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百度了一下校歌的注释...瞬间就跪了 来源: 商辰尧的日志
(2012-09-06 23:25:14)
标签:
孔颖达北海周易·系辞上礼记·乐记史记·乐书校园 |
分类: 浙大 |
浙大校歌
词:马一浮 曲 应尚能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1]惟学无际,际于天地。[2]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3]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4]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5]国有成均,在浙之滨。[6]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7]习坎示教,始见经纶。[8]无曰已是,无曰遂真。[9]靡革匪因,靡故匪新。[10]何以新之?开物前民。[11]嗟尔髦士,尚其有闻。[12]念哉典学,思睿观通。[13]有文有质,有农有工。[14]兼总条贯,知至知终。[15]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16]尚亨于野,无吝于宗。[17]树我邦国,天下来同。[18]
注
[1] 语出《庄子·秋水》。黄河河伯见到百川灌河,水势浩大,于是欣然自喜。及见到北海之浩瀚无边,方知自己的渺小。北海海神若对河伯说:“天下之水,漠大于海,万川归之,......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多:赞美、夸耀。
[2] 无际:无边。际于天地:边际径接天地,形容学海无边,学问广大。
[3] 语出《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4] 语出《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又,《史记·乐书》曰:“乐统同,礼别异。”礼,泛指各种规范。主:掌管,主持。
[5] 不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相反相成的关系。听,感受。聪:聪慧。
[6] 语出《周礼·春官·大司乐》曰:“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成均:周代大学。浙:浙水,浙江。
[7] 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8] 语出《周易·坎》:“《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三国陆绩曰:“洊,再。重,习也。水再至而溢,通流不舍昼夜。重习相随以为常,有似于习,故君子象之,以常习教事,如水不息也。”经纶:整理过的丝缕,此处比喻规模、气象。
[9] 是:事物的本来面目。遂:达到。
[10] 靡:没有。革:改变。匪:非。因:因袭,继承。故,老的,旧的,原来的。新:更新。
[11] 语出《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物:研究事物,揭示规律。前民:做大众的先导、榜样。
[12] 语出《诗·小雅·甫田》:“烝我髦士。”髦:俊。尚:表示劝勉的语气词。有闻:指博学多闻 (另一解释为:知道,懂得,明了)。
[13] 语出《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劂德修罔觉。”唐代孔颖达疏:“念终念始,常在于学。”《尚书·洪范》:“思曰睿,睿作圣。”《易·系辞》:“观其会通,而行其典礼”。典,常,恒久不断。思:思考,思维。睿:深明,通达。观:观察,审察。观通,审视事物的各种变化。
[14] 文:指人文学科。质:指理学学科。农:指农学学科。工:指工学学科(另一解释:文,文华辞彩。质,内秀质朴)。
[15] 语出《易·乾·文言》:“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至:知识的由来与发展。终: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兼总:指各种知识兼容并蓄,全面掌握。条贯:指有条理、有系统。
[16] 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又,《说文》曰:“章,乐竟为一章。”章,章节,引申为达到一定阶段、一定水平。
[17] 语出《易·同人》卦辞:“同人于野,亨”,“同人于宗,吝”。唐代孔颖达疏:“野,是广远之处,借其野名,喻其广远。言和同于人,必须宽广无所不同,用心无私,乃得亨通。“亨,指顺利,没有阻碍;吝,偏执,固守,局促。宗,宗派。
[18] 树,建设,振兴。同,和谐相处。
~~~~~~~~~~~~~~~~~~~~~~~~~~~~~~~~~~~~~~
围脖:http://t.sina.com.cn/zhedawangshi
浙大往事:http://blog.sina.com.cn/zjus
人人网:http://www.renren.com/zjustory
搜狐:http://zhedawangshi.blog.sohu.com
~~~~~~~~~~~~~~~~~~~~~~~~~~~~~~~~~~~~~~~
【DNA】新浙大往事地点:浙大玉泉南门青芝坞56号(老地方川菜馆对面小巷20米一栋三层别墅)
联系电话:0571-86681146
白色三层小别墅,独立主题小房间;棋牌,娱乐,喝茶,品咖啡,三五小众聚会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