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岁的我读《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 来源: 郁宏翔的日志

(2012-01-02 09:50:01)
标签:

黑石

人生目标

追求

创业手记

假设

教育

分类: 教育
这两天有人在人人上@我了一篇文章,叫《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一个沃顿商学院的年轻才俊Denny,毕业后放弃黑石150万年薪,追求自己人生目标。文章很火,也有人问我是啥感受。作为一个已经33岁的、曾经的浪漫主义者和现在的创业者,我就补充点看法吧,让一些“梦想”、“追求人生目标”的好想法避免趋向另一个极端。


======================= 
一、 关于“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 

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想过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很火?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一、因为它是关于理想主义的,在当下非常现实的中国,触动了人们心中那块关于追求梦想的柔软的地方。二、它是有关“个人梦想”的,当下很多人是迷茫的,也被生活所累,所以引起了不少人的瞩目;三、主人公来自沃顿、放弃了黑石150万年薪,这些“权威的光环”是吸引眼球的,我们都是重名,对吧?

激情过后,我想问的是:你需要去按照文中的那个步骤,找“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吗?或者说,这么做你就能找到吗?

我觉得不能,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众多因素在起着作用。就拿Denny作个例子。Denny能够在此时此刻考虑这个问题,也貌似想出了这个问题,就只是严格遵照那个步骤来一遍?或者换个角度问:如果Denny没有拿到黑石的offer会怎样?或者如果Denny没有拿到那个看似有希望的商业项目会怎样?或者如果Denny需要一毕业就养家糊口又会怎样?再往前推一点,如果Denny的家庭无法支持他去沃顿会怎样?甚至Denny 如果不出身在上海或其他大城市,而是一个小山村会怎样?…… 我这里这么说,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为我否定Denny的主观努力,Denny本身的付出当然是这背后众多因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这么说,只是希望不要把结论简单化,便于我们就能更加客观地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包括我们自己。马斯洛说人有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需求是一层层递进的。我们先假设马斯洛是对的,那么对于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可能是最后一层东西。这也是建立在之前几层基本满足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考虑的。比如我们能说“追求钱”没有“追求个人理想”高尚吗?比如有些到大城市的打工仔打工妹,他们因为能够供养自己的弟妹读书而放弃自己的学习,来到城市挣钱的,挣更多的钱就是他们唯一的目标。那他们的欲望和“追求个人理想”相比,哪个更值得称道呢?很难说。

所以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需要很多因素的组合,寻找或者找到自己的梦想也一样。我们不能只看到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更要去多看一点水下的很多因素。所以Denny的选择在我看来很自然而然。如果故事的进展是说Denny为了养家,拿了黑石的offer,但为了梦想还坚持着去找到可以做“连客”的人,我可能会佩服 Denny,因为这样的决定真正艰难。电影导演贾樟柯有过这么一句我很欣赏的话:“当我年纪更大一点的时候突然发现 ,其实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更难。”我创业之后,也有人说“我很有勇气”。我说“不是我有勇气,其实是不得不,因为放弃理想和坚持离线对我而言更难。”这是真心话,真的。如果放在两年前,打死了我也不会相信自己会创业,我也会觉得创业的人很勇敢。但现在我知道,其实创业只是事情发展到一个阶段后,自然会发生的事情,我必须面对。(有兴趣可以读我之前写过《创业手记》

可能有人会说:“那我们不用去找个人理想,或者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了?”—— 寻找个人理想也是很多人问我的,因为我从事职业教育。从我有限的培训经验和个人的成长经历,我其实有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个假设是这样的:“你是‘主动’找不到所谓人生的目标的,而是你的人生目标来找你的。当你不断磨练自己,能力和眼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会悄然而至。”这种表现形式可能像是“顿悟”,只是顿悟那一刻是100分上的最后一分,前面99分的积累就是各种尝试、挫折甚至磨难。很多书或媒体都描述过诸如发明家、音乐家、画家、企业家类似的经历,死去活来,辗转反侧,孜孜不倦,然后柳暗花明。我甚至有个比拟:“个人目标就像一座环形山里的一个风景,你得有能力和耐心攀上那座环形的山,才能真正看清你的个人目标是什么。不然随便你在外围怎么跳,都是看不见环山里面的东西的。”

