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握逻辑,具体分析——《学会放弃》习作升格指导

(2021-01-12 08:46:52)
标签:

作文

分类: 作文
【高考作文指导】把握逻辑,具体分析——《学会放弃》习作升格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吕氏春秋》载: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或抄袭。
【思路引航】
这是一则意蕴丰富的哲理材料。从楚王所言“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孔子“人失之,人得之”,再到老子的“失之,得之”,不难看出其深涵寓意,即“舍得”。楚王丢失心爱的弓,不让侍从找回,体现其不同于普通百姓的豁达与心胸。孔子要去掉“楚”字,见证了其博大的视野和情怀。而老子再删“人”字,则更显其处世格局之伟大和为人之大智慧。由此可立意:“有舍才有得”“舍就是得”“懂得放弃”“选择的智慧”等。
此作文各种文体均适宜,但确定写议论文体时,有两点要着重强调:
1、把握逻辑。议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呈现。能否使主题思想突出、深刻,取决于说理思维的准确、清晰、明朗与否。具体讲,文章从哪个角度、层面切入论证,在撷取材料,特别是在剖析运用材料时,一定得紧扣材料与中心观点的契合点,做到两者的一致性,即逻辑的严谨。脱靶或貌合神离或若即若离,都是论证乏力的表现。
2、具体分析。一般而言,道理和事例是两种常用的论证手段。但不论采用什么论证方法,都离不开有针对的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可以围绕观点,从不同方向阐述事物的性质、作用、意义及危害等,也可从材料本身入手,开掘出与观点相符的触点,进而延展,上升到理论高度……总之,要证实观点的正确,折服读者,就得对“加入”的一切素材进行精心“雕琢烹饪”,使之更好服务于中心思想。
【病文批改】
学会放弃
(标题简洁,观点明确。但略显大众化,少了一丝文学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放弃是为了更大的获得。所以,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学会放弃,舍鱼才能取熊掌,因为鱼和熊掌都想得到的人最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引用名言启篇,开门见山,观点鲜明。如适当结合材料,能更好地扣题。)
放弃,是需要魄力的,懂得放弃的人定是有大气魄的人。像千百文人一样,少年时的李白有着一番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才华横溢的他凭借妙笔生花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他满怀信心步入仕途,准备大展鸿图。但残酷的现实,让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替皇上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他发现自己己掉入了官场这个浑浊的大染缸,他深切地体会到了“行路难”。翰林遭贬,他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挥手脱离浑浊的官场。蜀道之行,他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的呐喊以表心志。他厌倦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向往纵情山水挥毫笔墨的诗意生活,于是他毅然选择“骑一白鹿,访遍名山。”的洒脱飘逸。无疑,这种生活才能让他活出自我,让人性得到彰显。
放弃,是需要智慧的,懂得放弃的人必是有大智慧的人。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致力攻读文学,但后来他发现自己在文学方面并无天赋,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他决定放弃文学转攻物理学,并最终取得了科学界最高荣誉。想想,若是他当时不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选择放弃文学。他可能仍在文学路上“上下求索”,而物理学史上怕也少了一位他这样大师级的行家里手。毋庸置疑,没有大智慧的人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明确的放弃呢?
放弃,需要一颗知足常乐的心,知足常乐的人定是有深厚处世哲学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地主去拜访一个部落首领,想要一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向西走,并在你准备折身往回走的地方做个标记。只要你在太阳落山之前回来,从这到那个标志间距离的地全都是你的。”可是在太阳落山时地主没有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了路上。地主想得到更多土地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但欲望膨胀到难以掌控时,往往无法收拾结局。地主的故事告诉我们:贪心的人不懂知足,最终什么也得不到。(以上三段,均采用“观点+材料”的论证模式。每段首句句式整饬,连续排列,形式优美。不过,在具体行文中,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第二段李白远离官场、游山玩水,表现出的是一种智慧,建议换个角度及选例。第四段从正面无法证明地主的行为与处世哲学间的关系。当然,在分析上,有些地方仍需换位或深入。)
学会放弃吧!只有学会放弃,我们才能做出正确取舍,我们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我们才能知足常乐惬意生活。
学会放弃,才能收获更大的成功。
(照应开头,然没有升华,观点难深入人心。)
【问题诊断】
整体看来,此文算得上一篇正统的议论文。段落层次清楚,观点明确,语言通顺流畅。而最大的硬伤,在于逻辑不强,特别是第二、四段,材料和观点出现“脱轨”和“断电”,削弱了主题。这与思维异位有关,更与具体分析吃不准它们之间的“磨合点”有关。
【华丽升格】
人生如戏事难愿,适时放弃天地宽
(标题化用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既保证了态度的鲜明,又有了一定情韵。)
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而老子则言:“失之,得之,才符天道。”其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和放弃,学会可以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这也许便是另一种珍惜,也许将得到更多。(融入文题材料,切题快、准。)
人们常误解放弃,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做法,不应被人采纳。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有时,放弃是修养,是气度,是睿智。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清醒,贪求时变得淡泊,颓丧时变得积极。对任何事拿得起,放得下,人登上了这种境界精神的云梯便晴朗一碧,皓月千里。(进一步阐述“放弃”的意义,强化观点。)
放弃,需要独醒,懂得放弃的人必是内省的人。如千百文人一样,少年李白便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凭借妙笔生花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他满怀信心步入仕途,准备大展鸿图。但残酷的现实,让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替皇上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在官场这个浑浊的大染缸中,他清醒意识到根本无法实现平生抱负。翰林遭贬,他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果断挥手告别官场。蜀道之行,他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的呐喊誓表心志。他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走出来,迈向纵情山水挥毫笔墨的诗意生活。因为了解自己心中所求,懂得远离是非,他活出了自我,让人性得到彰显。(转换论述角度,避免了分论点之间的交集,且分析更具体、得力。)
放弃,需要智慧,懂得放弃的人必是理智的人。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致力攻读文学,但后来他发现自己在文学方面并无天赋。再三考虑后,他决定放弃文学转攻物理学,并最终取得了科学界最高荣誉。想想,倘若他当时蒙着脑袋凭着对文学的那股热情而不冷静思考,选择放弃文学,可能仍在文学路上“上下求索”,物理学史上怕也少了一位大师级的行家里手。毋庸置疑,没有理智的人,就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又怎能做出明确的选择呢?
放弃,需要单纯,懂得放弃的人定是淡泊的人。“00后”女生武亦姝,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中一举夺冠,她没有被胜利的光环冲昏头脑,而是继续坚持自己那颗单纯热爱诗词的心,她不看自己夺冠的视频,拒绝各种采访,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简单生活:读诗并继续快乐着。这种大将风度让人敬佩。武亦姝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光环也好,鲜花也罢,这些东西,在很多时候只会成为腐蚀初心的毒药,与其背负如此沉重之物,何不竹杖芒鞋,初心不变,痛痛快快地在世间走一遭,你说呢?(换用时鲜素材,更贴近学生生活。)
世人多渴望锦衣出行,华车上路,可最后都被荣名所困,举步维艰,断然没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潇洒。正如逛集市归来的苏格拉底所悟:“这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事,我们既要心定所向,杜绝滥欲,又要慎行笃思,果敢取舍,方能心遂事成。(本段在对第五段承续小结的同时,也总结了前三段,逻辑性增强了。)
学会放弃吧!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唯一的导演,学会选择学会放弃的人生才是彻悟的人生,也才遵循天道。“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笑看人生,才会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