究后却说,其实人们都能拥有神奇的记忆力,“铁路杰克”之所以特别突出,只不过是因为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一个方面。换言之,他的历史知识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如果人们了解了他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不会再对这些感到惊奇了。
(3)有些人记忆力不好,创造力却很好。爱迪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发明家之一,但他的记忆力却很糟糕。在他小的时候,经常由于记性差而遭到同伴的嘲笑。他记不住教师讲授的知识,考试成绩每次都是最后一名。老师们觉得他愚蠢到了极点,对他没有任何办法。在他检查身体时医生也发现他的大脑不正常,最后竟荒谬地诊断出,他以后将会死于脑部疾病。
查理·卓别林的秘书为他工作了7年,与他几乎形影不离,可是据他回忆,卓别林从来不能正确说出他的名字。
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沃尔特•司各特非但记不住自己写的诗句,而且竟然认不出自己的诗歌。有一次竟把自己的作品误认为是拜伦的,并对这首诗赞不绝口,最后经别人提醒,他才发现自己弄错了。美国的舞台明星约瑟夫·贾弗森13年来一直表演同一部剧目,却仍然会弄错台词。
(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区别和联系
1.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区别。(1)概念不同。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2)产生条件不同。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其次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
创造力问题属于心理学领域,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3)特点不同。运用想象力去创造希望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不断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
创造力有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也有密切关系,创造必须首先是具有丰富创造活动体验的实践过程,其次该实践过程还应该有独创性的成果。
2.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联系。(1)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创造力的想象是一种新颖、独立的想象。这样的想象并不是以前头脑中各种形象的原现,而是经过加工之后创造出来的新的形象。科学研究上的重大发现、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作家的构思、画家的灵感以及孩子的学习,都是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和加入的。根据这个原理,有人把创造性想象比喻成创造性活动的翅膀。
(2)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想象力的魅力在于可将人带入一个虚拟世界,实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在创造性想象中,运用想象力去创造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继续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成为客观的现实。想象力的伟大是我们人类能比其他物种优秀的根本原因。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
(3)想象力是灵魂的创造力。想象力往往决定成功的概率,想象力越丰富,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任何人进步都应是思想或者说是想象力的推动,因为“不想”所以就不会得到什么。善于思想,才能心想事成;胡思乱想,只能事与愿违。生活是什么样子是由想法来决定的,改变想法就可以改变生活。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敢于想象,就可能冲破人生难关。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总和,即过去各个时代梦想实现的结果。
前一篇:课改与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