如果我的假设被验证,那么很多人不用苦思冥想所谓目标;目标找不到,说明水平不够,低头继续前进即可。重要的事儿,不是找到“你真正想要什么”,而是“你是不是在不断前行”。


=========================== 
二、关于“追求梦想的磨难和代价” 
=========================== 

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且你想要的是“创造点什么”或者“为外人带来些改变”,我想我不知道该恭喜、还是感叹一声,因为貌似你遭罪的日子要开始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现在也有人说我是理想主义者。我的确选择了一条追求个人理想的道路,回顾这十年,我发现这条路真是坎坷。

个人觉得,最大的磨难来自于“放下自我”。绝大部分追求理想的人,都有主见,都很想说“这个世界如果是xxx样子就更好了”。但是这个世界的人和观念非常多样化,你怎么就确信自己所认为对的、或追求不放的东西就一定对呢?或者你怎么确定你坚持的东西到底适合多大的人群呢——是10%、20% 还是 50%?甚至你的想法完全就是空想,没有几个人会买账!—— 为了确认你的看法,你就得观察外面的世界,聆听外面的世界。可问题是:人只愿意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事儿、听到自己愿意听到的事儿。好了,你就得不断地去反省“我的自我有什么局限”,不断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挣扎。但这种反省是困难的,每个追求梦想的人都属于比较有自信的,一定会出去撞(比如创业就是一种撞)。撞对了还好,装错了就引来了最大、最好、也是最苦涩的老师“挫折和失败”;撞对了,呵呵,你会自我感觉太好,然后“挫折和失败”这个老师绕了个弯还是会来。碰到挫折人会反省吗?可惜,你不到最后不会,或者你很难一下子反省到位,因为做成的理由就一条,但失败了理由可以有无数条。因此你不得不一次次撞,一次次败,然后一次次反省;如果没学会,失败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来。让事情更糟糕的是,有一天你发现世界原来是如此复杂,自己其实以前彻底不懂,突然间会对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原来的自信和判断标准都被毁了。好,你又要开始重建你的认知…… 这个事情就这么反复着,直到你彻底明白自己的局限,开始真的去研究理解,你才慢慢懂得外面这个世界,变得客观一点。你的想法才能和世界融合,成功才可能会到来。

不过可恶的是,有激情的人不见得能成,因为很难放下自我,变得客观;但没激情的人也不能成,因为不太敢想敢干。世界就是这么矛盾,呵呵。

第二个比较大的磨难是寂寞和比较心,这是人性。可能你在22岁时不太会有感觉,但到了26岁,到了33岁,你会不自然地去比较。假设你对自己还挺有信心,觉得自己能力不错的,你更会比较。这时候,按照既有路线或流程走的人,只要足够努力和灵活,短期内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因为这里面尝试、研究、挫折的含量相对比较少。而你却可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寂寞,反而却一无所获。这时候,人是很难受的。这时候你还要坚持吗?你一定确定自己是对的吗?如果你撤退了,到底是你熬不住了,还是真的做不成呢?是不是再熬一下就会柳暗花明呢?……

还有很多代价,就不一一说了。因此我经常和学员说:事情都有好坏两面,而且程度一一对应。你选择了它的好,就得忍受它的坏;你的梦想越大,你遭的罪也就越多。世界再次这么矛盾,哈哈。老子说“大器晚成”,综合上面两条,假设你做到了又保持激情,又能客观;既激动地接受了它的好,也坦然地接受了它的坏,我觉得这应该是成熟的标志了吧!无论之前多么不顺,转机应该不远了。

-------------------------------------------------

罗哩罗嗦写了一大堆。说到底,就是希望“事情不要被绝对化”。第一方面、一件事情发生,有很多因素促成,有它自然的规律;第二方面、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面,想要好的,就要担坏的,程度一一对应。不过这些看法限于我的经验范围,仅供参考。 

====================
Walden @ Life Learner
www.life-learner.biz

~~~~~~~~~~~~~~~~~~~~~~~~~~~~~~~~~~~~~~

围脖:http://t.sina.com.cn/zhedawangshi

浙大往事:http://blog.sina.com.cn/zjus

商战明:http://blog.sina.com.cn/shangzhanming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